第255章情报抽奖,荷里活街淘古董
听到“九龙城寨”四个字,齐卫东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那可绝非善地。
混乱,是那里的代名词。
一个三不管的法外之地,藏污纳垢,卫生条件更是差到极点。
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只要你在里面找到一间空屋,就可以住进去,或者用极低的价钱租下来。
早年那些无法在港岛落户的人,大多都流落到了那里。
其人口密度,在全球都排得上号。
齐卫东摇了摇头,笑道:“现在不用去那种地方了。你去忙你的吧,把该买的都买了。我等会儿还要去一趟油麻地。”
时间还算充裕,渡轮要到晚上十一点才停航。
与汪小誉兄妹分开后,齐卫东在附近街巷里转了几圈,找了个无人注意的角落,将自己的自行车取了出来。
他跨上车,悠闲地在街上骑行起来。
骑车和步行的感受截然不同。
中环这片地方本就不大,骑车很快就能逛遍。
人实在太多了。
无论是在主干道上,还是在楼宇间的窄巷里,只要楼下有商铺,就必然是人头攒动。
眼前的景象,更坚定了他要在这里弄个仓库的决心。
否则,进出货都极为不便。
齐卫东顺着道路,一路向着山区的方向骑去。
沿途到处都是大兴土木的工地,除了常见的唐楼,也出现了不少带着院子的独栋洋房。
而当他离山区更近时,视线所及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简陋的木屋,如同蜂巢一般。
他没有再往前。
调转车头,齐卫东开始在市区里漫无目的地闲逛。
“咦!”
在拐过一个街角后,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吸引了他的注意。
古玩街?
街道两旁的店铺门口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旧物件,让他瞬间联想到了京城的潘家园。
那些延伸到人行道上的摊位,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大小摆件,瓷器、青铜器、佛头……
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他晓得港岛有一条荷里活街,乃是古玩生意的中枢,堪称工艺品的集散地。
全世界的文物贩子,几乎都将此地视为淘换古董的宝地。
齐卫东想到那段动荡岁月,解放前后,无数人从内地携来的金银珠宝、古董字画,都在这附近无奈脱手。
追根溯溯源,据说此地的交易历史,最早能到八国联军在此兜售从内地掠夺来的赃物,甚至可能更为久远,直抵清朝。
历史的尘埃层层堆积,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他心中不免感叹,正是从这条街上,不知流失了多少国宝,最终被陈列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永世无法归国。
齐卫东环顾四周,一个荷里活街的路标映入眼帘,他知道自己已身在宝地。
他本打算等明天安顿好住处,再让汪小誉领他前来,未曾想自己信步闲逛,竟先一步抵达了。
走进一家店铺,一个五十多岁的唐装男子正埋首整理箱笼,里面是各式瓶罐。
他对进店的客人不甚在意,显然觉得真正会买的寥寥无几。
街上人潮涌动,大多是游客,空气里还混杂着各色小吃的香气。
他抱着一试的心态,抽了十几发情报,很快就有了目标。
他信步踱入店内。
枣红色的博古架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物件,大多都未用玻璃罩着,坦然示人,另有一些则被安置在玻璃柜台中。
齐卫东装模做样的左看看右看看,不时发出失望之声。
随后像模像样的拿了两个东西:一个铜制佛头,顶上的纹路让人看着有些发麻;另一个则是色彩斑斓的小碗。
“老伯,这个怎么卖?”齐卫东拿起两样东西,向那店主询问。
店主瞥了他一眼,指着小碗说了一句,又指了指佛头说了另一句。
齐卫东一句也没听懂。比划了半天,他才弄明白,小碗要价二十八块,而那个铜佛头则是一百二十元。
差距这么大?
齐卫东心里嘀咕,但转念一想便释然了。
这里的许多东西本就是销往国外的,而佛像在阿三那边颇为盛行,港岛本地也信奉这些,对佛头自然更加青睐。
更何况,如今铜价不菲,这佛头掂在手里分量十足,虽只有四十公分高,重量却估计有一二十斤。
只是品相破败,佛头顶端的缝隙里积着黑垢,还泛着丝丝铜绿。
齐卫东没多犹豫,直接付了钱。
对方用两个锦盒装好,他便提着东西离开了。
出了店门,看着沿街的景致,再看看手里的锦盒,他最终在附近找了个卖编筐的摊位,买了个带盖子的背篓。
齐卫东将背篓往肩上一甩,继续在街巷里穿行。
所有买下的东西都被他扔进了背篓,实际上却被他悄无声息地转移到了自己的空间里。
这一路走下来,还真让他又寻到了不少好东西。
当齐卫东走进另一家店铺时,不禁有些诧异。
这里与之前见过的杂乱店铺截然不同,陈设井然有序。
东西数量不多,但摆放考究,门口也没有额外加张桌子堆放杂物。
店主是个身穿灰色褂子的老者,正用放大镜仔细端详着手里的物件。
齐卫东对老者问道:“老伯,这个我能看看吗?”
他只是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图,并没指望对方能听懂。
老者抬头,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随即点了点头:“可以看,但那个不卖。”
齐卫东愣住了,对方说的竟是国语,而且口音并非广市一带,听着倒像是南方的腔调。
不过想到抗战和解放时期,大批内地人涌入此地,他便觉得不奇怪了。
既然不卖,齐卫东就直接走了。
齐卫东离开后看了看天色,时候不早,他准备回去了。
这已是他逛的第二条街,摩罗下街,之前逛的是上街,至于真正的荷里活街还没去。
他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此时路上行人如织,想必是到了下班时间。
他不认识路,但知道一直往北走总没错。
穿过几条街道,他终于来到江边。
一眼就望见了来时那个停靠着军舰的码头。
岸边泊着许多渔船,路旁还有人卖鱼,水桶里泡着些奄奄一息的鱼。
旁边还有一条极长的街道,小商贩们沿街摆开长桌,上面堆满了各式衣服,任人挑选。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354/433879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