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陈家


一炷香后,报喜人才来到顾家门外。

顾家门没关,全家人都站在门外候着。

报喜人敲锣打鼓了一会儿,为首的衙役这才高声喊道:“永望村顾如砺高中秀才。”

“恭喜顾如砺相公高中秀才。”

老王氏站在门口,看着周围的人满是艳羡的眼神,眼眶红了下。

陈氏拿着红封出来递给老王氏。

“劳各位差爷大老远来家中报喜。”老王氏给衙役递红封。

衙役拿到红封,一摸还不是铜板,是一小块碎银,满意不已。

“顾秀才年少有为,老夫人有福气啊。”

因着顾家要招待衙役,村里人没敢一直待着。

顾家人收拾得很快,不过一会儿鸡都杀好了。

老族长和五叔还有顾大郎三兄弟招呼衙役们吃酒,边上女人小孩那一桌则是吃得喷香。

顾玉峋羡慕地看着堂弟,他也想去小孩那一桌。

但大家觉得他跟着小叔读了几年书,能招待好从县衙来报喜的人,让他在主桌招待客人。

一直到晌午,从县衙来的人才走。

等他们一走,村里人就凑了过来。

“哎呦,没想到啊,栓子竟然能考中秀才,他才多大啊。”

“是啊,当年咱们几个还劝王氏别送栓子去读书呢,幸好嫂子没听。”老王头的妻子钱氏感慨道。

老王氏今日长了不少脸,这会儿笑容就没落下过。

“你们也知道,如砺当年出生,家里没吃的,这孩子身子弱,不能下地,我和他爹愁啊。”

“原想着就给孩子认俩字,到时候不用下地,去外面寻个活计也是个好的,没想到这孩子这么争气。”

这确实是老王氏和顾老头一开始的想法,甭管袁夫子一直说顾如砺读书多有天赋,他们最先的想法,就是老儿子不用一辈子在地里讨食。

“这下好了,以后如砺就是秀才了,你们老两口也不用操心了。”

老王氏笑笑,孩子有出息是一回事,但做爹娘的,哪有不操心的。

顾玉兰收拾残局,吴氏把女儿喊去一边。

不少人见到顾玉兰,眼睛一亮。

“话说你家玉兰都十七了吧,也该定下了,之前那家不是个好的,玉兰也是个有福气的,她小叔中了秀才,日后谁敢看低了去。”

见有人说到她,顾玉兰低头站在一旁,大娘们只以为她是害羞。

而此刻顾玉兰心一直怦怦直跳,她也没想到小叔能高中。

十岁的秀才,太厉害了。

再一想,为了这功名,这半年小叔都没回家几次,人也越来越瘦,顾玉兰心中愧疚起来。

眼见村里人都给顾玉兰说亲,吴家大儿媳刘大花连忙开口道:

“镇上哪有什么好的等着,都有坑,要我说,还是要找个知根知底的。”

她一直想把顾玉兰说给二儿子,原先小姑子也有些意思,可后来又寻了借口敷衍过去。

因着这事,刘大花没少在家里说吴氏这个小姑子的不是。

老王氏和吴氏闻言,脸上的笑稍减。

赵大娘也想让外孙女嫁进来,毕竟玉兰是她看着长大的,又能干长得又好,识文断字还自带一亩地嫁妆,现在又有一个中了秀才的小叔。

“大花说得不错,嫁人还是要知根知底的,家境倒是其次,人好才是,玉兰,你二表哥他,”

顾玉兰听到外祖母的话,抬头打断:“外祖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玉兰的亲事,由爹娘做主。”

吴氏见她娘和大嫂大庭广众之下,竟想逼女儿应下这门亲事。

说实话,她刚开始确实想把女儿嫁到娘家,因小叔子提醒,吴氏去附近都打听了,还真听到好几例,表亲成亲,生下的孩子不详。

也是因此,她早已委婉拒绝,没想到大嫂在这大好的日子又提了起来。

“玉兰的亲事不着急,等如砺的秀才宴办了再说,也不差这几日了。”

“是啊,玉兰的亲事不着急,好好寻摸寻摸,老嫂子,先前县试和府试也没办宴,这次如砺中了秀才,可得要大办。”村长媳妇转移话题道。

“是啊,这可是村里的大事,由不得你了,王婶子。”

赵大娘蹙眉看着女儿,吴氏悄悄扯了下赵大娘的手。

见女儿不想再说,周围的人也转移了话题,赵大娘只能放弃。

那边,老族长安排顾氏一族的年轻人拿着镐子锄头去整理祖坟。

在顾家吃饱喝足的衙役们往高望村走去。

陈家。

因为搬去青山镇住了几个月,好些时日没回家,陈母在家里忙活起来。

“砰砰砰。”

“谁啊。”

陈母打开门,见到来人,脸色沉了下来。

“你来干什么。”

李氏推开门,不顾陈母的不欢迎走了进来,巡视一圈,撇撇嘴。

“大嫂,听说有志又去考科举了?”

陈母没说话。

李氏又继续道:“要我说啊,人就是得认命,当年要不是为了有志科举,大哥也不会日夜去搬货,生生累死了。”

“有志这孩子,实在不孝。”

陈母早已习惯李氏出言讽刺,可对方编排儿子,陈母也是不愿的。

“大勇是突然发病的,有志为了他爹,连童生的功名都不要,守孝三年,说破天也不能说他不孝。”

见陈母一脸怒容,李氏哂笑,要她说,这个侄儿也是个蠢的。

好好的童生功名不要,就为了守孝,多年努力就这么没了。

“他那是蠢,好好的童生功名不要,大哥就是去了地下都不能安生。”

“有了童生功名好歹也能当个教书先生,不用嫂子你整日劳累,非得做那等子表面功夫。”

李氏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当年陈有志也是心灰意冷,不想继续科举,这才弃了童生功名。

此刻,李氏还不知道,陈有志又再次考取童生功名,又因陈母和陈有志去青山镇落脚而有意隐瞒。

陈有志一个县案首,高望村竟然除了村长都没有人知道。

“家里还要打扫,弟妹没事先回去吧。”陈母不欲再跟李氏纠缠。

“我有事跟大嫂你商量,我家三牛要成亲了,家里住不开,既然大嫂和有志都在青山镇过活了,这房子就给三牛成亲后住下吧。”

听到李氏的无耻发言,陈母气笑了:“这是我和你大哥吃糠咽菜修的房子,是留给有志的。”

“反正也没姑娘嫁给有志,房子有志也用不上,还不如给我家三牛。”

“怎么就用不上了,有志,”

二人争执期间,突然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

村里人跑了过来,大喊:“有志他娘,有志中秀才了。”

听到这人的话,李氏比陈母反应还大:“不可能。”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870/431077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