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终究还是走上了理科生的路
就在梅呈安在韩府,得到韩易,晏章支持的同时,其他各派文武也都受到了嫌疑。
赵官家亲自设宴给梅呈安接风。
这在以往巡边使回京,可是根本没有的待遇。
事出反常必有妖……
再想想赵官家最近想迁都的举动。
想想之前梅呈安邀宠君王,废两王宗室,驳斥群臣过继宗室,上书过继太孙,秘密立储。
狼狈为奸啊……
一时间各大派系官员,都开始紧张了起来。
哪怕是首辅大相公韩易支持迁都,他们都不会有这么紧张。
但要是梅呈安支持……
这心就忍不住悬到了嗓子眼。
没办法!
谁让他梅呈安以往操作有口皆碑……
文士系几名核心官员,得到消息后找到了欧阳修府上。
别人满朝文武反对办不成事儿,但他梅呈安可不一定!
这小子有能力,通读史书,博学多才,他要是出其不意,那是防不胜防的!
而且他们反对迁都,也并不是利益同汴梁绑定。
实在是他们知道财政入不敷出,每年税收最多也就是保证不赤字。
迁都就要营建新都,巨额花费压下来,朝堂财政当场就得崩了!
所以每个人脸上都是万分紧张,仿佛大虞亡国之危近在眼前……
结果……
在朝会上反对最为激烈的欧阳修,此刻反倒是满脸轻松。
且听说是梅呈安回来,顿时就双眸一亮,“梅怀诚回来了啊!”
“说不定他还真能弄出什么新花样出来!”
还是那句话!
能做阁老的看不出汴梁为都城弊大于利,那就真的纯纯骗鬼了!
欧阳修激烈反对迁都,那是因为财政不允许,但不代表他就认定迁都有错……
几名官员面面相觑,目光迷茫的看着欧阳修,心说这啥情况?
梅呈安几次喷你到哑口无言,还真就成了你克星了?
之前还激烈反对,说赵官家一意孤行坚持迁都,就直接撞死在大殿上呢!
一听梅呈安被官家请去出主意,这就直接怂了?
与此同时。
东南系官员也聚在了钱宗木的府上。
其中有一位官员异常显眼突兀,倒不是他长得高大,相貌英俊。
而是因为他形象实在有点不羁,头发不能每天洗油光锃亮正常。
但胡子能每天清理一下,结果这大哥呢?
胡子乱糟糟,油光锃亮,上面还踏马残留饭渍!
身上穿着衣物那就更是潦草,褶皱颇多,污渍更多。
哪有一点文人该有的形象?
就这他老婆还是有洁癖的……
一个严重洁癖,一个严重脏乱差!
两口子偏偏还琴瑟和鸣,恩爱有加,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双翼双飞。
反正在场官员,都是想破头都没想明白,始终觉得离谱……
钱宗木落座后,目光一滞,最终还是没忍住开口,“介甫啊!入京官居从三品了,出门在外得多注意形象,不能像在地方上那么随意……”
没错!
这位突兀的官员,正是此刻大名鼎鼎,日后那位名满天下的王安石,王介甫。
如今东南系核心官员,派系魁首接班人!
两个月前刚刚被调进汴梁为官,担任国子监祭酒,翰林学士。
王安石很疑惑低头打量自己一番,又看向钱宗木,“我随意吗?挺正式的啊!”
你……钱宗木被噎了一下,无奈白了老王一眼,提起了正事,“梅呈安得官家设接风宴亲自招待,官家势必会提起迁都一事!”
“以梅呈安的行事风格,他必然会想办法达到官家迁都的目的!”
“我们一定要咬住不能松口,阻止官家迁都!”
他也算是把梅呈安研究透了!
有才华,有能力,有手段,能做个千古贤臣,但唯独不会反对皇帝非昏庸之举。
还会拿出大家都心服口服的方案,借机邀宠君王……
迁都之举也并非昏庸之举,真说起来也是为国家着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留在汴梁能时刻警醒官家,不忘记强国一统天下!”
“汴梁无险可守如颈上悬剑,借此效仿昔日勾践卧薪尝胆……”
王安石捋了捋胡须,“一旦迁都天险屏障,进取之心必将消磨于安逸之中,迁都断然不可!”
“那六元及第的状元郎,若一意孤行只为邀宠君王,破我大虞进取之心,我必然要让他羞愧难当!”
他们反对迁都恰恰也是因为汴梁无险可守。
想借此达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效果,能时刻警醒帝王,天下尚未一统,不拿回燕云十六州。
国都就始终在敌人兵锋之下,不一统天下大虞永远无法高枕无忧!
也算是为了国家着想,也符合东南系为变法派的进取。
至于梅呈安……
老王在地方任职时就有所耳闻,早就想见一见这位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文坛名望,声震仕林的江左麒麟子了!
不仅是想见一见,他心中跃跃欲试,想试试梅呈安成色。
对与梅呈安政斗非常期待……
“你啊……”
钱宗木哑然失笑,说道:“真说起来你和梅呈安倒是挺相似的!”
“都是少年英才,都曾金榜题名,都喷过欧阳修……”
“他恩师为晏章也曾参与变法,对变法失败一直耿耿于怀,梅怀诚势必受到影响!”
“等日后推动变法,你和他倒是可以互为攻守同盟……”
……
文士系,东南系,反对赵官家迁都,其实还都是为了大虞。
一个担心财政,一个想要皇帝时刻拥有紧迫感!
总的来说都是公心没有私心。
但勋贵派,外戚系,那就纯纯是因为私心。
勋贵派武将不用说,他们都是开国功勋,在汴梁积累了大量的产业。
衰败的勋贵之家,最差都得拥有汴梁上百亩田地。
而且大部分人的长辈,祖宗,都埋葬在了汴梁城外。
他们自然是铁杆反对迁都的……
外戚系情况跟他们差不多,别看是文臣,但大部分都把女儿嫁进皇宫,在汴梁自然是得到了不少好处。
真要是迁都,舍弃产业不说,汴梁没了都城的光环,产业也会随之贬值。
谁会乐意?
至于外戚派武将,也就是边关系,他们就不是很在意了!
只不过就是赵官家迁都,让他们觉得不服气。
认为赵官家不相信他们能够镇守边关,能够守护京城安全。
但因为瓦桥关总兵张来成,以及梅呈安巡边,法办的几个边将,他们也没底气不服气。
从这点来看他们还是要脸的,知道刚犯了错没脸说话。
比同为武将得勋贵的脸皮,差的还是太远。
要谋反的是安国公,勋贵派系核心人物,结果呢?
勋贵还是该反对反对,该吹牛吹牛,说什么有他们在一定保证京城安全。
值得不值得信不清楚,反正赵官家是半点不相信。
甚至……
勋贵如此拍胸口保证,赵官家心里面都是骂骂咧咧……
让他们带兵比被长驱直入包围汴梁,赵官家更睡不着觉!
只不过各大派系都准备好反对时,几次朝会下来,梅呈安全部请假休息不说,赵官家也没有在提过迁都半个字。
仿佛这件事儿就当成不存在了,他没说过一般……
而梅呈安呢?
除了回京第二天又进了一次皇宫,见了泰康公主赵佳柔一面后,回府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只听说他召集了不少工匠,而且不少人都是皇宫将作局的工匠,整天不知道在家里弄啥……
而且他巡边立了大功,回京后正常应该封赏,但朝臣在朝会上提出封赏,竟都被赵官家给挡了回来。
连带着章惇,苏轼,元昌松,张赋,以及巡边使所有属官,论功行赏也全部都被搁置。
一副完全被赵官家针对,梅呈安失去圣眷的模样。
也就是大家伙心知肚明,认定赵官家同梅呈安狼狈为奸,正酝酿着幺蛾子,估计就相信了这种可能。
而梅呈安也确实在整幺蛾子!
“你别告诉我这段时间你在府里,就是在玩泥巴?”苏轼指了指院子里,工匠手里的泥浆,一脸不可置信。
他也好奇梅呈安回京整天把自己关在府里,弄一堆工匠,连朋友小聚没工夫参加,到底在弄什么东西。
所以今日特意跑过来看看!
结果看到院子里工匠弄的东西,又是石头,又是窑口,又是筛土,又是铁屑的。
一套流程下来,又是搅拌,又是浇水和泥的,可不就成了玩泥巴!
“你懂什么?这东西弄出来,可是能改变整个时代的!”
梅呈安指了指那些成品,给苏轼介绍:“这东西叫水泥!”
“用水搅拌凝固后坚如磐石,能大大提高建筑效率,建筑监护,缩减工程工期!”
没错……
他终究还是走上了理科生的路!
按照上辈子偶然在短视频上看到的水泥制作方法的,带着工匠们埋头苦干,很快就整出了水泥!
当然不仅仅是水泥!
他还弄出了玻璃,这东西可是费了老劲了!
也就是有金手指顶级悟性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摸索,这才好不容易弄了出来!
弄出这两样东西,也就有了说服内阁阁老的底气!
梅呈安也是松了口气,同时也不由感叹,穿越到古代王朝,前期科举文科生吃香,但要是搞基建,发展科技,还得是人家理科生……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873/431047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