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愧是皇帝,多疑、冷漠!
翌日。
王姒带着亲手做的饭菜,装了满满的一大食盒,来到了大将军府。
折从诫已经回京三天了。
抵达京城的当天,按照本朝的惯例,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住在了京城外的驿站。
在驿站,折从诫亲自写了请安的折子,命人送去皇宫。
圣上接到折子,大致地扫了一眼。
奏折上,是惯例的“恭请圣安”,以及简略汇报边城最近几个月的战况。
顺便还提了一句,折从诫身患重病。
其实,不用折从诫自己回报,早在折从诫踏上回京的路途,边城的绣衣卫便发现了异常。
飞鸽传书,当天晚上,圣上就知道了此时:折从诫生了重病,早已形销骨立,宛若一具行走的骷髅。
别说上战场、杀敌了,就是马,他都爬不上去。
边城苦寒,条件艰苦,折家为了边境安宁,还不敢大张旗鼓地搜罗名医。
折从诫的病,便始终没有得到好的治疗。
估计是折家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把人送回了京城。
京城可是首善之地,物宝天华,人才如云。
不管是太医院的御医,还是京中的那些传承了上百年的老字号,都不是边城所能比拟的。
折从诫的病在边城束手无策,回京后,就能有所转机呢。
“……倒是好机会!”
“折从诫少年英雄,俨然就是冠军侯再世。”
“大虞有此虎将,实乃幸事。”
“只是折家……那些边军,本就是朕的王师,是朕调拨的钱米供养,却被冠上了‘折’姓!”
“折家风光了几十年,折家男丁虽还忠心、勤勉,但难免心高气傲,还有朝中的一些逢迎小人,竟也鼓吹折家军勇猛!”
“呵,折家军!好生威武啊!折家,确实该好生敲打一二了!”
“不过,朕没想到,折从诫会身染重病,还主动上折子向朕求助——”
威名赫赫的折少将军啊,哪怕只是一面旗帜,都能震慑草原的胡虏。
如今,却要像个求助无门的小可怜……年逾四十的大虞皇帝,因年号永嘉,被世人称为永嘉帝,接连接到边城消息后,禁不住笑得一脸得意。
他等着折从诫进宫,无比卑微地跪在他的面前,只为求他救命。
从接到绣衣卫的密信,到折从诫抵达京城,并第一时间送来请安折子,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而这半个月里,永嘉帝的心情一直都很好。
他默默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大概猜测出折从诫抵达京城的日期。
另外,沿途的驿站,也会及时向京城送来消息。
可以说,从折从诫离开边城的那一刻起,他的行踪,他的言行,全都在永嘉帝的掌控之中。
“这折子,是京郊驿站的驿卒送来的?”
永嘉帝收敛思绪,一手拿着折子,在半空中晃了晃。
相貌普通的内侍总管,赶忙躬身回禀:“是!陛下,那驿卒就在殿外候着。”
永嘉帝没有召见那驿卒,又问了句:“折从诫真的病了?”
内侍总管赶忙说道:“回禀陛下,驿卒说了,折少将军看起来骨瘦如柴,面无人色。一路上都是乘坐马车,从未骑马。”
说到这里,内侍总管顿了顿,小声地说了一句:“折少将军走路都摇晃,即便有人搀扶,他也无法上马!”
爬都爬不上去,还如何骑?
内侍总管都有些难以想象,曾经那般叱咤沙场的少年将军,竟真的变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
永嘉帝唇边飞快的闪过一抹笑意,但,最终他的脸上还是浮现出了关切与担心:“从诫竟病到如此地步?传朕的口谕,令太医院院正,速速赶往京郊驿站。”
“赵福禄,你也去!再从朕的私库里,取些上好的药材。”
“折从诫乃朕的冠军侯,朕还等着他荡平草原,切不能让他受困于病痛!”
永嘉帝说得有模有样。
而他口中的赵福禄,便是他最信任的内侍总管。
在他还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时,赵福禄刚进宫,十来岁的小太监,便被分到他身边。
主仆俩相处三十年,说句不怕被人骂不孝的话,永嘉帝会疑心太后,都不会怀疑赵福禄。
毕竟,太后不只他一个儿子,而赵福禄却只有他这一个主子。
赵福禄去了,就相当于带去了永嘉帝的眼睛和耳朵。
永嘉帝还是想确定,折从诫是真的重病,真的需要他这个皇帝救命!
“陛下隆恩浩荡,如此看重折少将军,真真是折氏的福气!”
赵福禄赶忙笑呵呵地对着自家主子大吹彩虹屁。
“你这老奴,惯会耍嘴!折从诫还在驿站等着朕的旨意呢,你快些去吧!”
永嘉帝心情大好,笑骂了自己信赖的老奴两句,便摆手,将他打发出去。
赵福禄恭敬的行礼,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望着赵福禄的背影,永嘉帝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
不管折从诫是真心、还是在演戏,他进京后,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留在城外的驿站,等候皇帝的旨意,只这一件事,就很让永嘉帝满意。
另外,折从诫此次进京,轻车简从,身边竟只带了二三十护卫。
不足百人!
更没有穿戴盔甲、携带重械!
这般姿态,也是尽可能地彰显折氏对皇家的臣服。
“折家!从未拥兵自重,也从未嚣张跋扈!”
永嘉帝摩挲着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无声的在心底念叨:
“到底是他们真的忠君体国、耿直清正,还是故作姿态。”
“统领数万边军,从折大将军到折少将军,父子两个从未骄纵,对朝堂,对朕,更是恭敬有加!”
折家的男丁们,恪守着忠孝礼义信,完全没有骄兵悍将的贪婪冷漠、杀良冒功……如此完美,永嘉帝反倒更加忌惮。
“……只希望,折家是忠臣,而非另有所图!”
“此次朕会想方设法地救治折从诫,朕于折家而言,不只是君,更是救命恩人啊!”
永嘉帝暗自思索着,他要牢牢把控住折家。
这大虞的江山,姓柴,决不允许有人谋夺。
哦不,更确切的说法,这江山,是他、以及他的儿子的,任何人都不许染指。
永嘉帝想到了某个碍眼的侄子,眼底迸射出一抹寒芒……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891/433020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