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借兵
卫国公府,海棠院。
王姒早早起来,洗漱过后,换了身家常的衣裳,便来到了小厨房。
“姑娘!”
厨娘孙嫂子正在准备朝食所有的食材。
见到王姒进来,赶忙起身见礼。
王姒摆摆手,“孙嫂子,你先忙!我就煮个消暑的汤。”
王姒来到国公府也已经有五六天的时间,除了那日的药膳和第二日的蛋羹,她没有再亲自下厨。
她是千金小姐,不是厨娘。
想要对长辈尽孝心,偶尔做些吃食就可以了,没必要日日、顿顿地做。
说句不怕被人骂市侩的话,“物以稀为贵”,东西是这样,“心意”亦是如此。
王姒若是天天待在厨房里,一顿不拉地给长辈们做饭,固然能够成就孝顺、勤快的好名声,却也失了身份,更会没了尊重。
可惜,这个道理,她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而是在上辈子吃了亏,这才领悟。
所以,今生,王姒会下厨,却不会太频繁。
想要给长辈们尽孝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她拟定的给外祖父、外祖母调理身体的药膳,她亲手做过一次后,便会把方子给厨娘,让她们定期给老人们烹制。
母亲赵氏这边,王姒也是可以交出方子,却不会亲自动手。
亲自下厨,偶尔为之,方显珍贵。
今日王姒要出门,便想备些消暑的汤。
“唔,就乌梅生地绿豆粥粥吧。”
王姒在厨房转了一圈,看了看货架上的食材,便有了主意。
她取用了适量的乌梅、生地、绿豆、粳米和冰糖。
将粳米、绿豆洗净,放到水里浸泡。
这个时间,她将乌梅、生地洗干净,然后放到锅里,加水煎煮,熬出汁水。
做完这些,粳米和绿豆也浸泡得差不多,便将之放到炖锅里,加水,煮开。
再加入乌梅和生地熬煮出来的汁水,转小火,熬制浓稠。
最后加冰糖,熬制冰糖融化,清热、润燥、解毒,甚至还能治疗便秘的乌梅生地绿豆粥便熬好楼。
王姒盛了两碗,装了食盒,命人送去松鹤堂。
又盛了两碗,权当她和赵氏朝食的粥。
剩下的,则装起来,放到食盒里,出门时,她随身带着。
孙嫂子这边,也已经将朝食准备妥当。
王姒熬了粥,她便省去了汤品,只做了两份小菜,一笼花卷,外加蛋羹。
算不得多丰盛,这是赵氏的意思。
她回到卫国公府,本就诸多打扰,不好太过奢靡。
嫂子给她弄了小厨房,外面会每天按照份例送来食材。
赵氏却不想太过麻烦,能省则省吧,她们母女还欠着嫂子二百两银子呢。
“娘,我想出府一趟!”
吃完饭,王姒便轻声说道:“外祖父送我的那间铺面,我还没有去看过,我想过去转转!”
那间铺子,是她们母女现在唯一的产业。
想要手头宽裕些,想要以后有更多的产业傍身,就必须经营好这间铺子。
赵氏做过侯府主母,自是知道产业的重要性。
她更明白,东大街的铺子,是慈父慈母的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她已经够让父母操心了,不想再辜负了他们的心意。
如果是以前,赵氏不会放心把铺子交给王姒。
不是她仗着母亲的身份而强取女儿的产业,而是不放心。
姒姐儿才多大?
十三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呢。
从小娇生惯养的长大,从未接触过庶务,让她去打理铺子,劳心劳力都是轻的,上当受骗亦有可能。
她们母女,今时不同往日,没了武昌侯府,没有她赵晚的十里红妆,实在赔不起啊。
东大街的这间铺面,赵氏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但,武昌侯府出事这几天,王姒的表现非常好。
她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能干,周到、稳妥。
还有重要的一点,这间铺子,本身就是姒姐儿“赚”来的。
赵氏若是贸然插手,可能会伤了孩子的心。
“不急!先让姒姐儿自己去试试!我呢,暗中多关注就好!”
一旦发现了不对劲,或是姒姐儿惹了麻烦,她这个做母亲的再出面也不晚。
心里这般想着,赵氏便点点头:“去吧!那间铺子,你外祖父既给了你,就由你来打理!”
“若是有什么事儿,你自己先试着处理,若是处理不好,就回来与我说,可好?”
赵氏的声音,温柔又包容。
王姒心里暖暖的。
上辈子,她刚穿来,就跟着王家去流放,没有跟赵氏有太多相处的时间。
王家被赦免,回京的时候,她已经嫁了人,与赵氏这对“母女”,也就比普通亲戚略强些。
穿越又重生,两辈子了,王姒终于在赵氏身上体会到了浓浓的母爱。
原以为冷硬的心,被狠狠触动了。
“好!”
王姒忍着心底的酸涩感动,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娘,你放心,我都省得!”
她的身后,有娘,不是空无一人,更没有人拖后腿!
真好。
吸了吸鼻子,王姒便带着小丫鬟出了海棠院。
不过,她没有急着出门,而是绕了一圈,去了卫国公府东路的止戈院。
止戈院是世子赵昶夫妇嫡次子赵深的院子。
赵深年十六岁,在卫国公府第三代的少爷中,排行第三。
王姒要唤他一声三表兄。
赵深是嫡次子,不能承袭爵位,赵昶和钱氏对他也就没有太过严苛,任由他的性子,让他习武、骑射。
赵深颇遗传了卫国公的武勇,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身的武艺。
可惜,当年卫国公担心自己功高盖主,主动上交军权。
还故意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世子赵昶,从小跟着大儒读书。
卫国公不但让继承人读书、考科举,还特意为他求娶了江南书香大族钱氏的女儿。
自此,卫国公府由武转文。
赵昶的嫡长子,今年二十岁,三年前就考中了探花,入选了翰林院,如今还在任上熬资历。
赵深作为不能继承家业的嫡次子,像祖父般舞刀弄枪,反倒成了“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好啊!这位三表哥,不只是自己武艺高强,还养了许多军中退役的老兵在院子里!”
王姒一边走,一边暗自盘算着如何跟三表哥“借兵”……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891/433215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