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边关月与宅中谋:将军夫人她不好惹 > 第59章 她放过了盐车,可车轴里藏着一道

第59章 她放过了盐车,可车轴里藏着一道


雪夜,幽州。

风卷着碎冰拍打窗棂,节度使府衙灯火通明。

外头巡防的兵卒换了三班,没人知道,今夜将改写整个靖禾王朝的命脉。

那辆破旧盐车早已驶入城中,在城北废弃车马行悄然停驻。

太后抱着金箱,指尖冻得发紫,却仍死死攥着玉玺不放。

她眼中燃着近乎癫狂的光——十七年隐忍,三月奔逃,终于到了这一步。

“只要幽州归附,天下必有响应者。”她低声喃喃,像是说给心腹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壮胆。

心腹跪地叩首:“娘娘,节度使虽未明言支持,但也不曾阻拦。明日一早,便可当众宣读遗诏,昭告天下!”

太后点头,颤抖的手抚过那卷黄绫圣旨。

这是她从先帝密匣中偷出的废纸,用褪字粉调墨誊写,七日后墨迹全消,不留痕迹。

无人能证伪,无人可追责——到那时,她便是名正言顺的摄政太后。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云州边关雪谷之中,柳五郎正蹲在一辆相同模样的盐车旁,撬开左轴暗格,取出一卷泛黄的圣旨,换上另一卷几乎一模一样的文书。

他动作极轻,仿佛怕惊醒沉睡的山神。

“公主说,让他们走。”柳五郎站起身,拂去肩上积雪,对身旁亲卫低语,“但她也说,走得越远,摔得越狠。”

与此同时,幽州府衙大堂。

沈知白一身素袍,风尘仆仆立于堂前。

他刚接到密令,便星夜赶来,正撞上太后党羽在厅中高声宣读“先帝遗诏”。

“……朕女梦菜,德薄才浅,不堪承统,特命胞妹萧氏摄理朝政,待幼主长成再行归政……”

字字如刀,割向天下正统。

节度使脸色阴晴不定,尚未开口,沈知白已缓步上前,声音清冷:“遗诏既出,当验真伪。否则,岂非人人皆可持一纸黄绫,号令四方?”

堂上一静。

太后党羽冷笑:“你算什么东西?敢质疑先帝手诏?”

沈知白不怒,只轻轻抬手:“取清水一盆。”

众人愕然。片刻后,仆役端来清水。

他当众将诏书一角浸入水中。

起初无异状,众人嗤笑。

可不过须臾,墨迹边缘竟开始微微晕染,一道极细的暗纹缓缓浮现——非皇家专用的“云龙纹”,而是阴柔诡谲的“双蛇缠莲”。

沈知白眸光骤冷:“此为丞相府私印暗记,见于前朝密档。而此诏所用纸张,乃是三年前户部退库的旧纸,边角尚有虫蛀痕迹。更甚者,墨中掺有‘褪字粉’,遇湿则显,七日后墨尽无痕。”

他抬眼扫视全场,声如寒刃:“你们想让天下认一个明日就会消失的圣旨?”

满堂哗然。

节度使猛地站起,脸色铁青:“这……这不是圣旨,是骗局!”

太后的党羽还想争辩,却被沈知白冷冷截断:“若非今日查验,明日你们便拿着一张白纸,说它曾是先帝遗命。天下将陷入永夜——谁来作证?谁敢质疑?”

火光映照下,那卷“遗诏”静静躺在案上,像一条褪皮的蛇,露出内里腐烂的真相。

而远在京中,昭宁长公主府。

谢梦菜坐在天镜之前,指尖轻抚镜面。

幽州府衙的画面清晰浮现,她看着那卷伪诏被揭穿,听着沈知白一字一句拆解敌党的阴谋,唇角终于浮起一丝极淡的笑。

“她以为,带着玉玺和诏书,就能夺回正统。”她低声说,像在自语,又像在对谁诉说。

裴砚之立于她身后,沉默良久,才道:“玉玺尚未验。”

谢梦菜点头,眸光微闪:“是啊……玉玺还没盖下去。”

她缓缓起身,走到案前,打开一只紫檀小匣,里面盛着一小撮灰白色粉末,细如尘沙,毫无气息。

“识心灰。”她指尖轻捻,将粉末收入袖中,“人心藏伪,天理难欺。等它显形的那一夜,她会看见自己一生的罪孽,都印在纸上。”

窗外,风雪未歇。

天镜中,幽州府衙密室的影像悄然浮现——烛火摇曳,太后独自跪坐案前,手中紧握玉玺,颤抖着,缓缓压向一份新的文书。

印泥鲜红,如血。雪未停,风更烈。

天镜中的画面凝在那一瞬——红印初落,纸面竟如活物般微微颤动。

幽州密室里,烛火摇曳,映得那方玉玺的影子在墙上扭曲如鬼魅。

太后手还未抬,便见朱砂印痕边缘泛起诡异的灰纹,像是有细小的虫蚁在墨中爬行,缓缓勾出一个残缺的字形:篡。

她瞳孔骤缩,指尖发麻。

“不可能……这印泥是宫中旧制,无人动过!”她嘶声低吼,猛地抓起案上火烛,将那纸诏书狠狠掷入铜盆。

烈焰腾起,黄绫卷曲焦黑,灰烬翻飞如蝶。

可就在火光最盛时,一缕极淡的灰白色粉末从印痕中逸出,竟不随烟散,反而在热浪中凝成一道微不可察的符痕,转瞬即逝。

无人看见。

除了天镜前的谢梦菜。

她指尖微颤,不是因恐惧,而是终于等到这一刻的凛然。

“识心灰遇真火,显其本心。”裴砚之立于殿角,声音低如耳语,“此灰采自前朝‘问罪台’下,百年来受千人之恨、万冤之怨,只认人心之伪。玉玺可仿,血脉可欺,但人心藏奸——天理不容。”

谢梦菜轻轻合上紫檀匣,眸光沉静如渊。

她等的不是证据。

她等的是人心溃败的那一瞬。

三日后,京城民议堂前。

晨雾未散,百姓已围得水泄不通。

一道朱漆高台立于阶前,上悬四物:

其一,一方玉玺模子,刻工精巧,却无龙睛——伪玺;

其二,一卷黄绫,浸水后浮现“双蛇缠莲”暗纹,墨迹正在缓缓褪去——伪诏;

其三,半截盐车轴心,内藏先帝亲笔遗命:“朕女梦菜,承统正朔,天下共护”——真旨;

其四,一叠焦黑残页,拼接成半道“摄政令”,字字斑驳,却清晰可辨:“……立萧氏为摄政太后,废昭宁,幽禁终身”。

台下死寂。

忽有一老儒颤声问:“这……这是从灰烬里拼出来的?”

沈知白立于台侧,朗声道:“千真万确。伪诏焚毁当夜,我方密探潜入密室,自灰烬中拾得十七片残纸,经三日拼缀,终得此证。而玉玺印痕中的‘识心灰’,亦在高温下显形,录有影像为凭!”

话音落,李长风掀开红绸,露出一只青铜圆管——留声铜管。

他缓缓旋动机关,刹那间,一道沙哑却熟悉的女声自管中传出,带着癫狂与怨毒:

“只要诏书一出,天下必乱!她就算赢了江山,也坐不稳人心!民心一失,便是万劫不复!我要她看着,自己如何被万民唾弃,如何跪着求我收留!”

是太后亲语。

一字不差。

人群炸了。

“原来如此!是她想乱天下!”

“昭宁长公主忍辱负重,保我社稷,她反倒要毁我正统?!”

“乱国之源,竟是深宫妇人!”

怒吼声如潮水般席卷长街,连宫墙都在震颤。

而这一切发生时,程临序正策马穿城而归。

北境风沙染黑了他的铠甲,战袍未卸,便直入长公主府。

廊下无人,唯有灯影斜照,谢梦菜独坐案前,手中摩挲着一枚烧焦的蜡丸残壳,像是在数它裂开的纹路。

他站在门口,未惊动她。

良久,她才轻声道:“你说,她为什么一定要让我追她?为什么非得把‘废我’的诏书写得天下皆知?”

程临序缓步走近,卸下佩刀,声音低沉如铁:“因为她知道,你不会杀她。”

烛火跳了一下。

“她赌你顾念血脉,留她一命。”他目光沉沉,落在她脸上,“可你偏不杀她。你让她活着,亲眼看着自己如何被钉上耻辱柱,如何被她曾想操控的百姓唾弃。她求的是权,你给她的,是审判。”

谢梦菜垂眸,指尖轻轻拂过那枚残壳。

它曾藏过真旨,也吞过伪诏。

如今只剩焦黑,却比任何金印都重。

就在此时,北境急报飞马而至。

程临序拆信,眉峰骤锁。

“太后焚毁金箱后,独自登上云州孤峰,未带一人。留下血书一纸:‘吾罪当诛,然玉玺非伪——它本就是双生。’”

谢梦菜抬眼,目光如刃。

风卷残纸,飘向深谷,如一只折翼的鸟。

可那句话,却像钉子,深深楔入夜色。

双生玉玺?

真假同源?

若真如此,那她手中所执,是否也未必是唯一的正统?

殿内寂静无声,唯有铜漏滴答,似在倒数某种不可逆的时刻。

谢梦菜缓缓起身,走向窗前。

她望着北方苍茫夜色,良久,唤来陆明远。

“封锁云州所有通往北境的要道。”

“但——”她顿了顿,唇边浮起一丝冷而深的笑,“不要捉她。”

她转身,面向宫城方向,声音清冷如霜:

“昭告天下——先帝玉玺现世,真假难辨。三日后,于承天门开……”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08/111111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