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同舟难渡 > 第九十八章 嫁妆

第九十八章 嫁妆


这一年里,李承勖与柳玉娘或于晴窗之下对坐清谈,或趁风光正好携手出游,昔日那些寻常玩闹的景致未减,反倒添了许多新鲜意趣。

春日里,曲江池畔新柳如丝,李承勖曾携她乘一叶扁舟,于碧波间闲泛。

彼时岸边传来歌女婉转的唱腔,李承勖一时兴起,也跟着哼了两句,嗓音低沉,竟比那歌女多了几分豪迈意趣,惹得柳玉娘忍不住掩唇轻笑。

夏日炎炎,李承勖便寻了城西一处竹林掩映的别院,院里有口老井,冰镇着瓜果与酸梅汤。

两人常于竹荫下对弈,柳玉娘棋艺虽不及他,却偏生爱与他较劲。

有时她落子失误,懊恼地拍着石桌,李承勖便会递过一瓣冰镇的西瓜,眼底带着笑意:“不过一局棋罢了,玉娘何须较真?”

柳玉娘接过西瓜,咬下一口,清甜凉意直透心底,嘴上却不服输:“二郎君莫要得意,下次我定要赢你。”他便只是笑,指尖摩挲着棋子,目光落在她沾了些瓜汁的唇角,眸色暗了暗,却未多言。

到了秋日,太原城外的慈恩寺恰逢菊展,漫山遍野的菊花争奇斗艳,黄的如金,白的似雪,粉的若霞。

两人拾级而上,李承勖怕她累着,特意寻了根光滑的木杖递与她。行至半山腰,见一老僧在松下煮茶,李承勖便拉着她上前讨了两杯。

茶汤清苦,入喉却回甘悠长,老僧望着他们,合十笑道:“二位施主,缘分匪浅。”

冬日里,落雪初霁,庭院中银装素裹。李承勖不知从何处寻来一副冰嬉的器具,拉着柳玉娘到院中玩闹。他先示范着滑了一圈,身姿矫健如飞燕,柳玉娘看得心痒,也试着踏上冰鞋,却刚站稳便要摔倒。

李承勖眼疾手快,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她猝不及防撞进他温热的胸膛,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与雪后清冷的气息,心跳骤然失序。

他扶着她的手臂,声音带着几分关切:“小心些,我教你。”他的掌心温暖有力,带着她慢慢滑动,雪花落在两人发间肩头,竟似要将这片刻的温情,定格成永恒。

这日恰逢鸣玉楼排了《霸王别姬》,李承勖便遣人邀柳玉娘同去。

到了鸣玉楼,早有伙计上前引路,将他们引至二楼一处僻静的包厢。

这包厢与别处不同,一侧竟设了个小巧的戏台,虽不及楼下宽敞,却也五脏俱全。柳玉娘有些诧异,但并未多言。

戏台上锣鼓声起,霸王与虞姬相继登场。待戏至高潮,虞姬舞剑自刎那一段,台下掌声雷动。

李承勖忽然起身,走到那小戏台前,回头看向她:“不如我们也来演上一段?”

柳玉娘一愣,连忙摆手:“我可不会唱戏,二郎君莫要取笑我。”

“无妨,不过是玩闹罢了。”李承勖说着,已拿起戏台上的佩剑,摆出霸王的姿态,“我来扮霸王,玉娘便扮虞姬,如何?”

柳玉娘望着他眼中的热切,心头一动,竟鬼使神差地起身,走到他身边。

伙计见状,连忙取来虞姬的戏服与头面,柳玉娘在屏风后换了衣裳,出来时,只见她身着粉色裙装,头戴珠翠,略施粉黛的容颜,竟比戏台上的角儿多了几分清丽温婉。

李承勖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收敛神色,沉声道:“玉娘,且随我来。”

他执起她的手,踏上小戏台,锣鼓声适时响起,他便按着戏文里的身段,开口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嗓音铿锵有力,竟有几分霸王的霸气。

柳玉娘起初还有些拘谨,可看着李承勖专注的神情,也渐渐放松下来,跟着唱起虞姬的唱段:“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她的嗓音本就清亮,此刻带着几分婉转,竟也有模有样。

一曲唱罢,包厢外传来几声喝彩,原是隔壁包厢的客人听到动静,忍不住探看。

李承勖牵着柳玉娘的手,走下戏台,脸上带着笑意:“玉娘果然聪慧,一学便会。”

柳玉娘脸颊微红,轻声道:“都是你主意多。”

此时她才想起询问这包厢的来历,李承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漫不经心道:“前几日来鸣玉楼听戏,觉得寻常包厢吵闹,便与掌柜的说了,让他特意改了这一间,留着日后听戏用。"

往日里,李承勖在晋王宫中,因喜好这些“旁门左道”,常被晋王斥责不务正业。若是在宫中搭这样一处戏台,怕是又要惹来一场风波。

这一年内,他虽仍需领兵,却多是些边境的小股匪患,算不得硬仗,不到一个月就能回来,对他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清闲。

李承勖除了处理些军中琐事,其余时间,不是拉着柳玉娘四处游玩,便是闷在自己的院落里,不知在忙碌些什么。

柳玉娘曾问过他,他只笑说是些私事,让她不必多问。可她总能隐隐察觉到,他似在筹备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每当提及此事,他眼中便会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成就感,那模样,竟比打了胜仗还要得意几分。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柳玉娘寻到李承勖的院落时,见他正坐在书案前,面前铺着好几张纸,眉头微蹙,似乎在仔细比对什么。

她脚步放轻,悄悄走到他身后,见他看得专注,便忍不住将脑袋凑了过去。

如今她与他相处日久,心里总是想着,他从前那般待她,总归是欠了她的,如今对她好些,也是理所应当。

既是如此,他的东西,自然也该有她一份,她看他的东西,更是天经地义。

李承勖察觉到身后的动静,却并未回头,只是微微侧了侧身,将桌上的纸挪得更开了些,方便她查看。

柳玉娘顺势凑得更近,目光落在纸上,这才看清,原来竟是几张嫁妆单子。

单子上字迹工整,分门别类地写着田产、布匹、银钱、首饰、家具等物,每一项后面,都密密麻麻列着数字,显然是经过了仔细核算。

她粗略扫过,目光忽然一顿,其中一张单子上的内容竟有几分眼熟,赫然是李瑶英出嫁时的嫁妆礼单。

柳玉娘心头一动,看向李承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看他这模样,竟是要下血本了?

她定了定神,装出一副惊讶的模样,轻声道:“二郎君,这……这礼单上的物件,未免也太多了些。这般厚重的嫁妆,怕是寻常人家难以承受,若是受之,倒叫人心中不安。”

李承勖闻言,抬眼看向她,强忍着笑意,故意板起脸,一本正经地盯着她:“玉娘不必如此,反正这也不是给你的,你又何须替旁人操心?”

柳玉娘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脸色骤变,她瞪着李承勖,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怒:“二郎君!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见她真的动了气,李承勖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好了好了,逗你玩的,看你这模样,倒像是要吃了我一般。”

他收敛笑意,神色渐渐变得认真起来,拿起桌上的礼单,缓缓道:“女子出嫁,嫁妆本是由家中父母或长辈筹备,可你身边并无亲眷,此事便只能由我代劳了。我想着,便按大姐嫁妆的七成或八成来准备,虽不及她那般,却也足够让你在旁人面前抬得起头。”

柳玉娘知晓李承勖并非挥霍无度之人,他的库房里,虽有圣人与晋王赏赐的财物,也有他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

她忍不住抬头,目光下意识地望向他库房的方向,心里默默盘算着,眼底都是好奇。

李承勖将她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忍不住失笑:“怎么?还未成婚,便开始惦记我的库房了?难不成是想提前接管我的身家?”

他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放心,等你嫁入后院,我的一切自然都是你的。只是如今,这‘棺材本’,还得我自己先守着,待你进门那日,再一并交予你便是。”

柳玉娘被他说得脸颊通红,伸手拍开他的手,嗔道:“谁要你的棺材本?你自作多情!”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14/1111106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