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林家食肆经营日常 > 第五十七章上山砍柴

第五十七章上山砍柴


二人回到家,林知夏刚扶着小推车停在院子里。

苏慧娘就端着半盆温水迎了出来,“慢些卸,刚晒过的地面烫,别磕着脚。”

母女俩先合力把小推车里的东西搬下来。

秦铮给的新铁锅用粗布裹着,边角还衬了层软竹篾,知夏小心揭开来,冷亮的锅沿泛着新铁特有的光泽,只是外层沾了点路上的尘。

旁边放着的旧铁锅还带着余温,锅壁上凝着些杂烩羹,全都站在锅壁上,闻着还剩点香味。

装碗筷的竹篮更沉,里面叠着十七八只粗瓷碗,碗底还沾着没刮净的羹渣。

周婆婆给的小鱼和小虾林知夏怕弄脏,特意用蓝布包着。

取出来看的时候,还好是干净的。

林知夏将小鱼小虾重新包好,又收进厨房。

“先洗新锅吧。”  苏慧娘把温水盆放在石磨旁,又取来一截干丝瓜瓤。

“新的铁锅得先养一养,用热水把浮锈和竹屑冲净,回头烧回开水就好用了。”

“嗯。”林知夏应着,接过丝瓜瓤蘸了点草木灰。

这是去尘又不伤新铁的法子,她顺着锅壁轻轻擦,热水顺着指缝流下来,带着细微的铁腥味。

苏慧娘则拎过那只旧铁锅,往锅里舀了两勺热水,先泡一会儿。

这小铁锅装了杂烩羹,一路上回来,沾在锅壁上的羹汤早就凝固了,用冷水洗得费好大一番功夫。

用热水先泡一会儿,会好清洗的多。

等新锅洗得发亮,知夏又端过竹篮里的碗筷。

粗瓷碗上的羹渣已经凉透,她先用竹片把碗底刮干净,再放进温水里泡着,用丝瓜瓤轻轻一抹,陶碗就被洗干净了。

“把车擦了吧。”

苏慧娘把刮净的旧铁锅挪到阴凉处,拎过那块旧布,又倒了些温水。

“车轮子沾了不少泥,车斗缝里还卡着草屑,得好好清一清,不然下次推起来沉。”

林知夏甩干手上的水渍,跟着苏慧娘去擦小推车。

她蹲下来擦车轮,手指抠出车轴缝里的湿泥。

苏慧娘则擦车斗,旧布在木板上来回蹭,把沾着的羹汤渍、尘土都擦干净。

苏慧娘偶尔还会停下来,把车斗边缘松动的竹钉按一按。

等最后一只碗晾透,小推车的木板也擦得泛了浅白。

苏慧娘才直起身捶了捶腰,看着院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的锅碗,又看了看女儿额角的薄汗,伸手替她擦了擦。

“歇会儿喝口水,剩下的活娘来弄。”

“那我去厨房做些吃食。”

早上出发的时候,两个人都很兴奋,根本就记不起来要吃早饭。

从早上到现在,二人一直饿着肚子。

把手头上的活儿忙完,林知夏的肚子就开始唱起空城计。

“好。”

苏慧娘点点头。

林知夏习惯性地去灶膛边拿柴火,却发现原本堆着柴火的角落已经空了大半,只剩下些细碎的枝桠和引火用的松针。

这几天又是烘桐籽,又是出摊生火,还要日常做饭,柴火消耗得飞快。

“娘,没柴了。”

林知夏有些无奈地说道。

苏慧娘看了看,也叹了口气。

“这几天忙起来,竟然忘记了这件事。”

“咱们先吃两个饼垫垫肚子,再去砍些柴回来,反正现在天也还早。”

林知夏翻出昨晚剩下的饼,递了两个给苏慧娘。

母女俩儿就着一壶山楂饮,一人吃了三个饼,肚子里有了食物,体力也恢复不少。

“夏儿,娘和你一起去,我们两个人也能快些,多砍些柴火回来,现在要做生意,总不能天天都有空上山砍柴。”

“行!”

林知夏看着外面渐渐升起的太阳,取了两个斗笠。

一个给自己戴上,一个递给苏慧娘。

现在的太阳不算毒辣,但秋老虎的威力也温和不到哪里去。

还是戴上斗笠遮一遮,若是晒中暑了,那才得不偿失。

母女俩找了绳子,磨快了家里的柴刀,便再次来到了后山。

与之前摘野菜、捡桐果不同,这次是实打实的力气活。

进了林子,苏慧娘带着林知夏避开那些鲜活又不易燃烧的树木,专找那些枯死的树枝或者被风雨刮倒的树干。

“夏儿,你看这种。”苏慧娘指着一棵已经干枯,树皮都翘起来的小树。“这种柴最好,干透了,易燃又耐烧。”

她说着,走上前,用手里的柴刀背敲了敲树干,发出“空空”的响声,确认里面也干透了。

林知夏学着母亲的样子,也找到一根枯枝,用力去掰,却只掰下来一小截,手上还沾了不少碎屑。

苏慧娘笑了笑,接过林知夏手里的柴刀,示范道。

“砍柴不能光用蛮力,得用巧劲儿,看准了枝桠的连接处,柴刀斜着劈下去……”

只见她手起刀落,“咔嚓”一声,一根碗口粗的枯枝就应声而断,切口利落。

林知夏承认,在砍树或者干农活这些事上,苏慧娘比她要厉害许多。

即便林知夏有原主的记忆,但清楚怎么做,和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区别的。

林知夏看得认真,接过柴刀尝试。

她模仿着苏慧娘的动作,看准位置,用力劈下。

第一次,柴刀卡在了木头里,没能劈断。

第二次,力道偏了,只削掉一块树皮。

她不服输,调整呼吸,再次尝试……

“咔嚓!”终于,一根枯枝被她成功砍下!

虽然切口不如母亲那般平滑,但也算是成功了。

她脸上露出了成就感十足的笑容。

“对!就是这样!慢慢来,熟练了就好了!”

苏慧娘手上的动作也不停,专挑那些粗壮耐烧的枝干下手,手法干净利落。

母女俩一个教一个学,在林间忙碌起来。

砍下的柴火被归拢到一处,苏慧娘麻利地将砍下来的柴火捆好。

她将较长的树枝铺在底下,短的放在上面,交错叠放,然后用绳子从中间巧妙穿过,收紧,打结,最后形成一个结实整齐又方便背负的柴捆。

那柴捆大小均匀,捆扎得紧紧的,绝不会在半路散开。

林知夏也试着捆,却总是松松垮垮,要么大小不一,要么绳子系不牢。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31/111111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