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成小村姑,我娇养了战神将军 > 第077章:分头行动

第077章:分头行动


任夫子终是出手了,这件事的发起者是易明,一切结症也在易明身上,她手里有着最完善的证据。

因此,接下来的行动,还是以易明为中心。

顾南琛原本也身处其中,毕竟是他杀了柳沉舟,只是这段时间他服用解毒剂,身子颇为虚弱,无法为此事奔波。

易明和任夫子自然也理解,此后的行动,非必要,就不要顾南琛参与了。

顾南琛最终没有参与,他实在体力不支,在院子里坐了这么一会儿,已经是浑身乏力快要撑不住了。

许心月推着他进屋,扶着他上床,没多久,他已沉沉睡了过去。

而院外,易明和任无名已经开始行动。

任无名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指尖微微发颤,那是他隐居青山镇前,从一位故交那里辗转得来的,上面隐约提及易侍郎当年获罪的蛛丝马迹。

“当年柳沉舟弹劾易侍郎‘结党营私’,可证据不足。”任无名低声道,“但这里提到,柳沉舟曾私下会见户部尚书,而那位尚书……与当今丞相关系匪浅。”

易明接过信纸,指尖微微收紧,指节泛白,她盯着那行字迹,眸光如刀。

任无名继续道:“但仅凭这封信,还不足以翻案。我们需要更多证据——当年参与弹劾的官员名单,以及……柳沉舟与丞相往来的密信。”

易明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只陈旧的木匣,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父亲生前留下的信件与笔记。

她翻找片刻,取出一张折起来的纸页,递给任无名:“父亲生前曾提到,他怀疑有人伪造账目陷害他,这里是他整理的一些疑点。”

任无名展开纸页,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数字……不对劲。”他低声道,“如果易侍郎的账本被人篡改,那么真正的账目应该还在户部档案里。”

“户部?”易明眼神一凛,“可户部档案岂是轻易能查的?”

“我认识一个老吏。”任无名沉声道,“他在户部任职三十余年,如今告老还乡,住在城郊,若能说服他,或许能拿到当年的卷宗副本。”

易明毫不犹豫:“我去。”

任无名按住她的手,目光沉稳:“太危险。你父亲的事牵扯朝堂,户部的人未必敢与你接触,我去。”

易明摇头:“夫子,您隐居多年,突然露面,反而容易引人注目。我……我如今只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谁会防备我?”

任无名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好,但你务必小心。”

他顿了顿,又道:“另外,我需要去见一个人。”

“谁?”

“柳沉舟当年的一位门客。”任无名目光深邃,“他如今在韩阳城外的庄子里养老,或许知道一些内情。”

易明明白,任无名这是要兵分两路,从不同角度查证真相。

她郑重点头:“我明日便去见那人。”

易明动作很快,第二天便准备去见那告老还乡的户部老吏,为了掩人耳目,她特意将时间选在了晚上。

此时,暮色四合,韩阳城华灯初上。

她站在城郊官道旁,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轮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木匣边缘。

任无名临行前塞给她一包干粮和一壶酒,说是路上防寒充饥,可她知道,那酒里掺了安神的草药——夫子是在担心她夜路独行会心浮气躁。

“姑娘且慢。”

身后突然传来沙哑的声音,易明猛地转身,木匣险些脱手。

只见一个披着蓑衣的老樵夫蹲在路边石墩上抽烟袋,火星子在暮色中明明灭灭。

“这荒郊野岭的,姑娘孤身赶夜路,怕是要去见鬼哩。”

易明攥紧了袖中的匕首,这半个月来,她已经在城外遇到过三次“迷路的猎户”和两次“采药的郎中”。

任无名说过,那为告老还乡的老吏住在城郊庄子,可没人告诉她这条官道会有这么多“热心人”。

“老丈说笑了。”她强自镇定地笑了笑,“我去城南看个亲戚。”

说着故意晃了晃怀里的木匣,露出里面半截泛黄的信纸——那是她故意露出的破绽,信纸上模糊的“户部”二字足以让真正的猎物上钩。

老樵夫的烟袋锅“咔嗒”一声磕在地上,火星溅到易明的裙摆上。

她纹丝不动,却在心里飞快盘算着逃生路线。

谁知那老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暗红的血丝:“咳咳...姑娘若是去户部...老朽劝你莫要打听那些陈年旧账...…”

易明瞳孔骤缩,待要细问,那老樵夫却踉踉跄跄起身,甩开蓑衣露出里面玄色劲装的一角,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中。

她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半截烟杆,借着月光看清杆身上刻着的“柳”字——这是父亲生前常用的信物!

“夫子.……”她攥紧烟杆,突然明白任无名为何坚持要亲自去见那位门客。

夜风掠过耳畔,带着初秋的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底翻涌的寒意,前方庄子的灯火在树林间若隐若现,像某种危险的信号。

与此同时,城南三十里外的青石村。

任无名叩响了村口老槐树下的院门。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老朽说多少次了,账本烧了!当年......”

“王老。”任无名从袖中取出一块温润的玉佩,“您还记得这个吗?”

门缝里的目光骤然锐利。那块玉佩是二十年前御史台的信物,当年柳沉舟弹劾易侍郎时,正是这位王主簿偷偷保留了原始账册的副本。

老人颤抖着手接过玉佩,浑浊的眼珠突然精光暴射:“你...你是......”

“王老。”任无名压低声音,“当年易大人账本上多出来的三万两银子,究竟去了哪里?”

院墙外,一片枯叶打着旋儿落下。远处传来更夫悠长的梆子声,一声,又一声,敲碎了夜的寂静。

易明站在原地,望着老樵夫消失的方向,手中的烟杆被攥得温热,她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巧合。

父亲生前的信物出现在这样一个神秘人的手中,意味着父亲当年或许早就预感到会有今日之祸,甚至可能留下了更多的线索。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76/1111108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