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去一趟西楚
此前顾天白那一击,他清晰感知到了。正值立国之初,百事待举,陛下竟仍不忘他个人之事,亲自动手相救,如何能不令其心神激荡?
“不过是顺手为之,不必多礼,起来吧。”
“今日召你们三人前来,是有一项要务交付。”
“请陛下示下!”三人齐齐跪地领命。
“免礼。”
“事情并不复杂——传旨。”
“三道圣旨,这也是大乾开国以来,朕颁布的第一批诏令。因此,朕选中了你们三人。”
“请陛下吩咐!”三人再度躬身应命。
按常理而言,朝廷传旨历来由宫中宦官执掌。
而此刻在场三人,皆非内侍身份。
韩生宣虽曾在离阳执掌内廷,但归附大乾后早已退出宫务,恢复本名,不再任职于禁中。
然而,三人无一质疑。
大乾初建,顾天白所发出的头一道圣旨,谁都知道绝非寻常。
三人皆是极聪慧、极通透之人。
他们心知肚明,既然顾天白点名委任,必有深意所在。
“嗡——”
顾天白右手轻抬。
两卷散发着皇道威压的轴册凭空浮现,静静悬于掌心之上。
卷轴通体金黄,轴柄以墨色雕琢,两侧赤红丝带垂落,色泽如血。
背面在光线下隐约显现图纹——那正是此前震撼无数人、如今已成为大乾象征的图案:浴血金龙。
仅是一瞬闪现,便令在场三人顿感一股浩然威压扑面而来,令人呼吸凝滞,心神震颤。
“轩辕敬城。”顾天白语气平静。
“臣在。”轩辕敬城低头拱手。
“你持此旨,前往上阴学宫。”
话音未落,其中一道圣旨缓缓飘至轩辕敬城面前。
他双手前伸,神色庄重地将圣旨稳稳接住。
顾天白登基后的第一道旨意,竟是发往上阴学宫。
其余二人初时微怔,旋即又觉合乎情理。
上阴学宫乃儒门圣地,讲经授业,答疑解惑,学术气象远胜棋剑乐府。
离阳境内的儒生与科举出身的官员,近六成皆出自此处。
历朝帝王,无不对其优渥礼遇。
如今顾天白降旨封赏,似乎也在预料之中。
唯独轩辕敬城神色异样。
身躯微颤,眸光闪烁,似有不解,又似激动难抑。
这般神情,自然逃不过顾天白的眼睛。
“看来你已有所察觉。不错,正是如此。”顾天白望着他,含笑点头。
轩辕敬城浑身一震,当即跪伏于地,双手高举圣旨。
“臣,叩谢陛下成全之恩!”
“哈哈!”顾天白轻笑出声。
“你想岔了,朕此举,并非专为你一人。”
“大乾新立,当有万象更新之气象。”
“朕虽出身军旅,却从不轻慢文士。”
“文武并重,方为正统大道。”
三人闻言皆颔首称是,深知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关键的。”
“眼下大乾国运蒸腾,岂容一人独占文坛气运?”
“这道旨意,不是为了你轩辕敬城。”
“嘶……”
韩生宣与顾惜朝终于明白过来。
果然,顾天白的圣旨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这哪里是赐予学宫的恩典?分明是冲着那位镇守上阴八百余年的张扶摇去的!
“陛下,那张扶摇他……”韩生宣迟疑开口。
那可是张扶摇,人间坐镇八百载的儒道圣人,其实力之强,难以估量。
虽已久不理世事,可这道圣旨直指其气运根本——而剥夺气运,无异于断其生机。
换言之,顾天白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竟是一道杀伐之令。
所斩者,乃是离阳八百年来儒门第一圣人。
张扶摇会甘心束手就擒吗?上阴学宫又是否会顺从?
与韩生宣的忧虑截然不同,顾惜朝当即拱手,语气中满是钦佩。
“陛下圣断英明!取张扶摇之气运,散于大乾万民,仅此一策,便可收拢天下文士之心。”
顾惜朝与韩生宣本就不同。后者乃归降之臣,素来战战兢兢,对大乾真正的底蕴也所知甚少。
“朕与上阴学宫的齐阳龙也算有些旧谊!但此事已定,不容商议!”
“上阴学宫有何异议,你不必理会。朕料定张扶摇必不敢违抗。”
“若他执意不悟,那也就休怪朕无情了……”
“不过,你去时可替朕传一句话:若他不愿身陨,散去气运之后,尽可前来龙城,朕愿为他延寿二十载!”
“是!臣领旨!”
轩辕敬城恭敬行礼,眼中难掩感激。
纵然顾天白已言明,此举并非专为他一人。
可轩辕敬城岂是不知进退之人?
一旦张扶摇散去气运,得益者固然是整个大乾的读书人。
但像他这般,距儒圣仅一步之遥的顶尖儒修,无疑将是最大受益者。
因为那道横亘千年的屏障,已然消失。
前路畅通无阻,甚至有望直接踏足儒圣之境,亦非虚妄。
“嗯,你且去吧。待此事落定,你须尽快整合轩辕家族,着手筹建水师。”
“臣,告退!”
轩辕敬城退下后,顾天白转而望向顾惜朝。
“惜朝,你持此圣旨,走一趟西楚。”
“西楚曹长卿与我大乾一向合作无间,彼此气运早已交融。”
“他始终尽职尽责,朕也不愿背信弃义。”
“你与曹长卿素有交情,此事由你出面最为妥当。”
“代朕告诉他,朕与大乾朝廷,绝不容许国中有国的局面继续存在。”
“但朕亦非冷酷无情之人。”
“你可转告曹长卿,楚号可保留,楚地仍可由他们治理,西楚遗民亦可安居故土。”
“甚至朕愿开特例——其余各州愿归楚地的楚人,皆可迁徙而来。”
“唯有一点:西楚改称楚州,境内不得再设一兵一卒。”
顾惜朝微微颔首,此事本就在预料之中。
“惜朝明白。曹长卿睿智过人,想必不会拒绝。”
“嗯,朕亦不愿与他兵戎相见。”
“另外,替朕捎个话,请他来帝都一叙,朕盼与其共饮清谈。”
“惜朝遵命!”
“去吧。”
最后,顾天白才将目光投向殿中唯一未动之人——韩生宣。
韩生宣心头一紧!
转瞬之间,殿内只剩他一人伫立。
而顾天白先前明明说有三道圣旨。
可眼下,只见两人领命而去,仅传出两道旨意。
这最后一道,究竟指向何方?又将掀起何等波澜?
前两道旨意,已令人胆寒。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6/4846747/4218908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