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74章 名声之累

第174章 名声之累


秦浩然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尚书》的钻研和府学常规课程中,力求夯实基础。

然而,麻烦却不会因自己的主动回避而止步。他的名声随着《四书札记》在各地书坊的持续热销,以及士子间口耳相传的渲染,迅速辐射向了周边的州府。

很快,来自岳州府“洞庭书院”、荆州府“荆山学社”、汉阳府“晴川文会”、德安府“白云诗社”等颇具影响力的书院或士子社团的正式文会邀请信,便开始如同冬日里的雪片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进了沔阳府学,落到了秦浩然的斋舍案头。

这些邀请函措辞文雅,泥金封面,多以“以文会友,切磋砥砺”、“共扬我湖广文风”、“仰慕秦兄才名,盼能一晤”为名。

看起来冠冕堂皇,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度。但秦浩然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暗藏切磋,带着地域,书院乃至个人声望的公开较量。

一时间,秦浩然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府学的常规课程本就深入而繁重,自己选择专攻的《尚书》更是文字古奥,义理精深,号称“诘屈聱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逐字逐句理解、记忆、归纳、融会贯通。

如今还要分心应对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会骚扰,处理那些措辞各异却目的相似的邀请函,只觉得一天十二个时辰远远不够用,精神上的疲惫远胜身体的劳累,恨不得能将时间掰成两半,将睡眠也压缩到极致。

除了雷打不动的晨练和午后片刻的散步用以舒缓心神外,便同苦行僧一般,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与注疏之中,与千年前的先贤对话,试图从那艰深的文字里汲取智慧。

府学的诸位夫子,尤其是对秦浩然寄予厚望的刘夫子和王教授,对此情形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他们爱惜秦浩然的才华与灵性,更欣赏他踏实沉稳,不骄不躁的性子,不愿这棵难得的好苗子过早地被这些虚名浮利所累,心性变得浮躁。

在其羽翼未丰之时便被强行推上风口浪尖,遭受无谓的打击和挫折,从而一蹶不振。

因此,他们也不厌其烦地动用自身在士林中的关系和人脉,如同护犊的老鹰,替秦浩然挡掉了许多不必要的文会安排。

对外一律以“秦生年幼,学业为重,心无旁骛”、“府学有规,生员不得无故远游,以免荒废功课”等正当的理由搪塞过去,为他撑起了一片相对安静的成长天空。

然而,文人圈子盘根错节,有些人的邀请,其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人情或文坛地位,却是连王教授和刘夫子这等身份,也难以轻易开口回绝的。

这一日,午后,王教授将秦浩然唤至自己的值房。房间内檀香袅袅,王教授看着眼前秦浩然,轻轻叹了口气,将一份泥金帖子推到其面前。

王教授的声音带着无奈:“浩然,你且看看这个。这是武昌府‘楚贤书院’陈山长亲笔所书的邀请函,邀请我府学子于端午佳节,赴其书院参加‘江夏文会’。

楚贤书院在湖广文坛地位超然,历史悠久,其陈山长乃是佥都御史致仕的老前辈,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此次文会,遍邀湖广名士才俊,规模盛大,非同小可。

帖中,更是特意点了你的名,希望你能务必出席,‘以窥沔阳后进之风华’。”

王教授观察着秦浩然微微蹙起的眉头和抿紧的嘴唇,缓声道:“我知道你近来压力很大,一心向学,不愿为这些外务分心。

平日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我与你刘夫子能挡则挡,绝不让你为难。但此次…牵涉甚广,已不仅仅是你个人之事,更关乎我们沔阳府学的声誉,乃至沔阳一府文教之颜面。

若我府学断然回绝,恐惹人非议,被其他州府嘲笑说我沔阳府学无人,或学子畏难不前,怯于交流。我与刘夫子及几位训导商议过了,此次文会,你需得准备出席,而且,必须要有所表现,不能坠了我沔阳府学的名头。”

秦浩然心中凛然,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自己已被推到了代表府学出战的位置上。压下心头的纷乱思绪,恭敬地应道:

“学生明白。既是关乎府学声誉,沔阳文脉,学生义不容辞,定当竭尽全力,认真准备,不敢有负师长厚望与府学栽培之恩。”

王教授见秦浩然如此识大体、顾大局,心中稍慰,勉励道:“

你也不必过于焦虑,徒增压力。距离端午尚有一月有余,时间虽紧,却也足够从容准备。从明日起,我与刘夫子,还有经学、诗赋科的几位夫子,会轮流抽时间给你单独补课,针对文会常涉的经义疑难、策论要点以及即景赋诗的技巧,进行强化点拨。

你需将平日所学,好好梳理一番,查漏补缺,做到心中有底,临场方能气定神闲,应对自如。”

秦浩然感谢道:“是!学生叩谢教授,叩谢诸位夫子!”

接下来的日子,秦浩然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几乎到了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程度。

白日里照常上课,汲取新知。课后便如同赶场一般,辗转于各位夫子的值房之间,接受高强度、填鸭式的紧急培训。

刘夫子着重为他梳理《尚书》中那些可能被问及的关键章句、历代权威注疏的异同与精要之处,以及如何将这些古奥的道理与当下时务联系起来。

经学夫子则强化训练他策论的破题角度与论述技巧,要求立意必须高远新颖,逻辑必须严密清晰,引经据据必须翔实恰当。

诗赋夫子更是押着他反复练习各种题材的诗词,尤其是即景抒怀、咏物言志一类,几乎是命题作文,苛刻地锤炼其遣词造句的精准与意境营造的空灵超逸。

往往直到夜幕深沉,府学内万籁俱寂,只闻虫鸣,秦浩然才拖着几乎要炸开的脑袋,回到清冷的斋舍。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6/4846976/4209677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