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196章 未必不能一战

第196章 未必不能一战


楚考烈王郑重地点了点头道:

“密探来报,此消息已然确认,秦王确实已下令,任命秦将王翦为此次征伐我楚国的三军主帅!”

众人闻言皆感震惊,未曾料到秦国此番竟未启用那杨侯担任统帅,反而是委任王翦执掌兵权。

“大王,此乃我楚之幸啊!那杨侯在秦国威名赫赫,无人可及,用兵如神,谋略过人。若由他领军,我楚恐难自保。如今秦王弃杨侯而用王翦,我楚未必不能一战!”

旋即又有大臣挺身而出,语气凛然地进言。

楚王听罢,微微点头。

的确,楚国乃泱泱大国,疆域辽阔,子民众多,纵使秦军倾五十万大军压境,也未必能轻易撼动我楚根基!

“大王,杨侯奸诈多谋,惯于设局,虽今非统帅,但仍须防备秦军暗中换将,突施奇变!”

又一位大臣起身,神情肃重地提醒道。

楚王与群臣皆深以为然,纷纷颔首。倘若秦军悄然易帅,局势瞬息万变,不可不万分警惕。

“诸位卿家,如今秦军已然启衅,犯我边境,尔等以为,我楚当如何应对?又该委任何人为统帅?”

楚王环视群臣,缓缓开口。

话音甫落,殿中不少大臣,乃至楚王本人,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武将列首那位威严将领——

项燕!

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执掌兵戈,而今统领项氏、执掌军权者,正是大将军项燕!

楚国柱石,三军统帅之选!

“大王,统领我楚大军之人,非项将军莫属!”

“正是!唯有项将军堪当此任!”

“大王无需迟疑,舍项将军之外,更有何人可托此重任?”

……

群臣纷纷出列,齐声谏言。

楚王亦轻轻颔首,目光落在殿前那身披铠甲、神色刚毅的大将军项燕身上,沉声道:

“项将军!”

“大王,臣在!”

项燕闻声,立即踏步而出,身形挺拔,气势如岳。

他心知肚明,此战避无可避。项氏世受国恩,值此国难之际,岂能退缩半步?

“孤欲拜你为三军统帅,率军御敌,不知卿意如何?”

“大王所命,臣不敢辞!定当竭尽忠勇,力拒强秦,护我国土安宁!”

年近中旬、甲胄在身的项燕,声音低沉而坚定,字字如铁。

“好!!”

楚王见其毫无推诿,且志气昂然,不禁振奋高喝。

群臣目睹此景,亦连连点头。有项燕执掌帅印,人心顿安。

“项将军,今秦寇大举来犯,依你之见,我楚当如何应对?”

楚王继而追问。

“大王,秦军来势汹汹,志在灭楚。我军战力尚逊于秦,唯有举全国之兵,方可抵御其锋!”

项燕斩钉截铁,毫不迟疑。

殿中文武百官闻言,纷纷应和。

“大王,眼下我楚常备之军仅二十五万,亟需即刻下令,征召全国壮丁,以备大战!”

“大王,幸而此前已有防备,各地皆训练新卒,此刻正可调用!”

“大王,秦军来犯,楚国危在旦夕,必须动员所有兵力,全力抗敌!”

“我楚立国八百余年,纵强秦压境,又岂能俯首称臣?倾国一战,未必无胜机!”

楚王听罢,面色凝重,神情肃然,郑重点头。

片刻后,他霍然起身,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群臣,厉声宣告:

“诸卿所言极是!自先祖立国以来,我楚传承至今,已历八百年!秦欲亡我社稷,绝不可能!!孤宁战死,也不允楚国断送于孤手!!

孤今日便下令:倾全国之兵,与秦决一死战!看这天下,究竟是谁主沉浮!!”

楚国境内,王令既下,举国动员!

各地驻军迅速集结,早已征募训练的士卒火速归营,更有无数贵族私兵奉诏开赴前线!

往日但凡战事,除非关乎国本,贵族多不愿动用私兵。然今国难临头,存亡系于一线,纵豪族贵胄,亦不得不遵王命,遣私军入伍,共赴国难。

与此同时,项燕昼夜不息,召集诸将共议军机,研判秦军进军路线,部署防御要隘,筹划反击之策,调度兵马粮草,务求万全。

在楚国上下陷入巨大动荡之际,秦国集结五十万大军即将大举征伐楚国的消息,也迅速传至齐国。

顿时,齐国朝野闻讯无不震惊惶然。

秦国竟调动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意欲开启秦楚之间的决战!

以五十万之众讨伐楚国,此战注定是关乎存亡的殊死较量!

楚国能否抵御得住秦国如洪流般的攻势?

朝中不少大臣,如即墨大夫等原本主张与楚国结盟者,在听闻此事后纷纷进言,劝谏齐王建立即联合楚国,共抗强秦,助其抵挡秦国兵锋。

然而——

齐王建本就畏惧秦国,不愿与之为敌;加之权臣后胜等人长期收受秦国重金贿赂,在朝中掌权用事,不断于君前游说,更坚定了他明哲保身、不涉战局的决心。

他最终决定袖手旁观,静待局势演变,坐视两国相争!

即墨大夫等忠臣见无法动摇齐王之意,只能暗自悲叹,心中唯寄望于秦楚二国能拼得两败俱伤。

若真如此,齐国或可延续国祚,甚至趁两国元气大伤之时,出兵夺取城邑疆土,扩张自身实力!

不仅齐国震动,远在辽东苦寒之地的燕王丹及众多旧臣得知消息后,亦心神剧震。

秦楚即将开战!

秦国吞并天下之野心,他们早已洞悉分明。

可叹的是,如今燕人困居边陲荒地,历经艰辛才开垦些许田亩,仅得以勉强果腹。纵有心起兵呼应楚国,共击暴秦,奈何实力微弱,难成气候。

唯有忍辱含愤,继续隐忍蛰伏,静候时机!

同时,他们内心无一不期盼秦国在此场大战中折损精锐,国力遭重创。唯有如此,复兴燕国才有一线希望。

不只是齐、燕两国,便是秦、楚百姓,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亦极为关注。

一时之间,天下目光皆聚焦于此役!

咸阳城内,

王宫深处一间处理军政要务的大殿中——

杨玄、王翦、蒙武、赢钱、魏岱、李信、王贲等一众将领齐聚于此。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7/4847743/4201566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