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天外飞来横财
到了八点,柳婉卿去上班,冼耀文上天台看报,顺便陪冼骞芝的亚历山大鹦鹉唠唠嗑。
“你好。”
“你好。”
“吃了吗?”
“吃了,你吃了吗?”
“吃了,吃的什么?”
“叉烧包,你呢?”
“你好。”
听见鹦鹉开始说车轱辘话,冼耀文知道它的语言水平也就到这了,“我看我的报纸,你晒你的太阳,我们互不打搅。”
“你好。”
“停云,拿走。”
谢停云拎走了鸟笼,世界瞬间清静。
随着小大姐阿芳送来了茶和干果,他进入报纸的世界。
上午看报,中午品尝孙妈的手艺,由于吃得次数少,总觉得孙妈做的饭菜比宋师奶可口。
吃过饭,刚躺下想眯一会,管家王妈汇报有电话找他。
黄金荣的“儿媳妇”李志清打来的,想见他一面,他不好登堂访友,便请李志清过来。
撂下电话,睡意瞬间消失。
五月的《新闻报》和《文汇报》上刊登了一份黄金荣亲笔签名的自白书,基本可以说是认罪状,被坦白犯的一些错误,以表达诚服之意。
这番操作,向外界传达的信号就是黄金荣时代过去了,让那帮心还未死的青帮弟子看清楚形势,不要和一些泛蓝光的人走得太近。
对李志清而言,黄家倒了。
现在,杜月笙也走了,已经没人护着她。
李志清带着大批财富来香港不是什么秘密,小女子抱金砖于闹市,好像是时候为自己的安危担忧。
“我本是郓城县小小押司,枉自有诸般本领无处作为。都只为晁盖七人劫了生辰纲,泄漏机关惹是非。嘚,嘚,咚咚咚~”
冼耀文做了个开扇的动作,从沙发上站起,“我也曾传书报信救他脱险,谁料那阎婆惜苦苦相逼,私通张文远……
呔呔呔,令呔,令呔,令呔,哇呀呀呀,真是气煞我也,我可乃及时雨宋公明。”
哼了一段串成浆糊的戏,冼耀文回卧室脱掉睡衣,换上短袖裤衩人字拖,安坐客厅,静静等待李志清的来临。
一点二十,李志清到了。
挽着发髻,一袭黑色旗袍,眉间蕴藏淡淡的忧愁,宛若未亡人。
阿芳捧来了茶,冼耀文亲自给李志清倒上,“李女士,守孝之人不敢登贵府,还麻烦你跑一趟。”
“冼先生,该说抱歉的是我,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搅你,只是事情紧急,不得不打搅。”
“请茶。”
敬了李志清一盏茶,冼耀文放下茶盏,凝视李志清的双眼,“李女士,方才挂了电话,我猜测了你的来意,李女士是不是担心自己和孩子的安危?”
李志清淡定地与冼耀文对视,脸上毫无波澜,“盛名之下无虚士,冼先生果然非同凡响。”
“李女士想让冼某做点什么?”
“我想把一笔钱托付给冼先生进行投资,不求大回报,只求不贬值。”
“对投资我倒是略有心得,也早有打算开一家投资性的银号。”冼耀文抱拳道:“李女士,我有个不情之请,你委托我管理资金一事,我想广而告之,也拜托你替我美言几句,如此,我的银号就可以顺利打开局面。”
李志清笑了,笑得很灿烂,笑得如释重负。
广而告之,就是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她李志清有一笔钱在冼耀文那里,冼耀文这是在告诉她,“李女士请放宽心,我不会监守自盗,你和孩子也不会不明不白的死了。”
她的钱安全了,她的人也安全了,冼耀文必须护她和孩子的周全,一旦出事,旁人第一个就会怀疑他。
“我一定极力配合冼先生的宣传。”
“多谢。”冼耀文作了个揖,随即收掉拳头,问:“李女士想委托我多少资金?”
“600万。”
“港币?”
“美金。”
冼耀文抚了抚下巴,“数目有点大,不少人会挺而走险,李女士,对外宣传的时候,我看还是美金改成港币,另外,我送李女士一栋楼,就在深水埗,和我的楼挨着。”
“冼先生的礼物太重,我受之有愧,还是我自己花钱起一栋楼。”
“李女士不必客气,我帮你管理资金是要收佣金的,我承诺你的资金不会亏损,亏了,我拿自己的钱补上,但收益部分,我要收五成佣金。”
“我没意见。”
事情敲定,李志清就走了。
冼耀文在思考一个问题,除了600万美元,李志清手里还捏着多少钱。
很显然,李志清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600万美元绝对不是她的全部,并且,600万美元这个数字不是她心中一开始定下的数字,而是见他做得到位临时更改。
猜了一会,从人性的角度有了半数这个猜测,不由得感叹黄金荣的钱真不少,这老小子手里可是还握着大批不动产,只是很可惜,大概一文不值了。
少顷,他不再猜谜,而是琢磨600万美元该怎么花。
这笔钱树大招风,既要顾忌港府的态度,也要兼顾旁人的看法,大头必须留在香港,而且资金去向要透明,只掩盖具体金额。
既然要透明,就不好有小动作,天女散花不行,只能进行大型项目投资。
600万美元,即3420万港币,一座日产500吨的悬浮预热-回转窑水泥厂,由于要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沉没成本不好估算,大概需要投入1400万至1900万,从立项到投产,短则三年半,长则五六年……
算了,玩不起,五六年时间,外面的风言风语不知道传成什么样了,耗时太久不利于他个人形象发展。
盖百米高楼?
拉倒,技术、资源、需求都不行,不说其他,港岛往下挖三十米就是花岗岩,汇丰大厦为什么只有70米高,不就是打桩技术不行。
再说现在盖百米高楼,出租也是个问题,没有几个华商愿意挤到写字楼里办公,自己的独栋建筑多舒坦,鬼要去跟别人挤电梯。
话又说回来,就算什么都不考虑,硬着头皮上,好像钱不太够,现在盖高楼的成本不会比几十年后低多少,盖一栋楼没准还能申请几十个专利,有的是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冼耀文有点头疼,钱越多越难花得漂亮,三千多万港币想在阳光下保证投资收益,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难。
去他妈的,难就慢慢想,等钱到手,先抽200万美元去美国买股票,留下400万,差不多能交代过去。
睡个午觉,起来给孙妈打下手,享受烹饪的乐趣。
差不多四点半,韩森来了个电话,询问能不能带个人过来,一问是蓝刚,他应允。
回了厨房没一会儿,去买东西的阿芳回来,也进厨房帮忙。
冼耀文将黄鳝的头挂在铁钩上,小刀一拉,一条黄鳝便被劏开,其间,同阿芳说话,“念夜校辛苦吗?”
“老爷,不辛苦。”阿芳在炮制浙江金华过来的小芋艿,双手捏住芋艿两端,轻轻一挤,整颗芋艿肉自动弹出。
“好好念,骞芝过两年要去西洋念书,你能跟就跟着出去。”
阿芳欣喜地说:“老爷,我能跟着小姐留洋?”
“骞芝在外面也需要人照顾,你跟着照顾她,顺便自己也念个学位,有了学位,你就有更多选择,可以一直跟着骞芝,也可以帮我做事,像龙秘书一样。”
竖着耳朵听的孙妈听到这话,连忙对阿芳说道:“阿芳,不要愣着,跪下给老爷磕头。”
冼耀文左脚一勾,托住阿芳动作麻利的膝盖,“起来,我受不起。”
“老爷,你还是让阿芳……”
“孙妈,不要说了。”冼耀文用抹布擦了擦手,将手足无措的阿芳扶好,在她小肩上拍了一下,“小大姐只是你的职业,不是身份,改变的机会我给你,越不越得过去看你自己,过两个月我考考你的英文。”
“是,老爷。”阿芳的目光坚定,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
阿芳不是孤家寡人,亲爹妈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都在香港。
亲妈在别家做老妈子,两个妹妹做小大姐。
亲爹啥也不干,上午喝茶打屁,下午喝茶赌钱,晚上小酒一喝,尽兴了没准去打一炮。
两个弟弟在念书,家庭的基本情况就是住着免费的唐楼,四个女人干活养活三个男人。
不出意外,阿芳将来会嫁给一个平庸的男人,然后成为老妈子,运气好可以干一辈子,挣不到大钱,却也衣食无忧,老公和孩子因为能一窥有钱人的生活,强烈的对比容易导致世界观扭曲,成才的几率不高。
平庸还是好的,就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高利贷上门泼红油漆,跑路出去躲一躲,留下老妈给东家磕头,一求之下了了情分,养老没了保障。
阿芳应有的人生不会太美妙,但缘分既然安排他们相遇,冼耀文给她改命的机会。
小插曲过去,三人接着干活,冼耀文料理好黄鳝,转手又开始料理毛豆。
文昌围来的毛豆,产自他和冼耀武的田埂。
自从他玩了一手釜底抽薪,将冼光礼两口子送去新加坡,冼光秉总算分清了大小王,听话多了。
文昌围正在试验高密度、高产计划,房前田后,能利用的土地全部利用起来,因地制宜种植农产品。
房前种一两棵蛇瓜、佛手瓜等高产蔬菜,够一家人吃七八个月,吃到吐为止。
菜园子里种了曼谷黄瓜,冼光秉来的消息是第一造(茬、季)三分之一亩地收了1861市斤,一年应该能种三造。
他的回复是缩小种植面积,再种两造试试。
适合文昌围种植的高产蔬菜,他会一次次慢慢让人送种子过去,总之会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给凑齐,实现吃饱至营养丰富的升华。
身体好,验兵容易过,当过兵再操作一下,去乡里、厂里当个小干部,就是验不上兵,身体好也容易进厂,这么一来,文昌围耀字辈基本能照顾到。
至于自己不争气的,直接去他妈的,饭送到嘴边不懂吃,还指望老子喂呀。
为了还“冼耀文”的情分,他做得够到位了。
剪着毛豆,冼耀文的思绪飞舞,朝左边瞅一眼,阿芳在料理黄瓜,用嘴讨了半根,嘎嘣嘎嘣嚼着。
不知何时,他的背一重,贴上来一个三百多个月大的宝宝。
“下午我去了陆羽茶室,和几个炒地师爷坐了坐,他们对盖楼计划很感兴趣,都愿意拿钱出来。”
“拿钱做什么,捧你做话事人?”
柳婉卿在冼耀文背上拍了一下,“当然是盖楼咯。”
冼耀文甩了甩手,擦干净,转过身推着柳婉卿出了厨房,“那就盖楼。”
来到客厅沙发,柳婉卿说:“我拿老爷当了招牌,不然他们不信我,签约时老爷最好出现一下。”
“他们还不够资格让我出面应酬,叫阿敏去好了。”
柳婉卿嘟嘟嘴,“阿敏能代表老爷,我却不行。”
冼耀文捏住柳婉卿的腮帮子揪了揪,“你打着我的招牌做了两个大项目,到现在却有人不认你,是我的责任吗?”
柳婉卿嘻嘻一笑,“只有北角这一片的人认我。”
冼耀文松开手,将手房子啊柳婉卿大腿上,“等下多一个过来。”
“谁呀?”
“蓝刚。”
“他呀,听说过,最近名气挺大的。”
“什么名气?”
“在庙街向赌档收月规,听说一次能收十几万。”
“哦。”冼耀文拍了拍柳婉卿的大腿,“你去换身衣服,客人差不多该到了。”
“嗯。”
柳婉卿换好衣服出来,人刚好到,三个人一起来的,进屋时韩森打头,阿叶跟在末尾。
韩森来到冼耀文边上,说:“冼生,有些日子不见了。”
“要吃饭啊,手停口停,只能满世界跑。”冼耀文笑着在韩森的臂膀上拍了拍,“听说你调到深水埗升了职?”
韩森红光满面,“托冼生的福,升了一级。”
“恭喜,这次的礼物就不补了,等下回再升职给你送份大礼。”
韩森哈哈大笑,“好呀,我等着冼生的大礼。”
王霞敏已经给他送过升职礼,冼耀文话里的意思是他很快会再次升职,且大礼当然得配高位,这种吉祥话听着他自是开心。
再拍韩森的臂膀,冼耀文望向蓝刚。
蓝刚是长方脸,略显瘦削;眉型平直,眼睛不大却灵活;鼻梁高挺,鼻尖略钩;薄唇,上唇微翘;梳着侧分油头,鬓角有了发福的征兆。
身材挺拔,却有了不显眼的小肚腩,显然是吃得太好,又不注重身材管理的结果。
“蓝Sir,你好。”
“冼生。”蓝刚点头致意,诙谐地说道:“大家喜欢叫我无头。”
“无厘头尻的无头?”
“冼生,蓝刚个性幽默,平时喜欢弄人取乐,大家都喜欢他,就叫出了无头的花名。”韩森解释道。
“幽默好,既逗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冼耀文上前拥住蓝刚,“无头,我们上饭厅去坐,茶不喝了,直接喝酒。”
几人来到饭厅就座。
冼耀文开了瓶白兰地,一一给每人倒上酒,随即端起杯子,“我这里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敬酒只限这一杯,之后请随意,喜欢白兰地多喝几杯,不喜欢,酒柜里洋酒、黄酒都有,自己去拿。
好,场面话不多说,大家喝一口意思意思。”
他举杯致意,也收了别人的回礼,呷一口酒,放下杯子,邀着动筷。
吃几口菜,他再次端杯,没敬酒,只是独饮,就是为了打个样,让大家放松下来,不用紧绷着。
放下杯后,他转脸看韩森,“咩喳曾调去深水埗了?”
“他还在油麻地,跟着无头。”
冼耀文示意柳婉卿,“婉卿打算干新买卖,但钱不凑手,阿森,你跟咩喳曾说一声,他若是有兴趣就入一股,生意不算大,赶上好行市,一年兴许能分个几万。”
韩森一听,便明白冼耀文的意思,柳婉卿要做的生意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事,需要差佬出面摆平,但又不是大麻烦,用不着级别太高的人经手,咩喳曾那样的刚刚好。
而不直接找咩喳曾说,却让他转达,一来为了避嫌,免得他误会在拉拢他的身边人,二来为了给他创造操作空间,嘴长在他身上,横竖怎么说都由他。
他忽然有点后悔带蓝刚过来,一次大好的收买人心机会,却因为不够机密只能大打折扣。
各种念头一闪而过,他淡笑道:“冼太的生意,咩喳曾一定有兴趣入股。”
柳婉卿盈盈一笑,“那就麻烦韩Sir从中牵线。”
“不麻烦,一点不麻烦。”
“婉卿,邀人入股总该讲一讲你要做什么生意,给阿森介绍一下,他也好对咩喳曾说。”
“我的不是。”柳婉卿望向韩森,“韩Sir,是这样……”
柳婉卿滔滔不绝时,冼耀文夹起一块黄鱼翅送进她的菜碟,再夹一块送进蓝刚的菜碟,收回筷子,他淡笑道:“要说品质最好的黄鱼,还得是舟山岱衢洋,听闻岱衢洋今年丰产,有多余的供应香港,凌晨船没靠岸,家里的师奶就在那守着,多花了几个铜钿,上船挑了几条最好的。”
“冼生爱吃黄鱼。”
“我还好,主要是婉卿喜欢,她呀,最爱吃黄鱼翅,一条黄鱼只有两小块,她一口就能吃没了。”
蓝刚诙谐一笑,“我抢了冼太的心头好,真是罪过。”
柳婉卿假作不悦,瞪了蓝刚一眼,继而冁然一笑,收回目光,继续向韩森做介绍。
“无头,不要理她,动筷,动筷。”
不闹酒,晚餐的氛围自然不会太热闹,也不可能吃太久,一个小时收尾,几人上了天台,喝一盅醒酒茶。
喝功夫茶,冼耀文是茶主。
他在温杯时,韩森说:“冼生,阿莲说厂里账上已经有62万的结余,不仅收回了本钱,还有了利润。”
冼耀文轻晃茶杯两圈,倒掉沸水,“不要高兴得太早,一开始50万启动资金本就没花完,前一阵美国那边魔方卖得好,厂里的订单当然多,收益也多。
不过,我在美国那边又敲定了两个订单意向,厂里很快要上新机器,生产新产品,厂房也要扩建,账上的钱都有去处,今年年底分红只能意思一下,我们每人拿个大红包。”
“分红我不急,生意做得越大我越开心。”韩森喜滋滋地说。
冼耀文颔了颔首,“等我下次回香港,我们开个股东会讨论一下新产品。”
“听冼生安排。”韩森指了指蓝刚,“冼生,无头也想开厂。”
冼耀文倒好茶,将一个茶盅放在蓝刚面前,“无头,开厂有风险,利润也不见得比鸡档、赌档高,你要想好。”
“冼生,我要一份正当产业。”
“行。”冼耀文颔了颔首,“也是凑巧,前些日子我刚考察了一个新项目,本来打算自己投资,既然你想开厂,那这个项目让给你。”
“多谢。”
冼耀文摆摆手,“阿森跟你讲过规矩?”
“讲过,我都清楚。”
冼耀文端起茶盅呷了一口,不疾不徐道:“瑞士是高度依赖进出口的国家,和香港的情况有点类似,由于朝鲜战争引起的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瑞士出现了通货膨胀,预计到明年,瑞士整个国家的工资水平都要上调。
一些生产手表的企业对明年全世界的手表需求量做了预测,相比今年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对瑞士的手表企业而言,明年能赚的钱比今年少。
能听懂?”
蓝刚点点头,“能听懂。”
“针对这个情况,手表企业开始想办法压缩成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一些不重要的工序外包。”
冼耀文指了指蓝刚左手戴着的手表,“在瑞士一个加工金属表带的熟练技工工资在130美元左右,这是工人拿到手的钱,但企业实际付出的数字要乘以1.4,即182美元,1307.4港元。
而在香港,同样水平的技工,工资只需180港元左右,加上福利和一些其他开支,不会超过205港元,两地的工资开支相差5倍。”
顿了顿,让蓝刚消化一下,冼耀文接着说:“手表在瑞士的地位,就相当于我们的陶瓷,瑞士佬不会相信有人做手表的手艺超过他们,这就容易造成一个思维误区,能把表带做到和他们相当的技工,工资不会太低。
带上表带样品,主动上门找他们谈代工,可以按照技工工资800港元或700港元进行报价,然后讨价还价往下面降一点,600港元或500港元成交,这其中的利润差价就是295港元至395港元。”
这笔账不难算,蓝刚一下子就算明白,他欣喜若狂道:“一个技工一个月赚300港纸,一百个技工就是3万港纸,一千个……”
“打住。”冼耀文摆手打断蓝刚,“无头,真实的账不是这么算的,要打点折扣。”
“打多少折扣?”
“可能九折,也可能八折。”
“八折也不少了。”
“你听我说,这是个利润越干越低的买卖,一开始利润高,但等做的人变多,瑞士佬就会学精,工价只能往下降,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到了做着没意思的时候,考虑转型。好在小五金能做的活不少,不愁没有路走。”
蓝刚低头沉思片刻,“冼生,你说工价会降到多少?”
“这个说不准,唐楼里面的小加工厂不少,四五个人干上一年未必能赚到一万,但他们已经很满意,如果这样的人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工价会降到惨不忍睹。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信息差的存在,也因为初始投资不低,冲床、抛光设备、厂房、不锈钢带料、技工培养,这些加起来没有二三十万开不了工,两年内竞争对手不会太多,也就是能有两年的舒心日子。”
冼耀文说的并不是真实预测的情况,而是打了折扣往坏里说,他不想给蓝刚太高的心理预期。
“两年不短了。”
“做?”
蓝刚坚定地说:“做。”
“工厂的名字我早就想好了,叫派头钟表,英文名TMP,‘Time Manner Place’的缩写。你打算让谁出面参与派头的管理?”
“我有个女人念过几年书,也做过几年生意,我想让她出面。”
“叫什么名字?”
“林佩瑜。”
“找个时间见见。”
“好的。”
蓝刚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一早,冼耀文还没离开辉浓台,他送来了一个手提包,装着50万现金。
如此一来,派头钟表非正式开工。
冼耀文去了一趟HK咨询,下了一个招工的订单。
接着,去了麒麟围拜访陈日新,协商再买地皮的事宜。
由于前面打下的良好人情基础,加上中华制衣、幸福工厂、快活塑料、香港制造集团四家工厂给村民带去切实的好处,在香港地皮都在涨价的情况下,5万呎的地皮依然按照之前的价格成交。
但也有一个附加条件,派头钟表需要从围里招几个工人。
他应允,敲定地皮一事。
午后。
冼耀文来到蓝塘道别墅,下了车,见费宝琪坐在花园里抽烟,却不见费宝树。
他走过去,挨着费宝琪坐下,“阿姐,宝树呢?”
费宝琪面无表情,“去石澳了。”
冼耀文瞅了眼费宝琪的脸色,“阿姐不开心?”
费宝琪闻言,接连吸了两口烟,嘴里吐出几个字:“长桐三天没回家。”
“阿姐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费宝琪轻轻摇头,“或许装作不知。”
又吸两口烟,她的嘴角露出自嘲,“是不是很卑微?”
“我不好回答。”
“为什么?”
“我是阿姐的亲人,同时也是男人。”
费宝琪默然,点上一支新烟,一口接一口,三分之二的长度消失。
她碾灭剩下的三分之一,凝视冼耀文的脸庞,“耀文,你在外面有很多露水姻缘。”
费宝琪这个开场白,冼耀文能猜到后面跟着什么话,“阿姐,后面的话还是不要说出口。”
“我偏要说。”费宝琪摸了摸秀发,“阿姐还不老吧?”
“阿姐喜欢哪个男明星?”
“我说出名字,你帮我安排?”
“不是不可以。”
“我不要,我就要你,做我一天情人。”
冼耀文苦笑道:“阿姐,你年纪不小了,不要像小囡囡一般幼稚,跟我上床,你会变开心吗?
不会的,你只会更加痛苦。
你想找一个男人胡搞一次,和姐夫站在同一道德高度,然后呢?
如果姐夫把逢场作戏变为外宅,你又如何应对?
也找一个情人,和姐夫各玩各的?”
稍稍停顿,冼耀文接着说:“阿姐,脑子不要发热,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就从姐夫三天没回家开始想,在你心里,这件事到底有多严重,能不能迈过这道坎。
你搞得我很尴尬,我先走了,宝树回来跟她说一声,我会过来吃晚饭。”
说完,冼耀文立马起身走人。(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15/15312/111103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