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2章 以前的演员VS现在的演员
{以前的演员和现在的演员对比,区别在哪?}
决定好要保管好财物的祖辈们,看到这个标题还有些疑惑,只是他们也没疑惑太久。
因为这个帖子里,已经有一大堆孩子给他们解答了。
{网友一:以前的演员,业务能力就不说了,颜值也能打,现在的多是资本家的丑孩子,丑就算了,业务能力也不行。
要问年轻的一辈新人,谁长得好看,我想不出来}
祖辈们:...
看得出来,这娃心里的积怨已深。
想到刘晓希给他们看过的哪些电视剧,祖辈们依旧疑惑,他们感觉里面的人物都长得挺好看啊。
不过刘晓希也实时给他们解答了,她给祖辈们看的剧,可都是以前的经典影视剧,近几年的剧她都没看过,自己都不喜欢,更不可能给祖辈们看。
弄清楚后,各朝人士也算明白了。
曹雪芹脑子里瞬间就想到了两版黛玉,单从容貌看,新版的他别说看了,根本接受不了。
“抛开人物的外貌,选角也不能差太多了。”
既然说到了演员对比,刘晓希也不慌不忙的给祖辈们找了一个视频看。
其实网上的对比视频很多的。
在这个视频里,就是以前的古装美女VS现在的古装‘美女’。
祖辈们的审美和后世自然没什么区别,视频里的美女虽然都美,但层次不一样,一眼就看得出差别之大。
即便是帝王们也不得不承认,视频里以前的女演员,比他们后宫的妃子漂亮的很多。
至于现在的新人演员,虽然也漂亮,但却显得有些乏味,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千篇一律。
看得多,自然就审美疲劳,感觉没意思。
看完女演员对比,刘晓希又搜了个古装男演员对比的视频。
视频里,依旧是以前的男演员VS现在的男演员。
当古代男演员们出场时,各朝代的人们眼睛都亮了亮,有翩翩贵公子型、儒雅书生型...
大姑娘小媳妇们都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
等现在的男演员带着自己的扮相角色出场时,好吧,差距还是蛮大的。
祖辈们也算是弄明白了,为什么后世人会吐槽,以前的演员真的是美得各有千秋,不管男女都有极为出色的容貌,演出的人物也不违和,至少演古代的戏码,祖宗们接受度还挺高。
{网友二:以前的演员颜值能打、气质也好,各种类型都有,很容易让观众有一种一眼万年的感觉。
但现在的不一样,就像是流水线上生产的,毫无辨识度,不是说不好看,而是分不清谁是谁,看过就忘了}
祖辈们很能理解,因为刘晓希又找了一张照片给他们看。
照片上有几个美女,每一个都是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小V脸,五官都精致,好看也是真的,但各朝人士是真分不清谁是谁。
这一刻,祖宗们悟了,原来这就是流水线生产啊。
好看、但没有特点,这的确很容易让人忽略。
百姓们都在赞叹,“之前我们看的那些剧,每一个演员都好认,特别是七仙女,各有各的美,小龙女也好看,那通身的气质简直美极了。”
古代戏曲家们很惋惜,“一味的追求完美,反而失去了自身该有的特点,不值得。”
......
{网友三:以前都是百花齐放,称‘青衣’、然后称呼‘花旦’,到现在称呼‘小花’。
业内都知道现在的新人演员的演技和颜值撑不起来}
祖辈们除了叹息,也不知道说什么。
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按理说只会越来越好,怎么还越来越差了呢。
老祖宗们搞不明白,不过以前的那些经典影视剧就够他们看的了,所以感慨一番,也不在意了。
刘晓希想了想也给祖宗们介绍了下现在的娱乐圈的情况,光是进入娱乐圈很挣钱,就足够让祖辈们惊得立在原地。
“...我之前在网上吃瓜,看有娱乐圈的行业人士透露,在限薪令前,一线演员一部戏的片酬大致是一个亿,一线到二线的片酬一般是5000W-8000W,三线演员的片酬多是100W-1000W不等。
在限薪令后,一线演员的片酬不超过5000W,但实际上就不清楚了。
娱乐圈很赚钱,这也导致很多人蜂拥而上...”
光幕下
祖辈们心里泛起惊涛骇浪。
演出一部戏就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收入,这如何不让人震惊。
就说古代,老祖宗们的时代,艺人是个什么身份,那都是不被人看得上的,结果在后世竟然如此赚钱。
怪不得了,很多人此刻也找到了原因,不管长成什么样都想去试试,因为赚钱。
只是古人们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在后世能给艺人开那么高的片酬。
民间也好、朝堂也罢,都针对此事议论纷纷。
不支持的人众多。
百姓们没办法理解,要知道,后世那些早出晚归上班工作的孩子,多数人的工钱一个月都才几千块钱,几千万简直是天文数字,多少人累死累活一辈子都无法赚到的钱。
孔夫子消化了半天,才把这个消息消化干净,如果娱乐圈那么赚钱,就意味着很多人想挤进去,这孩子们还会好好学习吗?
帝王们也想不明白,限薪后都有五千万收入,这个数额太庞大了。
嬴政想不通,只是觉得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后世多了解一点。
刘彻也不是很懂,这个娱乐圈比他赚钱都容易,想想之前缺钱打仗的日子,都要计算着找桑弘羊好好商量,结果后世一部戏就能得到几千万,这妒忌啊。
诸葛亮和荀彧聊着天,边分析着,时而摇头、时而点头。
朱元璋还惊愕的转头问马皇后,“几千万啊,妹子,这太吓人了。”
马皇后看了老朱一眼,眼里的惊讶不比丈夫少。
......
民国
先辈们表情不太好,这种情况是他们没想到的,也是大家明显不愿意看到的。
一时间,到处传来讨论的声音,也许最初是为了让艺术界百花齐放,但这发展超出了预料。
该记的记下,后世踩过的坑,肯定是不能再出现的。
刘晓希说完就点开了下一篇帖子。
她虽然不清楚祖辈们的反应,但的确是想给先辈们提个醒,等赶走侵略者后,东大肯定要发展的,关于艺术界,发展归发展,但薪酬一定要注意。
{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子的?}
看到这个新帖子,小部分人还在讨论艺人的薪酬,大多数人则是看了过来。
清末民国的人对太平天国知道的相对多一点。
前面那些朝代虽然以前听过,但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最后这些太平天国的领袖阶级内部腐败,结果逐渐走向了失败。
清朝的康熙乾隆这些皇帝,也想多了解一点太平天国的事情,这些内容和他们大清息息相关。
{太平天国,从1851年建立,到1864年结束,历时14年,是世界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
随着鸦片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两广百姓陷入饥荒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轰轰烈烈的起义爆发。
洪秀全是粤省人,他多次参加科举,结果都落第了。
1851年,他领导发动了金田起义,定国号太平天国。
‘太平’有安居乐业的意思,洪秀全将‘太平’作为思想目标}
各朝老百姓看得很认真,首先这是一个农民战争,和他们关系很大,其次,这还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农民战争,怎么会不受百姓关注呢。
很多人都把手里的事务放一放,打算先好好看看。
因为谁也不会保证以后不会发生农民起义。
百姓们是想了解、总结里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清末的起义军。
帝王们是想多了解后,总结经验教训,减少起义的发生。
道光年间
此时还没改名的洪秀全,看着光幕有些打鼓,因为这个人跟他不光是祖籍一样,同样都是多次科考落榜。
这很难不让洪秀全多想。
皇宫内
道光帝一下子知道了好几个信息,起义从金田爆发,他肯定是要派人去这里查,而且洪秀全这个领导人是粤省人,范围一下子缩小了。
{太平天国建立后,洪秀全很快就分封了诸王。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同时,太平天国还建立了自己的官制、礼制、军制,推出了自创的太平天历。
1852年4月,太平军北上攻克桂林,南王冯云山在战斗中重伤而亡。
8月份,西王萧朝贵进攻长沙,攻城时战死。
长沙在太平军三个月的围攻下依然坚守,最终太平军撤出,继续北上...}
一下就死了两个王,百姓们还挺唏嘘。
各朝将领倒是没有小看太平军,作为农民起义军对抗朝廷的正规军,还能一路打到南京去,这点就够厉害了。
要不是后期太平天国的领袖腐败,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
康熙有些庆幸,又有些不好受。
乾隆没有轻视,这从广西攻到南京,可不简单啊。
道光年间
道光帝捏紧的拳头又松开,把臣子们骂了一通,“这些废物…”
关天培看着光幕沉思,如今还未发生,如果自己这一世能避开死劫,遇到天平军自己会阻止吗?
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现在的起义军也不少啊。
林则徐也是一样的态度,即便用武力消灭了太平军,但依旧还会有一波又一波的起义军出现,况且不少汉臣都有变的想法。
清朝轰轰烈烈的起义如火如荼,起义军们看着光幕,就像是指路的灯塔一样。
也许这一世不一定有太平军,取而代之的也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军。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和清廷开始了正式的对峙局面。
太平军北伐到天津,可惜被清军围困。
清廷对太平军大规模反击。
1856年,随着太平天国领袖之间的嫌隙增加,诸王开始争权夺利,史称天京事变。
北王韦昌辉率兵包围东王府,杨秀清被诛杀,他的家眷老小也未能躲过屠杀。
韦昌辉的暴虐激起了天京将士的愤怒,洪秀全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多人处死。}
杨秀清的死,之前各朝代也多多少少了解些,不奇怪。
就是一下子又死两个王,只剩下一个石达开,大家感觉这家伙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对此,不少时空还开启了赌局,不少人都在赌石达开死不死。
道光年间
傅善祥的父母一看到杨秀清这个名字,免不了又骂了一顿出气。
这么久以来,朝廷也没派人来捉拿他家,傅父傅母也放下心来。
傅父专心教导一双儿女,只是看到杨秀清,依旧会气愤。
此时的两广地区,有几个人心中都不平静。
名字叫做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的人,都有些不安。
他们不知道是不是同名同姓,但不管是不是同名同姓,朝廷万一来拿人怎么办?
尤其是韦昌辉,他家就在金田村,人名地名都对得上,那多半真是自己了。
顾不得想太多,现在是赶紧逃命要紧。
皇宫内
道光帝的确在派人去两广地区寻人,名字有了,那范围就小了,一个个排查。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推荐翼王石达开支持朝政,不过面对石达开,洪秀全也对他有猜忌,封自己的兄弟为王,牵制石达开。
只是最后还是因为被猜忌,石达开被迫率部出走。
此后,形势恶化。
清廷趁着太平天国内讧进攻。
石达开流转战斗于南方各省,但在1863年5月,在深入越西山全军覆没,被俘后在成都被杀,享年32岁。
在如今的桂省,有翼王亭、还有石达开纪念碑,都是为了纪念他所建的。}
各时空惋惜的人不少,主要是在太平天国的领袖班子中,相比之下,世人对石达开的印象更好些。
看到这里,随着一个又一个王死去,各朝人士已经看出太平天国坚持不了多久了。
乱世的时空,不少起义军都在借鉴太平天国的事迹,踩过的坑绝对不能走,尤其是最忌讳的内讧。
但这世间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了。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
7月,天京被攻陷,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出逃,但最终在江西被俘后处死。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即石达开的余部在黔省战败,自此,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看到这里,清朝皇帝们也没能放下心里的担心,也许历史上的太平军失败了,但这一世那么多的起义军,谁都说不准会不会又是一个太平军。
道光年间
洪火秀不淡定的站起身来,原本他心里不确定‘洪秀全’就是自己,但姓氏一样、年纪相当、同时粤省人、都科举落第了几次...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放在一起,谁敢说不是他自己。
现在考科举也别想了,还是抓紧时间离开才是真的,朝廷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去找最近的农民起义军投靠...
打定主意后,洪火秀也不耽搁,匆匆忙忙喊来家里人交代事情。
同样的,另外几个被光幕点名的人,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也在计划着跑路。
这一次没有一点准备,还是先投靠起义军为好。
他们的反应算是快的,道光帝的确在派人来,两广的地方官也不可能在得知消息后不管不问,否则事后肯定会被皇上追责。
其他时空的人们倒是不太清楚这个时空发生的一切,有人还在惋惜太平天国没能坚持住,也有人根据此事总结经验教训...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085/2330209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