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498 章 元朝和清朝

第498 章 元朝和清朝


在听了会儿七子之歌后,刘晓希继续带着大家刷帖子。

{为什么感觉网上对待元朝和清朝的态度区别比较大?}

清朝皇帝们:...

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该不会后世人对元朝的态度更好吧?

相比清朝皇帝的郁闷,元朝忽必烈就很好奇了。

“什么态度啊?咱大元比清朝应该要好很多吧。”

各朝代的人现在对清朝也算是知道的比较多,但先秦汉唐宋这些前面的朝代,对元朝的了解相对要少一些,自然也不清楚后世人对两个朝代的态度区别。

{网友一:元朝的文人可以讽刺朝廷、讽刺皇帝,哪怕被人举报到皇帝面前,皇帝听了也不在乎。

“诗人吟咏性情,不可诬告以诽谤,倘使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

能看出来元朝的文化政策是相对宽松的。

你文人爱说啥都行,按时交税也懒得搭理你。

至于清朝,别说文人敢讽刺朝廷了,就算你有讽刺的嫌疑,哪怕是捕风捉影,那也会被抓起来处置。}

元朝之前的朝代,突然感觉元朝对文人还挺宽松的。

这下大家也算是弄明白了,就说言论自由这块,比起清朝可不要好上一点半点儿。

忽必烈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朵附近了,“这是当然,让人骂两句还能掉块肉不成?”

想到清朝的文字狱,忽必烈眼里有些嘲讽,“朕比起清朝那是相当宽松,即便用高压政策让别人住嘴,但别人心里难道就服气?”

真金闻言赞同不已,“父汗说得是,真正心胸宽广的人,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

也就是清帝不知道忽必烈父子俩说的这些话,不然只怕气得够呛。

但看到这个后世人的回答,清朝皇帝们也郁闷,只怕其他朝代对大清的谈资少不了。

即便清朝百姓不敢说,但其他朝代他们真管不着,即便真有管的可能,大概也要被那些朝代的帝王怼一顿。

鄂尔泰想到他的侄子和门生,不就是因为捕风捉影的诗被乾隆抓住了把柄?严格说,只要是他们这些权臣,最后不是自己、也会是家族遭到清算。

这一楼堆得很高,刘晓希也点开评论给大家看。

【明朝建立后,都还有大量江南士大夫怀念元朝】

宋朝皇帝们有些扎心。

不过这条评论却让忽必烈心花怒放,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哈哈哈,那些家伙不枉朕对他们不错。”

看他爹心情好,真金也是借此机会提到了一些汉法改革,忽必烈如今也偏向儿子这边了。

【元朝的军事实力排第一,清朝的文字狱就是登峰造极,尤其是乾隆时期,思想控制非常极端】

忽必烈对后世这些小娃娃夸他们大元还是很满意的,虽然王朝周期律避免不了,但他也希望这一世大元能坚持久一点,九十年实在太短了,都不够看,看来真的要改变一些政策。

元朝皇帝是高兴了,但另一头的清朝皇帝们都很不痛快,现在相当于是被架在火上烤。

特别是乾隆,他总感觉现在不光是后世议论他,只怕民间,甚至其他朝代骂他的也不少。

他想的倒是没错,在前面那些朝代君王们的眼里,这乾隆实在是小心眼儿。

【元初很多诗歌怀念南宋,文人墨客们相互讨论欣赏,结果人都没事儿,可能是因为那些蒙古贵族对文化没兴趣,只要你按时交钱就行了】

不光是忽必烈父子,元初这些蒙古官员们现在也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是真不在意这些玩意儿。

真金还感慨了一番,“思念故国,人之常情,若是对故国一点感情都没有,反而是铁石心肠之辈。”

其他朝代了解到这些的观众,现在对元朝的态度也转好些了。

虽然宋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记仇。

【元朝那是武力带来的自信,不光是横扫中原,是一路往西平推,见谁打谁,制度也有一定的先进性】

这一路看下来,给忽必烈都感动坏了,“难道今天是什么好日子不成,我大元也有人夸了。”

真金:...虽然他内心也很高兴。

秦汉唐宋这些朝代,现在也猜得出来蒙古大军的确厉害,不然之前不会有提到他们横扫欧洲的事情。

刘彻羡慕了一丢丢,他也想以后拥有这样的军队,一路横扫到欧洲去。

【元人对治理国家的理解就是圈地放牧、收税,其他的你爱干啥干啥,造反也行,你打得过我就可以】

这种作风还是让各朝代有不少人欣赏的。

现在各朝代人们也都清楚,元人在军事上的实力是真牛掰。

以实力说话,像秦皇汉武这些君王还是欣赏的。

只是宋人们有些泄气,因为论军事实力这块儿,的确是元人比他们牛。

赵匡胤咬咬牙,很快大宋军队就可以出发北伐了,正好是检验实力的时候。

【我记得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还和大臣们讨论元朝,说元朝败在宽仁】

这话说的让忽必烈父子俩都懵了。

“难不成朕要严刑峻法?可这不也容易给民间逼反了嘛。”

忽必烈不能理解,但这话他又不得不重视。

真金思索了会儿说道:“应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现代时空

刘晓希也在解释道:“元朝末年是很混乱的,不光是政治腐败、皇位继承混乱导致权力斗争频繁。

加上连年战争、天灾等导致经济崩溃、社会动荡;

此外还有民族矛盾等多重危机叠加,多重因素这才造成了元朝的亡国。”

各朝人士边看边点头,现在就连百姓们都知道,这王朝的末年一般也就伴随着这些问题。

忽必烈心情沉重的记下这些关键内容,他要是不想再亡国那么早,这些问题该解决的都要解决好,儿子也要好好给他活着。

{网友二:因为封建残余势力太跳了。

就单说一个,04年,某个地方搞了个庆祝满清入关360周年。。。}

各朝人士:??

第一次听说的各朝人士,都惊呆了。

民国的先辈们也困惑不已,这是个什么操作??

这一楼,留言也堆砌有几百层高,祖辈们也看到了这些评论,很多孩子也很惊讶诧异,显然也是第一次知道。

清朝皇帝们尴尬的不行,他们大致扫了一眼这些留言,基本上都是骂的,根本不敢看。

明朝皇帝们和清朝有仇,嘴里自然没好话。

朱元璋“呵呵”了两声,“怪不得说跳,后世都建立多少年了,还有人想要搞这一套。”

朱标有些猜测的说,“爹,历朝历代亡国,皇室基本上都被屠戮了,兔子很善良,不做这些事。”

......

{网友三:因为电视剧里都是说清朝怎么的昌盛繁荣,皇帝偶尔还微服私访儿女情长。

但现实情况是,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清朝还在闭关锁国、搞文字狱愚民,从道光时期就割地赔款...}

这事情,各朝代也是知晓的。

不光是后世人不满,前面哪个朝代都不满,因为近代史上遭遇的那些,实在是让人没办法不气愤。

可以说,一说到这个,祖宗们就来气。

民国父老乡亲们是最生气的。

康熙不知道这所谓的‘微服私访’的皇帝是不是自己,但就是感觉臊得慌。

雍正也不知道是指的他阿玛、还是说的他儿子,唉。

乾隆的脸上也是黑红黑红的,后世人也不是乱喷,有些是实话。

{网友四:虽然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元朝对文化上基本都不怎么管,所以出现了元曲,和唐诗宋词并列成为历史的瑰宝。

像我们熟知的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都是元曲代表人物。

且元朝时期还涌出很多画家书法家,艺术承宋很繁荣。

如果真的要穿越,去元朝问题也不大,官府懒得管你,收税也主要是商业税,其次是宋朝,混到士大夫阶层还是很爽的,虽然草民的生活也不咋地}

虽然这条评论没有提到清朝,但清朝皇帝们又不傻,自然看得出来这意思摆明了就是说元朝更好。

乾隆还有些不服,他们大清不是还有那叫曹雪芹的嘛,写了个四大名著之一。

不过他的想法,曹雪芹可不知道,他正看光幕看得津津有味。

其他朝代的人也在对元曲感兴趣,看说到穿越,各朝人士却是摇头摆手,老祖宗们还想去后世呢。

宋人们也不觉得来他们的时代有多好,即便可以混个官当当,但也不见得有后世人的小日子舒坦。

苏轼就深有体会,他那是心态好,不然被贬到处跑,坐马车骨头都要散架了。

时不时还要担心被政敌阴一下。

元朝

忽必烈担忧亡国的心情,在看到这条评论后又转好了,‘元曲’这玩意儿,地位都能和唐诗宋词并提了,还带着他们大元的国号。

“这些文人还是有擅长的地方嘛。”

关汉卿的脸上也有些惊喜,“元曲四大家,那我的那些作品是不是也传到后世了。”

正在和友人们小聚的马致远,也意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有些彷徨,“这真是我吗?”

郑光祖和白朴也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以这种方式名垂千古,这是之前万万想不到的。

和祖辈们刷了会儿帖子,刘晓希也打开了短视频。

{与妻书欣赏}

与妻书是什么,虽然古人们不清楚,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都在继续往下看。

这封信很长,各朝人士一边听着视频里的朗读声娓娓道来,一边也不耽误手头的事情。

信中字里行间的深情除了懵懂的孩童外,祖宗们都听得懂。

只是内容过于沉重,让很多人都感觉到有一股悲伤涌上心头,连手里干活的动作都慢了。

这是一份情书,除了普通情书中传达的绵绵爱意外,有对家人的不舍,还有对拯救家国的意念,一个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彷佛出现在世人眼前。

看着这封信,姑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各朝代的年轻人也红了眼眶。

军营中一个小兵说道:“看得出来,他一定很爱自己的妻子,可是在家国大义面前,还是选择了大义。”

一教书先生交口称赞,“这封信写得很好,由儿女情长上升到了家国情怀,立意更高,可惜写这封信的人只怕是,唉。”

姑娘眼里含泪,“不知道他的妻子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会有多难过,他们夫妻的感情一定很好。”

......

因为信很长,等视频结束,刘晓希也解释下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方便祖宗们理解。

“‘与妻书’,是一位清末革命烈士写给妻子的绝笔信。

当时他才24岁,不论是对国家、家人还是妻子,都有一颗饱含深情的心。

只是他也死在了正风华正茂的年纪。”

古人们纷纷了然,他们早就猜到了,这封信是民国时代的产物。

如果说,以前对民国孩子的认知比较单一的话,那现在却从这封信里,看到了更为立体饱满的他们。

诸葛亮抬起衣袖擦了擦眼睛,“牺牲吾身与汝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说的真好,他们为了九州大地的繁荣牺牲太多太多了,这不是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人。”

范仲淹感慨万千,“舍小家为大家,对于他们来讲,或许为劳苦大众谋福利,才是最高的信仰,在家国面前,私人的感情只能先放下了。”

岳飞朝着光幕抱了抱拳,“虽然没有见过这些孩子,但他们的精神和勇气,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岳云也是满眼佩服,“他们承担起了天下重担,这种人我岳云佩服。”

......

民国的人们也不是谁都知道这封信,但不少人却从这封信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有大多人为了革命事业牺牲,或是家人被杀害,或是不能和家人团聚。

对他们而言,生命自然很珍贵,家庭也很重要,但国家更重要。

现代时空

刘晓希还在继续说道:“...他是一个无神论的革命者,但如今却希望死后真的有鬼,可以和妻子相依。

他的妻子在收到这封信后,一度活不下去,是她的公婆跪在她面前,请她为了孩子坚强起来。

只是两年后,他的妻子还是因为悲伤过度郁郁而终。”

内容太悲伤了,刘晓希也说不下去了。

祖宗们听得也郁郁寡欢,心情也好不了一点。

之前有人在猜烈士的妻子会不会坚强活下去,但对丈夫深厚的感情,还是让她去找丈夫了。

民国

很多妇女哭得痛彻心扉,不光是哭这两位主人公,也是在哭自己。

有人的未婚夫死在了战场上,也有人的丈夫去了前线音信全无。

在这个时代面前,太多的生死别离上演。

战士们有人会写字的也会为家里写书信,但不是谁都会写字,多是惦记家中亲人的,但不会写字也没办法,只能默默将对家人的牵挂放在心里。

从这个令人伤感的内容离开,新视频稍微让人打起些精神来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2/2085/241105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