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的故事里有你最新文章 > 第659章掏心掏肺

第659章掏心掏肺


张玉梅和老伴李建国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墙上的钟敲了十下。这是儿子一家搬去新房的第三个月,屋子里安静得让人心慌。

“你说,咱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张玉梅突然问,手里无意识地搓着围裙角。

李建国从报纸上抬起头,“又胡思乱想了不是?儿子媳妇过得好,咱们该高兴。”

张玉梅没接话。她想起上周去儿子新家,媳妇小雅正在拆快递,是她惦记了好久的那套昂贵护肤品。看见公婆来了,小雅匆匆把东西收起来,表情有些不自然。

“妈,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儿子李文闻声从书房出来。

“路过,就上来看看。”张玉梅撒了个谎,其实她是特地炖了媳妇爱喝的玉米排骨汤送来的。

小雅接过保温壶,礼貌地道谢,然后继续低头看手机。张玉梅注意到茶几上放着她上次给孙子的玩具火车,已经缺了一个轮子。

回家路上,张玉梅一直没说话。李建国劝她:“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咱们少操点心。”

可是怎么能不操心呢?张玉梅想起三年前,儿子刚结婚时,她和老伴毫不犹豫地拿出全部积蓄,为小两口付了新房首付。那时小雅拉着她的手说:“妈,谢谢您和爸,我们一定会好好过日子。”

后来孙子出生,张玉梅提前办理退休,全天候伺候月子,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小雅说想吃酸的,她跑遍半个城市买最地道的酸辣粉;小雅说夜里孩子吵,她就把婴儿床搬到自己房间。

那时虽然累,但张玉梅心里是甜的。直到有一次,她无意中听见小雅和闺蜜视频:“哎,我婆婆也就这时候能派上用场了,等孩子大点还是得保持距离。”

张玉梅站在门外,手里的热牛奶渐渐凉了。

第二天,她还是照常早起做早饭,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但心里那根刺,就这么扎下了。

孙子满周岁时,老两口又掏出积蓄给孩子买了教育基金。小雅收到存折,开心了不到三天,就说同事家婆婆直接送了辆进口婴儿车。

“咱们是不是给得不够?”夜里,张玉梅问老伴。

李建国叹气:“有多少给多少吧,尽心就好。”

然而尽心并不总能换来真心。上个月,张玉梅腰椎病犯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小雅带着孙子来看她,坐了一会儿就说孩子要睡午觉,匆匆走了。倒是邻居赵阿姨天天来送饭,帮忙买菜倒垃圾。

“小雅工作忙,理解一下。”李建国总是这句话。

张玉梅不再说什么,但心里的失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她开始留意到,每次他们给钱后,小雅会亲热几天,然后很快又恢复原样。他们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媳妇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连一句“辛苦了”都说得敷衍。

最让张玉梅伤心的是孙子两岁生日那天。老两口花三千多买了辆高级儿童车,小雅拆开礼物后却说:“哎呀,这种车其实不实用,我们本来想买另一种的。”

那天晚上,张玉梅破天荒地失眠了。她想起自己的婆婆,那个总是板着脸的老太太。当年她嫌婆婆管太多,现在却轮到媳妇嫌她给不够。这世上莫非真有什么轮回?

转机发生在一个周六。张玉梅去参加老同学聚会,听到赵阿姨的女儿说起自家婆媳关系。

“我妈现在想开了,该跳广场舞跳广场舞,该旅游旅游,反而我嫂子现在经常主动叫她来吃饭。”

另一个老姐妹接话:“就是这么个理儿!婆婆太掏心掏肺,媳妇反而觉得你上赶着。稍微远着点,她倒知道往前凑了。”

张玉梅听着,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起这些年的种种,突然明白了什么。

回家后,她破天荒地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儿子家打电话问需要什么。第二天,她和老伴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还订了去云南的旅行团。

第一个周末没去儿子家,小雅打来电话:“妈,这周不过来吗?宝宝想爷爷奶奶了。”

张玉梅平静地说:“我们报了个班,周末要上课。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小雅才说:“那好吧,你们注意身体。”

挂掉电话,张玉梅心里莫名轻松了些。

旅行出发前,张玉梅给儿子家送去一些自己做的小菜,但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包小包地带东西。小雅看到婆婆只拎着几个保鲜盒,眼神有些惊讶。

“妈,你们要去多久啊?”  “半个月吧,赶在雨季前去看看。”  “那...宝宝会想你们的。”  张玉梅笑笑:“半个月很快的,你们也趁机过过二人世界。”

她没像以前那样事无巨细地交代孩子的注意事项,也没留下生活费。走出儿子家时,张玉梅第一次没有回头。

云南的蓝天白云让老两口心情舒畅。张玉梅破天荒地没有每天往家里发照片,只在朋友圈分享了几张风景照。奇怪的是,小雅反而每条都点赞,还评论:“爸妈玩得开心!”

旅行回来后,张玉梅没有立即去儿子家,而是先把照片整理成册。第三天,小雅带着孙子来了。

“宝宝一直吵着要见爷爷奶奶。”小雅说着,拿出一个盒子,“这是同事从国外带的保健品,对腰椎好,妈你试试。”

张玉梅有些惊讶,这是媳妇第一次主动给她买礼物。

那天下午,小雅居然破天荒地帮忙做了晚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菜。吃饭时,她说:“妈,你不在这些天,我才发现带孩子这么累。以前真是辛苦你了。”

张玉梅的眼眶突然热了。她低下头,假装被米饭呛到。

后来,婆媳关系奇迹般地缓和了许多。张玉梅不再事无巨细地过问儿子家的生活,反而小雅会经常打电话来请教问题。她不再大包大揽地给钱给物,但偶尔给孙子买件衣服或玩具,媳妇反而会真心地道谢。

一天下午,赵阿姨来串门,惊讶地发现张玉梅在家插花听音乐,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在儿子家帮忙带孩子。

“想通了,”张玉梅笑着说,“血缘是先天绑定,婚姻只是后天合作。我把媳妇当闺女期待,就是自找烦恼。现在好了,保持点距离,反而处得更自在。”

赵阿姨若有所思:“是啊,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咱们这把年纪,先把自己过好,才有余力照亮别人。”

窗外阳光正好,张玉梅眯起眼睛。她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婆媳之间最好的距离,就是一碗汤的距离——端过去还不会凉的距离。

原来,真心不必掏出来给人看,放在那里,该看见的人自然会看见。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3604/3604108/111105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