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如火如荼
“咱们之前设计的苏绣台灯灯罩,玉兰花的花瓣用普通‘虚实乱针绣’虽然也好看,但如果用这种‘缠针绣’变体针法,花瓣的层次感和光泽度肯定会更好,也更有独特性。”
赵磊则带着几位“青苗计划”的学员,和沈师傅一起研究这些老针法的可行性。
他们找来和老绣片材质相近的真丝面料,尝试复刻“晕色绣”和“缠针绣”变体针法。
一开始,学员们屡屡失败,要么针脚控制不好,要么色彩过渡生硬,要么丝线缠绕的力度不对。
沈师傅也皱着眉头,反复尝试:“这种针法确实太难了,比我学过的任何一种苏绣针法都要精细,对绣娘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徐佳莹也加入了尝试的行列,她凭借着小时候跟着姨婆学绣的功底,加上对丝线特性的了解,慢慢找到了一些窍门。
“绣‘晕色绣’的时候,手腕一定要稳,针脚要短而匀,换线的时候要在纹样内部接头,不能留在表面。”
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而且丝线的拉力要一致,不能有的紧有的松,否则色彩过渡就会不自然。”
在徐佳莹和沈师傅的指导下,学员们逐渐掌握了技巧,虽然绣出来的效果还比不上老绣片,但已经有了几分神韵。
赵磊则在一旁记录制作时间和材料损耗,核算成本:“按照现在的熟练度,绣一块巴掌大的‘晕色绣’面料,需要一位熟练绣娘花费3天时间,材料成本加上人工成本,一块面料的成本大约在200元左右。”
“如果运用到产品上,产品定价肯定会偏高,但考虑到这种针法的稀缺性和文化价值,应该还是有市场的。”
周慧召集大家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如何将这些失传针法运用到“苏州记忆”项目中。
“这些老绣片是咱们的宝藏,里面的失传针法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不能浪费。”
周慧说,“我建议专门推出一个‘古绣新生’系列,将这些失传针法运用到围巾、手帕、香囊、装饰画等产品中,每一款产品都附有一张详细的卡片,介绍所采用的针法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了解传统工艺的知识。”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王丽立刻表示支持:“这个系列定位高端文创,既符合失传针法的稀缺性,又能提升‘苏州记忆’品牌的整体格调。”
“我已经联系了几家高端文创商店和线上奢侈品平台,他们都对这种有文化底蕴、有独特性的产品很感兴趣。”
邢梦洁也兴奋地说:“我已经想好宣传思路了!我们可以拍摄一系列‘失传针法重生’的短视频,记录我们研究老绣片、复刻针法、设计产品的全过程,再邀请姨婆出镜,讲述老绣片的故事,肯定能吸引大量关注。”
接下来,团队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古绣新生”系列的设计。
陈阳负责纹样和色彩设计,他从老绣片中汲取灵感,设计了莲花、玉兰、云纹等一系列简约而典雅的纹样,色彩上以浅色系为主,突出针法的细腻和面料的质感。
对于“晕色绣”,他设计了一款云纹缂丝围巾。
围巾的主体采用缂丝工艺,织造出水波般的纹理,云纹部分则运用“晕色绣”针法,采用浅蓝、浅紫、米白三种颜色的丝线,实现色彩的自然过渡,看起来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柔和飘逸。
“缂丝的肌理感和‘晕色绣’的柔和色彩能形成很好的对比,而且围巾的尺寸较大,能充分展现‘晕色绣’的魅力。”陈阳解释道。
对于“缠针绣”变体针法,他设计了一款莲纹苏绣手帕。
手帕的边缘采用“缠针绣”变体针法绣出简洁的莲纹,花瓣的脉络清晰可见,立体感十足,手帕的中心则用“打籽绣”绣出小小的莲蓬,点缀其间,既精致又不失雅致。
林梦柔负责产品的形态设计,她将围巾的尺寸设计为180cm×30cm,适合多种佩戴方式。
手帕的尺寸设计为30cm×30cm,边缘采用滚边工艺,增加耐用性。
同时,她还设计了配套的包装,采用蓝印花布面料制作包装袋,上面印着对应的纹样和针法名称,既环保又有特色。
赵磊则负责工艺落地和成本控制,他与沈师傅协商后,决定挑选5位技术最熟练的绣娘专门负责“古绣新生”系列的刺绣工作,沈师傅亲自把关质量。
缂丝部分则由沈师傅的徒弟负责,确保缂丝的工艺质量。
同时,他还优化了生产流程,将部分准备工作,如面料裁剪、丝线整理等,交给学员完成,提高生产效率。
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姨婆也成了工作室的“常客”。
她每天都会来看看大家的进展,偶尔还会亲自示范针法。
有一次,学员们在绣“缠针绣”变体针法时,总是掌握不好丝线的捻转力度,姨婆便拿起针线,坐在织机前,手把手地教他们。
“捻线的时候,手指要轻轻用力,转半圈就够了,转多了丝线会打结,转少了没有光泽。”
她的动作缓慢而精准,每一针都恰到好处,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看到学员们的进步,看到失传的针法在年轻人手中重新焕发生机,姨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以前我总担心这些老手艺会断在我们这一代,现在看到你们这么用心,这么努力,我就放心了。”
姨婆感慨地说,“这些手艺就像种子,只要有人愿意浇水、施肥,就一定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徐佳莹则一边参与产品研发,一边开始整理《苏州古艺:那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的书稿。她将拜访手艺人的经历、传统工艺的技艺要点、老绣片的研究心得都写进书中,还配上了大量的照片和手绘插图。
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苏州传统工艺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096/4096342/502522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