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综影视:从在甄嬛传当皇子开始 > 第7章 知否7汴京飞滴找蓝翔

第7章 知否7汴京飞滴找蓝翔


在官家看来,五百匹战马也比不上玉郎的名声重要。

更何况,宋辽和平,没有战事,没必要为了战马折腰。

官家愁得胡子都要撸秃了,心里想着一定要替玉郎摘掉象征蛮夷的耳环。

只要不传出去,再过几月那耳孔也长严实了,谁也不会知道。

就算传出去了,还好玉郎年纪小,就说是可恶的契丹人欺骗孩子穿耳。

其实大宋境内也有少部分百姓一直保留着穿孔的习俗。

东南沿海的疍民,男孩幼年就会穿单边耳孔,悬挂铜钱或鱼骨,认为水鬼畏金,以防水厄。

岭南百越族群认为给孩子穿耳洞能迷惑鬼神,觉得这孩子是残疾的,不值得再害,即是“破相辟邪”。

但这些习俗一直被士大夫批评是悖逆礼教,惑乱黔首,乃蛮獠之风。

之前就有案宗,泉州汉人控告疍民诱骗他们的孩子打耳洞戴耳环,要求官府彻底抹掉这习俗。

这事了结问题不大,官家就怕那孩子死犟,信了耶律洪基的鬼话。

但其实,齐霖一只小狐狸,又在现代活过,根本不在意一只耳环。

名声?诶嘿,他就不要脸,他就刁蛮,他就不讲理,怎么了,你打狐噻。

至于耶律洪基撒谎,不履行承诺,那就怪不得他去大辽走一趟,拐他们家的马了,到时候是多少匹,狐狐怎么知道呢?

正如官家所料,那小小的人儿甚至觉得那枚耳环好看,不肯摘下。

溜着满宫内侍跑,上房可揭瓦,下地能钻洞,滑不溜秋,捉也捉不到。

……

齐霖坐在高高的房顶上,金色的瓦片犹如被夕阳染就的水波,平静地载着他。

顾廷烨从楼下窗口探头,看见他在上面,攀着窗沿就爬了上去,灵活得像只长臂猿。

“玉郎,好雅兴啊,郡主娘娘要是知道了,高低得给你一顿板子。”

齐霖扶了他一把:“我娘才舍不得打我呢,今日这么晚了,你怎么有空进宫?”

顾廷烨眼中闪过一丝羡慕,状似不在意笑道:

“还不是官家说宫里的御猫爬到屋顶上下不来了,让我这招猫逗狗的人过来看看嘛。”

顾二从小习武,一举一动间都带着一种推来旋去的力道,像戏曲武生一般,有韵,精神。

“二叔,你不用担心,我又没干什么,不过看看汴京的落日罢了。”

他说话一顿,指着天上的黑点,笑道:“瞧,我的外卖来了。”

什么外卖?

顾廷烨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两只翼展五尺(一米六)的巨鸟朝他们的方向呼啸而来。

白毛点黑的花色,弯钩似的鸟喙,这么直直地撞过来,仿佛轻轻一掠就能撞折人的半边肩膀,寻常人都要吓得拔腿就跑。

但顾二从小胆子就大,还饶有兴趣地眯着眼,试图看得更仔细,可瞳孔都还没聚焦成功,那巨鸟已经蹿到身前。

翅膀带动的风浪差点将他从屋顶上掀下去,还是玉郎拽住了他。

只见那两只大鸟脖子上各挂一个写了字的木牌。

一曰“芥辣烧鸡一份,麻腐鸡腿一份,酥香鸡馔一份,梅酱炙肉一份”

二曰“槐叶冷淘一碗,酥酪樱桃碗一,金银炙焦牡丹饼两只”

显然两只大鸟是兵分两路,一路去了最会做鸡的王记,一路去了卖小食糖水的张记铺子。

那鸟粗壮尖利的爪子上各抓着一个食盒,稳稳地放在梁顶上。

看得顾廷烨眼冒金光,一副“你是天才吧”的目光,瞠得哎呀哎呀赞叹了好几声,才大笑道:

“听闻官家将一对海东青都赐给了你,你竟用他们来跑腿!”

“你是怎么训的,它们怎么这么听话这么聪明?”

齐霖打开食盒,做手势邀请顾二一同享用:“那是他们本来就很聪明。”

又有他的灵气滋养,自然就更聪明了。

他想起了在甄嬛传世界里,他训的海东青空战队,在空中投掷炸药包,简直是降维打击。

嘿嘿,不如派这两只海东青飞回大辽,西夏,再拐几只猛禽回来。

战马越过边境很难,但鸟非要往大宋飞,这他们拦得着么。

到时候,可不就是“外卖服务哪家强,汴京飞滴找蓝翔”啊。

齐霖点点头,好玩儿啊。

“不愧是你啊,二叔,我光顾着自己享受了。”

顾廷烨啊?了一声,不明所以,他说什么了?

齐霖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他听,但顾廷烨只觉得是天方夜谭。

海东青这么稀有的鸟,让他们去送外卖也太屈才了,赚的那点子银子还没养鸟的花销大,这不亏本买卖么。

齐霖自然不是单为了赚钱,其实是想训一只自己的陆空战队。

马那边官家会出资,鸟,大宋可没有鸟政,自然得自己掏钱。

海东青得吃新鲜肉,一只鸟一年就能吃掉一百贯。

国公府倒是有钱,但平宁郡主肯定是不会准许他玩鸟这种不务正业的活动。

齐霖摸着爱鸟:“一只成熟的鸟就该自己养活自己。”

顾廷烨看着好笑,摇了摇头,不认为玉郎会成功。

两人坐在房顶上吃着美食,说着话,别有一番风味。

在大人够不到的地方,他们自由,无拘无束,没有规矩,没有隔阂,天地广阔,让人心境豁达。

顾廷烨一下子明白了玉郎为什么喜欢待在这里。

他侧头看见比自己还小七岁的孩子,那左耳上坠着一枚亮闪闪的金环,竟没有想劝说的意思。

官家让他来,原是看中他平时与玉郎关系不错,让他来劝玉郎摘环的。

但顾二看这小家伙自有主张,和他一样不忌世俗眼光,比古板老头儿们好玩多了。

“今日官家让我来劝你摘环,但我倒觉得,不就是一枚耳环么,如何就能分出人的高低贵贱了。”

“若说穿孔戴耳环就是蛮夷之风,唐朝时人们还穿胡服呢,更彰显大国海纳百川之量。”

顾廷烨正是少年叛逆时期,天不怕地不怕,一腔理想意气。

有着高权贵门耳濡目染的高傲尊贵和不经风霜的天真烂漫,像一颗青黄交加的橘子,坠在自己的天空。

晚霞的余光被他眼中的生机收尽,天色黯淡下来,可他不会发光,照不亮长夜。

只是默默采集太阳的光线在他这人窖子里酿成火热的酒,以浪荡封存,只待清醒的人清醒地喝。

顾廷烨也在看他,在他眼里,齐玉郎年纪虽小,心却不小。

他是梨花染白的月,平等地照着他这只恶兽的凶狠。

是杏雨浇淋的春,无边地漫过他这条洪水的浑浊。

旁人只见他顾二放浪形骸,惹是生非。

只有齐霖记住了他也曾对别人仗义疏财,暗施援手,夸赞他从没被人信任过的良善。

天色全然黑下,藏在四周的内侍们小心提着灯笼又在劝:“两位公子,快下来吧,夜凉。”

齐霖刚站起来,被顾廷烨抱着递了下去,他还邀功般洋洋道:“我今日于房顶上救下一孩童。”

齐霖知道他想听什么,毫不吝啬夸赞:“二叔,你是个好人,以后也会这么好吗?”

顾廷烨骄傲地叉着腰:“我一直都很好。”

其实顾二并不是一直都好,都说浪子回头,那也是真浪过,才能回头。

“听说,你把你表兄按进粪池,险些将人熏死?”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530/4530235/2305458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