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冥器
古玩是收藏界的一大门类,它包括古代的陶瓷,书画,玉器,文玩。就是古代的文房四宝,漆器等等。
但古玩和文物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的概念更大,比如说,刚刚从墓里挖出来的一个青铜器,它只能被称为文物,或者古董,而不能被称为古玩。
我记得一个老专家还曾在一档鉴宝节目中讲过,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玩”字。
民间普遍认为,从墓里挖出来的东西全是“阴气”,最好不要收藏,因为你根本镇不住。没镇住那就容易反噬,这是大忌讳。
古玩就有所不同了,它是一代代的收藏爱好者们一路“玩”下来的,这样的东西沾了“人气”,被“人气”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而且,它们不算冥器,因为它们大都没有被作为陪葬品使用。
接触这一行这么久了,我听说过很多关于收藏冥器引来灾祸的故事。
一年前还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个商人爱好收集各样古董,有次花大价钱不知从哪买了买了件青铜簋,也就是古人的盛饭工具。
买的时候就有人告诉过他,青铜器在古代属于国之重器,你必须有足够的、能与之匹配的东西才能镇住它,否则你就会被它反噬。
如果你是平头百姓,当然镇不住,那得是朝廷里的太师,或者皇帝,才能罩住它。
果然买回去之后不久,就遭了牢狱之灾。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听起来歪门邪道,但有它的一点根据在,虽然这根据咱也不知道,咱也没法查证。只是从前人传下来的一种类似于规矩的经验。
刚刚从墓里挖出来不久的东西,也就是“冥器”,阴气非常足,但是其中又不乏一些精美的、收藏价值高的东西。
某些达官贵人非常喜欢,他们会出钱来雇不怕死的人或者乞丐来佩戴这些东西,用活人身上的阳气来驱掉冥器上的阴气。
如果那个活人不幸死了,他们会换下一个人继续来“养”这个东西,直到这个东西最后完成“净化”。此法十分恶毒,令人发指。
所以说不定老学者他儿子就是因为戴了什么冥器,身上才有了那股尸气和阴气。
想到这,我忽然记起我们在这间藏品室里呆了有一段时间,把人老农民一个人晾在外边。
藏品也看得差不多了,我向赵伯提议要不先出去,“他还在外边等我。”
“这样啊。”我从赵伯的语气里扑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见赵伯这样,我赶紧说以后还有机会再来听你讲讲这些宝贝。
“好,下次来的时候提前通知我一声。我好备点东西,留你在着吃顿饭。今天就先这样吧。”
赵伯移开步子,领着我朝暗门走。
进来之后暗门就给关上了。赵伯在墙上摸索一阵,不知按了个什么东西,“吧嗒”一声,暗门又慢慢往两边开去。
照例让我走在前头,赵伯检查一番后才随我一起出去。
换了衣服拿出手机一看,好家伙,这在里面一待就待了两个多小时。我在里边看瓷器的时候可一点没觉得过了这么久。
“赵伯,你这衣服?”我挥了挥手上拿着的白大褂。
赵伯说就放那书桌上就行,待会他会收拾。
我这才把换下来的东西往书桌上一搁,快步往外走,实在是怕老农民等急了。
出门一看,老农民的头斜靠在沙发上,两手放在胸前,睡着了。
我走过去轻轻推了他一把,老农民立马惊醒了,从靠背上弹起来。
“小宁啊,你们出来了。”老农民揉了揉睡眼朦胧的眼睛。
我说不好意思,在里面一下子忘了时间,让您等这么久。
“没事。”老农民摆手,“我就是昨天出摊累着了,身子酸痛得厉害,见你们没出来就先在这歇会,一不小心就睡着了。”
“好,那咱们回去吧。”这时间一晃而过,都到吃午饭的点了。
老农民坐直身子,问我你事情谈好了?
我说好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进去看看瓷器。
正说着,赵伯从屋里出来了。我和他打声招呼,说我们叫先回去了。
“就走了?本来该留你们吃午饭的,可我这什么也没备下,磕碜得很。”赵伯啧了一声,似乎有些愧疚。
我笑了笑说没事,下次来也是一样。
“好,那你留着我的电话,下次来一定先和我通个电话。”赵伯报了串号码给我。
老农民微弓着腰对赵伯道了几声谢,之后就跟着我一起往下面走。
赵伯依旧把我们送上车,才一个人往回走。
老农民回头看了赵伯一眼,“小宁,你说他怎么一个人住在这样的地方,年纪也不小了,万一出点什么事……谁知道啊。”
这番话也是老农民自己目前的处境。
老人们本来行动就不太方便,而且爱犯些毛病。自己一个人,没人照料,很容易出事。
“没办法啊。”我无奈地摇摇头,一脚踩下油门。
快进市里的时候,我问老农民“您今天上午也不会出摊了吧。”毕竟都中午了。
老农民淡淡说了句不出了,眼睛望向车窗外,不知在看些什么。半晌,老农民又补了一句,今天一天都不出了,心里有事,堵得慌。
老农民拍拍心口,似乎想把心中郁结都给拍出来。
我知道他在为戒指这事烦心,白跑一趟不说,线索又给断了。
我找了家小饭店,把车往旁边一停,对老农民说您下来吧,咱先去吃饭,今天中午这顿饭我请。
老农民蠕动双唇,想要说些什么,被我伸手制止,“您别客气,请吃饭的这点钱我还是有的。”
听见我这么说了,老农民才道一声谢,慢慢从车上下来。
现在是十一点半,小饭馆里坐得半满。
我拿过菜单,让老农民点菜。老农民不太好意思,就点了三个蔬菜,一盘青菜,一盘花菜,还有一盘醋溜土豆丝。
“诶,您别跟我客气,随便点。”饶是我这么说,老农民还是一个劲地说够了够了。
服务员在旁边见我们推来让去,有些不耐烦,说你们快点点菜,别的客人还在等着。
“行行行,把你们店里的招牌菜都上过来。”我大手一挥,做了决定。老农民也不好再推辞。
“诶,对了。”我叫住要走的服务员,“再来一瓶白酒和一碟花生米。”
“行勒,马上上过来。”服务员这一声倒应得挺快。
之前在老农民家吃饭的时候就看见他一个人喝了大半瓶白酒,知道他好这一口。
俗话说一醉解千愁,让老农民喝点酒,去去他心里的烦闷。
白酒和花生米很快就被上过来了。老农民见了酒,不再拘谨,开了给自己满上一杯,一口闷下。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593/4593443/111109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