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捡个大漏
这老板估计没看出来我年龄虽小但干这行的年头可不小,有意显摆,人家毕竟是长辈,我不好拂人的面子。
老伯得意一笑,腰背挺了挺。
“这好包浆啊,一般需要相对密闭的环境,就比如完整的封闭的墓道环境、密封箱存放的传世环境、密封容器包装的窖藏环境之类的。”
“因为密闭环境中气体基本没有对流,气体分子按比重分层分布,颗粒粗的比重的大的物质会沉淀到环境的底部,细腻、轻盈的气体悬浮在环境上层。”
“在这种环境下,直立放置的古瓷釉面一般形成细腻透明的气体包浆,不影响古瓷老化层光泽透出。”
“而圈足往往与地面接触,会被环境下层的颗粒粗不清透物质包裹。”
“在这我就得多说一句。”老伯抬了抬手,“往往古瓷釉比圈足开门也是这个原因。”
“各个环境中气体物质是不同,形成了墓道气体包浆,传世气体包浆,窖藏气体包浆等等。”
“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墓道,因为墓道环境中有机物含量高,微生物自然也丰富,墓道包浆中有机碳含量也高,所以墓道的气体包浆特别莹润。”
而后老伯一指那只大花盆,“你看这花盆,我站那扫一眼就看出来它这包浆厚度不均,还带有色差,通体是颗粒感的哑光包浆,偶有些地方有莹润感的玻璃包浆,但是特别少。”
老伯摆手说着可惜,俨然一副老专家的模样。
这老伯说的不错,在这方面有过研究,但他太过自傲了。
“指导教育”完我,老伯叫来古玩店的老板。
老板刚做成两笔买卖,乐呵呵地小跑过来。见老伯指着那大花盆,挠挠脑袋,“这是个民窑花盆,怎么着也得,五万块。”
听见这个价,老伯眯缝着的豆子眼一下子睁开,望了望那花盆,摇着头,“价高了,包浆差,还是个民窑货,不值这个价。”
老伯这么说,古玩店老板也不恼,笑着说这要是官窑货,那我得卖个几十万,哪有这便宜。
见这边谈得热闹,店里另外三个人也一块围过来看这大花盆。
有两个看着看着点点头,一问价钱,又一同摇头,都说高了。
“能少不?”老伯率先开口。
古玩店老板砸吧两下嘴,说最多只能让五千,多了就不行,“我这有本在上边压着呢,不能太少。”
老伯从鼻孔里喷出一股粗气,不屑地哼了声,“这么个东西不值四万五,你这小店真够黑的。”
另外三个人可能也没打算买,凑热闹似地跟着瞎起哄,一块说得再少点。
古玩店老板见那老伯态度不好,失了耐性,死咬着价不松口。
我没管他们在一边争吵似地砍价,重新把那大花盆观察一遍。
又觉得这样看不真切,就蹲下身子,仔细地去看花盆上的包浆。
那位老伯说得也不尽然,古瓷的形状不同,导致环境物质在不同部位釉面的粘附堆积能力不同。
容易沉积物质的部位包浆厚,不容堆积的部位包浆薄。所以包浆才不均匀。
更何况这花盆本来就大,包浆也容易不均匀。
在鉴定古瓷的时候,寻找到开窗点的位置往往是包浆薄的地方,最能透出古瓷老化本质。
又由于包浆厚度不同,有颜色的包浆就会在釉面产生自然的色差。
当然色差不仅仅包浆厚薄,还有古瓷接触的物质不同而产生了不同颜色的包浆。
就好比如古瓷的某个部位接触到了黄土,那么接触部位会形成黄色的包浆。这大花盆的底部就是,微微有些泛黄。
古瓷形状不同,形成的包浆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同一器物会同时存在颗粒感的哑光包浆和莹润感的玻璃包浆。
所以这包浆啊,问题还真不大。值四万五这个价,倒手一卖虽然利润不太高,但挣个一两万是没问题,碰上好买家,还能再高点。
仔细看了一阵,我准备起身,忽然瞄见花盆的沿下写着几个字。
定睛一看,写的是#34;大清康熙年制#34;。
我心里咯噔一下,表面上不动声色地站起来,“老板,四万五是吧,我买了。”
此言一出,争得不可开交的几个人一下安静下来,老板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定定地看着我。
于是我又重复一遍,“这花盆,四万五我买。”
“嘿,你这小伙子怎么不听劝,买回去可是要吃大亏的。”老伯指着我,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我没接话,只是礼貌性地笑笑。
非但不会吃亏,我还捡了个大漏。
古玩店老板认为那就是一个民窑花盆。其实它是一个重要的官窑。
因为花盆体量很大,工匠没办法把款写在底部,只能写在口沿上。
但写在口沿上头,不好看,所以只能写在反面。你只有蹲下,才能看见它的款。
问题是那店里所有人都没有蹲下来,谁也没有看见这六个字。
从这点上看,就是说凡事不能犯懒。如果犯懒,这个漏就捡不着。
“得,你买,到时候你可劲后悔去。”老伯摆了下手,一脸看傻子的模样看着我。
和这种倚老卖老的人呐,还真不能跟他一般计较,越计较他越来劲,我干脆不说话,直接扫码付钱。
“钱转过去了,你看一下。”我朝老板扬了扬手机。
“诶诶,好勒,我这就拿车给您推过去。”老板乐得见牙不见嘴,转身就从里边取出来一运货小推车。
老伯则一脸的幸灾乐祸,四面扫了一眼,“我看这店呐,也就适合新入行的买两件练练手,吃吃亏。”
说完他冷哼一声,抬腿就走。
信了他的话似的,剩下几个人也一并离开。
老板瞪着那老伯的背影,说了句别听他的。
我付之一笑,“没什么,他说他的,我买我的。”
“您是个明白人。”老板赞许地朝我点头,“麻烦您给我搭把手,这花盆大,我一个人抬怕磕着您的东西。”
“当然。”不说我也会这么干。
和古玩店老板合力把大花盆搬上推车,老板关上店门,说先把东西给我送过去。
“店里就你一个人?”路上,我和老板拉着话。
“是,原先在马家园那块呆着,竞争太大,就搬这来了。”谈到这个,老板面露些许落寞之色,“还没成家呢,家里人给介绍过几个相亲对象,我看上的,人家瞧不上我。父母还在老家那边呆着,所以店里就我一个人。”
老板恨不得把满肚的苦水一口气全倒出来。
我在一边安静地听着,也不发表什么意见。他缺的是一个倾听者。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593/4593458/111109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