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快到无法计算
“奥德托,我明白了。”
“下一圈,就在下一圈,我会超越巴里切罗。”
陈向北的悟性不低,他能理解奥德托的意图。
不管巴里切罗是真想撞车,还是用赛道“画龙”方式威胁。
对方一个老年养生车手,凭什么在一心两用的情况下挡车?
舒马赫刚才都没挡住,就凭他是历史最佳二号车手?
超不过去没有借口,就是自己菜!
想要证明自己不菜,那就用最快速度超过去。
比赛来到第五圈,虽然巴里切罗“既要又要”战术很成功,但事实上他现在压力很大。
大到完全超乎了他之前的逾期,甚至隐约有些后悔。
简森·巴顿属于稳重型车手,哪怕超不过去,想要咬住他并不难。
后面进攻的陈向北,则是给人一种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巴里切罗毫不怀疑但凡自己防守出现一丁点失误,亦或者表现的不够强势跟坚决,就会被中国新人给超越过去。
早知如此,就应该听从车队指令,先全力防守陈向北!
毕竟中国小子这样狂暴的进攻,对于轮胎损耗非常大,持续不了多久。
可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的选择,巴里切罗只能硬着头皮竭尽全力挡车陈向北。
两辆赛车就这样一前一后驶出T6弯,来到一段长直道面前,这是东海国际赛道后世最为常见的超车点之一。
只不过后世的超车方法,靠的是开启DRS直道硬吃前车。而这个时代的飞轮混动储能方式,对于释放没有任何限制,意味着后车能开,前车同样能够开启。
除非前车没有完成储能,亦或者刚刚释放过飞轮动力,否则两车速度又回归到一种平衡。
很明显巴里切罗跟陈向北保持着同样的节奏,依靠飞轮储能这种方式直道硬超肯定行不通,还得凭借车技用传统抽头超车的方法。
问题是同等速度下,陈向北怎么做到抽头?
答案为让速度变得不一样!
T6出弯之后的长直道,陈向北全油门尾速达到了惊人的290km/h,可以说完全把低下压力调校跟丰田引擎的潜力压榨到了极限。
想要拿到冠军,首先得有豁出去一切勇气跟果决。
思前顾后的那一丝犹豫,放在F1里面就等同于错失时机!
巴里切罗看着后视镜里面迅速接近的13号赛车,他已经感受到陈向北那股势不可挡的超车意图,当即变道挡住陈向北的行车线。
只要陈向北做出变道超车的举动,巴里切罗则会再次做出同步变道的行为,哪怕是在入弯刹车区有违规嫌疑。
年轻人想要跟防守经验丰富的老将玩,还是太嫩了点!
只不过这一次,陈向北没有早早的变道做出超车动作,相反他利用巴里切罗的维修,迅速追近紧贴住他的车尾,两车之间的距离完全能使用厘米单位衡量。
F1的车头很长,再加上接近于躺着的极其低矮坐姿,其实想要精准判断车距的难度非常高。
这就相当于普通人开一辆没有前雷达跟影像的车辆,并且还把座位给调到最低,靠背放平用半躺方式驾驶。
当视线仅略高于方向盘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车头完全处于视野盲区!
如何判断车距跟障碍物距离,就完全依靠司机的经验以及车感。
如果再加上超过200km/h的时速,毫无疑问这就是在表演刀尖上跳舞!
陈向北之所以要如此贴近巴里切罗,就是不想给对方变道的反应时间。
车距越短,抽头速度就越快,相应变道阻挡难度就越高!
两车高速抵达了T7入弯处传统刹车区,巴里切罗没有按照自己习惯减速,他担心自己这一脚刹车下去,陈向北会反应不及时追尾。
亦或者陈向北反应过来了,趁着自己减速果断超车!
中国新人从来都不是巴里切罗的重点关注目标,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不了解陈向北的开法跟习惯。
晚刹、重刹入弯,就是陈向北的驾驶特征。
巴里切罗只想要防守住陈向北,没有什么同归于尽的意思,追尾的话就相当于两败俱伤。
身为东海国际赛道初代冠军车手,巴里切罗的野心不输于陈向北,他同样渴望着站上领奖台乃至最高的巅峰,陈向北这种新人菜鸟也配跟自己一起退赛?
只是巴里切罗低估了陈向北的意志,眼看着就要错过刹车区,赛车即将要冲出赛道的境地,中国小子却依然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
【FUCK!】
巴里切罗内心暗骂了一句,他感觉中国小子就是个莽撞的疯子。
没得选择,巴里切罗不想冲出赛道,只能一脚重刹下去,车速从疯狂的290km/h,瞬间降低到75km/h左右。
巴里切罗的重刹减速,让本就跟车非常紧的陈向北,仿佛要一头撞上去。
可想象中的事故画面没有发生,陈向北利用巴里切罗的减速,千钧一发之际猛打方向盘变道抽头,前鼻翼甚至划到了威廉姆斯9号赛车的后轮!
完成抽头动作之后,陈向北紧接着就是一脚大力制动,重刹让轮胎出现了轻微的锁死,一缕白烟从弯道中缕缕升起。
哪怕这样速度依旧没能完全减下来,13号赛车直接骑上了路肩,可以说吃尽了整个弯道的宽度,才在四轮堪堪出赛道白线的边缘稳住了!
巴里切罗二十年职业生涯带来的预判很准确,陈向北确实利用了自己的减速果断超车。
可他没有想到,中国新人敢玩的这么狠,这么极限!
“漂亮,陈向北跟了巴里切罗四圈,抓住机会长直道重刹抽头超车成功,整个过程相当的惊险跟刺激。”
“这几圈下来巴里切罗防守的很坚决,可是陈向北的进攻更激进,矛与盾之争终究分出了胜负,陈向北才是那个胜利者!”
解说李冰的情绪非常激动,虽然巴里切罗没有什么世界冠军头衔。
但是他的名气跟资历,实则不输于一般的世界冠军。
一代中国车迷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法拉利双雄的时空里面。
如今陈向北这个后生仔,却用五圈赛程接连超越了这两位传奇车手,看在眼中简直就跟做梦一般魔幻。
原来中国新人,真的已经如此强大了。
“第七了,陈向北又追回一个名次。”
“这种强势的轮对轮超车,一般新手真开不出来。”
“10赛季最强新人无可争议,陈向北断档领先了!”
“不知道车神北这一站上限在哪里?”
“车神北没有上限!”
现场中国车迷情绪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语气也从之前的怀疑、谨慎、谦虚。
变成了现在的自信、张扬、隐约还流露出一丝丝狂妄。
这种感觉就如同当初刘祥,打破了短跑领域国外选手的垄断,让国人意识到原来黄种人也能称王称霸。
现在赛车领域,终于诞生了一位冠军级别的天才车手!
“巴里切罗居然没挡住!”
威廉姆斯爵士双拳紧握,脸上神情写满了不甘。
说实话,这么多年经营车队以及挖掘新人的经验,他已经感受到了陈向北的天赋惊人,绝对是F1车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新星是属于未来的事情,至少现在跑不出巴里切罗。
结果只用了四圈,就完成了对巴里切罗的超车,着实表现的太过于惊人。
自己选中的新人霍肯伯格,真能比陈向北强吗?
很多时候人年龄越大,就越固执。
特别是那些有过辉煌成就跟历史的老人,他们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威廉姆斯爵士就是如此,明明是最先发现陈向北的天赋,并且最有几率签约这名新人的车队管理层,却带着一种自信跟傲慢错过了。
他潜意识里面迫切期望证明自己没错,偏偏事与愿违。
霍肯伯格还没有成长起来,巴里切罗却“垂垂老矣”,现在到了为自己当初错误买单的时候了。
就在威廉姆斯车队众人震惊不已的时候,更为绝望的画面接踵而来,巴里切罗入弯之后速度慢了下来,并且很明显的让出了行车线。
“巴里切罗,发生了什么?”
比赛工程师罗斯当即询问了一句。
“后轮胎压不正常,显示正在漏气。”
听到巴里切罗的回复,罗斯才把注意力放在赛车数据上面,确实9号赛车的左后轮胎压正在缓慢下降,貌似出现了泄露点。
“后轮胎压异常,需要进站排查。”
罗斯回复了车队指令,监测数据体现不出来具体情况,需要车手进站换胎才能进行详细检测。
“FUCK,肯定是北超车时候前鼻翼划破了轮胎!”
巴里切罗语气充满了愤怒。
陈向北超车过程中他看了眼后视镜,隐约察觉到对方车辆前鼻翼跟左后轮有接触。
只不过F1后视镜为了降低风阻,导致可视面积非常小,别说是观察细节,很多时候角度不对连后面有辆赛车过来都看不到。
巴里切罗之前并不能确定,陈向北前鼻翼跟自己轮胎有接触。
但现在他能确定了!
别看F1前鼻翼非常脆弱,事实上碳纤维特性决定了它强度不低,当高速行驶搭配特定角度,就会变得犹如刀刃一般锋利。
此刻比赛才进行到第五圈,轮胎磨损程度并不高,只有被前鼻翼给划伤,才会造成这种缓慢漏气的状态。
中国小子超车就算了,还导致自己轮胎破损漏气,这种结果对于巴里切罗而言无法接受。
这时候进站换胎,将直接掉落到队尾,宣告比赛提前结束!
“巴里切罗,注意避让后车,准备进站。”
比赛工程师罗斯没有情绪化发声,他知道这种事情哪怕跟陈向北有关系,也仅仅是个偶然意外罢了。
没有哪位车手能真做到,把前鼻翼当做手术刀使用。
要是刻意去触碰轮胎,按照前鼻翼脆弱的特性,估计会直接粉碎。
“巴里切罗左后轮完全塌陷了下去,赛道出现了单黄旗提醒避让,他强行把这辆赛车开进了维修通道。”
“退赛了!赛事指挥中心发来消息,威廉姆斯车手巴里切罗正式宣布退赛!”
沙彤描述着赛道上的情况,解说也暂时未能得知具体发生了什么。
陈向北跟巴里切罗左后轮接触太细微了,除非调出高速摄像机的慢放镜头,否则只能简单推测威廉姆斯赛车发生了漏气或者爆胎意外。
甚至于连陈向北自己,都不知道超车过程中,划伤了巴里切罗的轮胎。
他此刻正在迅速的向前推进,巴里切罗的“既要又要”带来了一点好处,那便是咬住了前车简森·巴顿,让陈向北跟他的车距很接近。
“巴顿欠缺正赛绝对速度,不一定能防住北。”
迈凯轮领队惠特马什,面露担忧的朝着身旁车队老板丹尼斯嘀咕了一句。
简森·巴顿有个赛道特性,那就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赛道难度高,条件复杂,最好来场雨战,巴顿的就能展现出超水平发挥的实力,哪怕对手是塞纳、舒马赫这种雨战之神,他都有一战之力。
可如果遇到天气良好,赛道广阔适合超车,那么他没有绝对速度的短板就会暴露出来。
就如同起步阶段,巴顿被队友汉密尔顿给硬吃了!
除了这点特性之外,还有就是比赛状态。
哪怕身处室外指挥台,惠特马什都能感受到陈向北身上有着一股势不可挡的“杀意”,刚才超车巴里切罗那份激进跟果决,普通新人车手真达不到。
这种状态下的陈向北,再搭配不输迈凯轮速度的HRT赛车,没有意外情况下巴顿就跟巴里切罗一样挡不住。
当然,这种担忧他只能跟老板讲,不可能在车队内部公开。
否则并众人得知堂堂世界冠军车手,挡不住一个主场新人,岂不是一种羞辱?
面对惠特马什的话语,老板丹尼斯没有回话。
他其实心里面很清楚巴顿的特性,花费重金把他招揽到迈凯轮车队,也是为了这份特性。
简单一点来说,那就是汉密尔顿足够快,却不够稳。
巴顿稳如老狗,刚好可以跟亲儿子汉密尔顿互补,保证拿到WDC(车手总冠军)的同时,还能拿到WCC(车队总冠军)。
并且巴顿的绝对速度一般,是相对于顶级世界冠军车手而言,普通高手还不配碰瓷他。
另外巴顿的保胎能力一绝,相当于加强版的佩雷兹,别人极限开十五圈的中性黄胎,他能轻轻松松开到二十五圈。
正常情况下,排名十一的陈向北就算追上巴顿,起码也要十多圈。
不算特鲁利,舒马赫、库比卡、巴里切罗没有一个弱者。
到时候中性黄胎过了轮胎抓地力峰值,中国新人就算绝对速度比巴顿快,他也丧失了超车的机会。
结果谁能想到,仅仅五圈陈向北就来到巴顿的车后。
丹尼斯都不知道该说是策略失算,还是陈向北快到人算不如天算!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209/111109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