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 > 第五十章 完全不够卖

第五十章 完全不够卖


猪蹄这东西,虽然有些人吃不惯,但是喜欢的人也不少。

两只红烧猪蹄被胡春生带到县城,一刻钟不到,就被一个客人买走了。

胡春生回来的时候,还特地去县城的肉铺买了十来只猪蹄。

“暖暖,你别怪我自作主张,这红烧猪蹄别说十只,就是二十只也能卖完。”

县城人流大,苏暖做的东西又好吃,完全不怕卖不出去。

苏暖当然不会怪胡春生自作主张,“春生哥和我想到一块去了,等明天你回来,再买些猪蹄,越多越好。”

肴肉和芡肠一样,以后都要长期做起来。

这时候多腌制一些猪蹄,到时候肴肉才能供上销量。

胡春生还不知道苏暖的打算,只满口应下来。

三天后,苏暖之前用盐和硝石滚过的猪蹄终于腌制好了。

腌制好的猪蹄要想做成肴肉,还得蒸上两个时辰。

苏暖蒸煮猪蹄的时候,韩氏就在旁帮着烧火。

当锅里传来一阵阵的香味时,韩式有些坐不住了,吸着鼻子道:“暖暖,这猪蹄闻起来还挺香。”

虽然韩氏有些抗拒猪蹄,但架不住这东西煮起来是真香。

苏暖笑道:“不光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

六只猪蹄在锅里蒸煮了两个时辰,出锅的时候,香气四溢。

苏暖用筷子扎了下猪蹄,经过两个时辰的蒸煮,肉已经被煮的很烂。

接下来,就需要冷却了。

九月底的天,已经有些冷了。但苏暖还是把煮好的猪蹄放进了菜窖。菜窖温度更低,可以更好的凝冻。

一夜过去,等到天亮时,苏暖迫不及待的就把凝冻好的肉端了出来。

此时的猪蹄肉已经凝冻成了晶莹透明的肴肉,看起来白里透红,十分诱人。

早饭的时候,苏暖就切了一小盘让韩氏和沈言品尝。

沈言最先动筷子,他谨慎的夹了一小片,等肴肉入口,他眼睛都亮了几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这肉吃起来一点不像是用猪蹄做的。”

韩氏听儿子说得这么好,忍不住也尝了一片,然后就连连点头:“确实不肥腻,一点异味都没有。”

苏暖满意的笑了,连韩氏这种十分抗拒猪蹄的人,都接受了肴肉的味道,那县城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六只猪蹄总共制成了三斤肴肉。

猪蹄不值钱,六只也才花了八文钱,苏暖给肴肉的定价就不太高,一斤肴肉只卖十文钱一斤。

肴肉还是被切成了半斤一块的小份,这样五文钱就能买一块肴肉,还是很合算的。

之前从胡二叔那里买来的鹿肉只有十几斤,鹿肉煮熟后就剩了十斤,这几天已经被胡春生卖完了。

有了肴肉,刚好可以填补鹿肉的空档。

只是胡春生没吃过肴肉,有些不确定道:“暖暖,这东西比红烧猪蹄更好吃吗?”

苏暖自信道:“当然。春生哥只管拿去卖,只要有人肯买,第二天他还会再来买的。”

肴肉经济又实惠,半斤只要五文钱。而上好的五花肉一斤就要十二文钱。何况苏暖做的肴肉还是煮熟的。

最重要的是,肴肉咸香可口,入口即化,就和芡肠一样,老人和孩子也能吃。

对于苏暖的话,胡春生有些半信半疑,直到苏暖切了一块肴肉让他尝尝,他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

“暖暖,我觉得三斤肴肉还是太少了。明天你再多做些吧!”

这肴肉这么好吃,胡春生觉得,三斤肴肉完全不够卖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胡春生带去的肴肉,只让熟客们尝了一小片,他们就争着抢着把肴肉买光了。

有些人没买到,还很失望。

胡春生只能一遍遍的告诉他们,说是明天还会有肴肉。

虽然没有了卤鹿肉,但多了肴肉这个新品,今天买东西的人依旧不少,胡春生带来的东西照样卖光了。

只是肴肉做的太少,今天只卖了一千文钱。

但苏暖已经很知足了。

吉祥酒楼那边是五天一结账,昨天庞掌柜直接给了胡春生五两银子。

这五天,胡春生几乎每天都能带回来一千多文钱。

算起来,她已经攒了十两银子了。

而沈言抄书挣的钱也不少,他现在已经抄了五本书,都被胡春生捎去了县城的书肆,加起来已经挣了一两银子。

那一两银子,沈言交给了苏暖,让她替自己保管。

苏暖还记得自己说过的话,等攒够十两银子,就送沈言去私塾念书。

但冬天马上要到了,而且鞑子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来,苏暖就在晚上开了个家庭会议,商议到底要不要让沈言去私塾。

韩氏有些胆小,她担心道:“要不等明天春天吧,阿言身子不好,万一再折腾病了。”

苏暖其实就有这个担心,冬天天冷,很容易得风寒,尽管沈言现在被她养的壮了点,但还是不能和其他人比。

沈言想了想道:“娘说的是,现在不是去私塾的好时机。那就等开春吧!”

如果开春,边关那边还算太平的话,自己就去私塾读书。

但要是今年的风雪大一些,明年边关没那么太平了,自己读书的日子,还得往后再拖一拖。

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既然韩氏和沈言也想等一等,苏暖就开始和他们商议这十两银子应该怎么花的事。

“我想用这银子囤上几百斤粗粮,这样不管明年边关太平与否,我们都不用担心粮价涨起来。”

沈家不像村里其他人家,一亩田地都没有。每天要吃的粮食,只能去镇上买。

万一明年粮价涨起来,别家有存粮不怕涨价,可他们就得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粮食了。

买粮食的事情,韩氏和沈言都不反对。

韩氏甚至提议再买些红薯,现在家里早饭都是红薯粥。红薯便宜还能填饱肚子,比买粗粮还划算。

苏暖道:“那就再买两百斤红薯。”

反正家里有菜窖,再多买两百斤红薯也装的下。

至于粮食,苏暖则打算一百斤一百斤的买。

胡春生每天都要赶着骡子去县城和镇上,可以让他把粮食捎回来。不过骡子每天都要干活,苏暖不想累着牲口,一天只驮一百斤刚刚好。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373/1111111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