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 > 第三十九章 和酒楼签约

第三十九章 和酒楼签约


“当然方便。”苏暖巴不得再多一笔进帐,直接答应下来,“只要掌柜的不嫌弃,以后要什么,我就送什么过来。”

“除了这三样东西,其实我还会做酥鱼和芡肠。”

既然好容易搭上酒楼这条线,苏暖自然不会止步于只卖猪皮冻和五香豆腐干。

庞掌柜笑道:“好,我相信你的厨艺。要是那酥鱼和芡肠味道不错,我们当然也会要。”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签个契约,以后你不能把这些东西卖给旁人,尤其是县城的其他酒家。”

苏暖不想放弃镇上的那些熟客,争取道:“水晶冻和酥鱼芡肠,我可以不卖给旁人。但镇上有我的很多熟客,每天还等着吃我的豆腐干。”

“要不这样,我今天卖的豆腐干新添了一样调料,我以后卖给熟客的时候,大不了把这味调料去掉,掌柜的觉得如何?”

以前的豆腐干什么滋味,庞掌柜也是吃过的,味道还真比不上今天的。

他想了想,便点头道:“那就依你说得办。这些加了调料的豆腐干,只能卖给我们酒楼。”

庞掌柜说完契约的事,便跟苏暖商量起这些东西的价格。

苏暖道:“豆腐干的话,我都是按块卖,一块豆腐干一文钱。水晶冻,一小块两文钱。掌柜若是要的少,就还按这个价格。若是要的多,我就按斤卖,一斤豆腐干卖二十文钱。一斤水晶冻,十五文钱。”

庞掌柜则笑了笑:“我们酒楼每天这么多客人,要是一块一块的买,肯定是不够客人吃的。这样吧,你明天先送十斤豆腐干和五斤水晶冻过来。若是日后这两样东西卖的好,我这边再加量。”

苏暖没想到庞掌柜开口就是十斤豆腐干。

五斤水晶冻倒是好说,只要买些猪皮回来熬就行。

但十斤豆腐干的话,得再多磨七八斤的黄豆才成。

不过胡二婶和秋娘都很能干,每人再多加三四斤的黄豆,应该不成问题。

要是她们觉得太辛苦,自己大可以再找个人帮忙。

因此苏暖只犹豫了一下,既立刻答应了下来。

“好,那我明天就把东西送来。”

这桩生意谈妥,苏暖和庞掌柜当场立了个契约。

签字的时候,庞掌柜本想让苏暖按个手印就行,但苏暖提笔便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庞掌柜有些惊讶:“苏小娘子认得字?”

苏暖便编了个借口,“我娘家兄弟和夫君都是读书人,我跟着他们读过几本书,所以认得几个字。”

庞掌柜看向苏暖的目光,便多了点不一样,“怪不得你刚出嫁就要抛头露面,原来家里有个读书的相公。”

读书可是最费钱的。

苏暖笑了笑:“没事。我不觉得辛苦。”

“放心吧,等你相公将来有了功名,你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苏暖笑道:“那就借掌柜的吉言了。”

“不过我听说,北边的鞑子好像不大安分。”苏暖想着庞掌柜毕竟是酒楼的掌柜,消息肯定比较灵通,便试探了一句。

提及鞑子,庞掌柜脸上也有些隐忧之色,“鞑子最近确实是不大安分。”

“当初本朝刚建立的时候,曾经把鞑子赶到了漠北。如今才过了几十年的时间,鞑子就又不安分了。”

“看来边关以后的日子又要不太平了。”

庞掌柜说到这里,还好心提醒了苏暖一句:“如今世道不太安稳,若是你手里还有些余钱,不妨多买些粮食。就算鞑子要南下,你们还能躲到山里避一避。有那些粮食在,肯定能撑到鞑子退走。”

苏暖其实一直都在囤粮,如今听到庞掌柜这么说,就知道对方是真心在为自己考虑。

她不由点点头:“我知道了。”

本来她怕引人注意,粮食都是五斤十斤的买,但现在听了庞掌柜的话,她决定以后多买些粮食。

从酒楼出来,苏暖直接去了县城的粮店。

这次她直接大手笔的买了一百斤的黄豆,五十斤的绿豆,白面和粳米,也都各买了二十斤。

若不是身上带的钱不够,苏暖还想再买些粗粮。

因为买的东西太多,粮店的伙计还负责送货。

苏暖在前面领路,伙计就推着车跟在后面。

回到家里,伙计帮着她把这些粮食卸到厨房里,这才离开。

当然苏暖也给了他几文钱做辛苦费。

今天又去县城,又买粮食,耽误了不少时间,等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但苏暖连休息也顾不上,提着篮子就急匆匆走了。

胡二叔打猎去了,家里只有胡二婶一人。

苏暖将买来的二十斤黄豆交给她,顺便说了要她和秋娘每日多做三四斤黄豆的事。

“如今豆腐干卖的挺好,我就想多挣点钱,就是不知道二婶你们能不能把这豆腐磨出来?”

每日多做三四斤黄豆,就能多挣三四文钱,胡二婶当然乐意。

她打包票道:“暖暖你放心,这豆腐肯定都能给你做出来。秋娘那边,我也能替她应下。”

秋娘比她还需要钱,肯定不会把这活计往外推。

苏暖笑道:“那就好。秋娘家里我就不去了,二婶替我跟她说一声吧!”

胡二婶和秋娘的工钱,都是日结的。

苏暖从荷包里数了十文钱,五文钱是胡二婶的,剩下五文钱便是秋娘的。

胡二婶也没跟苏暖客气,直接接过铜钱,“等我过去的时候,顺便把这五文钱也给秋娘捎过去。”

这时候正是晚饭时分,胡二婶拿着黄豆和铜钱到秋娘家时,秋娘一家正准备吃饭。

王大虎看到胡二婶,赶忙招呼道:“嫂子来的正好,我们正要吃饭。秋娘,再拿一副碗筷。”

秋娘正带着大女儿把饭菜端出来,闻言便要去拿碗筷。

胡二婶赶紧说道:“我吃了饭来的,你们不用忙了。”

但王大虎和秋娘热情得很,还是给她摆了副碗筷,还给她盛了碗稀饭。

盛情难却,胡二婶也只能端起稀饭喝了一口。

稀饭是用杂粮熬得,尽管都是黄豆黑豆之类的粗粮,但已经比往日的清汤稀饭好多了。

秋娘还感激的说道:“要不是嫂子,我们家到现在还揭不开锅呢!”

他们家本来就没什么积蓄,东拼西凑了许久,又把家里的存粮卖的差不多了,才凑齐了那一千八百文钱。

要不是胡二婶把秋娘介绍给苏暖,让她每日有五文钱的进帐,他们家估计连下锅的粗粮都买不起了。

胡二婶笑道:“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你们猜我今日是为什么来的。”

王大虎看了胡二婶一眼,也笑道:“嫂子莫不是带了好消息给我们?”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373/111111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