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智启山河:十万大山种田录 > 第353章 年底会议(二)

第353章 年底会议(二)


“既然银子分完了,”杨九狼接过话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接下来,便商议杨家村明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诸位可有何建言?”

未来的发展?

“族长,”三叔公第一个抢着开口,“咱们眼下这光景,不是顶好的吗?继续把那几个作坊再扩扩,多招些人手,银子不就哗哗地来了?”

“不错,”六族老杨剑北立刻附和,“只要地皮够,我能再给你起十个抄纸院!”

“正是如此,”五族老也点头:“多些人手,产量便上去了,理应如此。”

他们想的,无非是把眼下成功的路子,再走一遍,走宽一点。

这是最朴素,也是最符合他们经验的认知。

就像种地,一块地产一石粮,那就开垦十块地,自然就有十石粮。

杨坚没有立刻说话,他捋着胡须,在最后才缓缓开口:“族长,你方才说‘长远’二字,可是心中已有了新的章程?”

众人安静下来,齐齐看向杨九狼。

“扩大作坊的产量,只是一方面。”杨九狼平静地扫视众人,“但不是眼下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做的是——转型。”

转型?

又是一个新词,众人面面相觑。

“族长,何为‘转型’?”三叔公立即问道。

“第一,”杨九狼也不绕弯子,“从明年开始,村中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男丁,尽数退出各处作坊。”

“啥?”

“退出工坊?”

众族老大惊,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

三叔公更是直接站了起来,那张黑脸尽是不解。

“族长,你莫不是在说笑?”他嚷嚷道,“当初办作坊,不就是为了让村里的后生们有份活计,能填饱肚子娶婆娘吗?”

这不单是他的疑惑,也是所有人的疑惑。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现在生意正好,却要把主力都撤出来,这在他们看来,无异于自断臂膀。

“族长,这……这是何故?”杨坚的眉头紧锁,他一时也无法理解这个决定背后的逻辑。

杨九狼没有理会三叔公的咋呼,也不直接回答杨坚的问题。

他的目光落在杨虎身上:“杨虎叔,我问你,咱们采猎队如今多少人?”

“回族长,三十多人。”杨虎答道。

“三十多人。”杨九狼重复了一遍,随即声音一沉,“够么?”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墙后的地图前,“诸位,我们杨家村如今的发展,在外人眼中,是什么?”

“是一块流着油的肥肉!”他顿了顿,自己回答,“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

“明面上,暗地里,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这块肥肉,就等我们露出一点破绽,便扑上来,啃得我们骨头渣子都不剩!”

“族长是说……得防着外人来抢?”六族老有些迟疑地问道。

“不可不防,”杨九狼点头,“所以,村中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男丁,必须全部加入采猎小队。”

“平日里,一半人上山采猎、操练,另一半人,轮值守卫村庄、作坊、仓库。若遇外敌,全员皆兵!”

“我们杨家村,要有一支能打、敢战的队伍!如此,方能护住我们的家园,护住我们辛辛苦苦挣下的这份家业!”

听到这里,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族老们脸上之前的不解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凝重与后怕。

他们之前只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却忘了银子背后,是黑洞洞的刀口。

三叔公一屁股坐了回去,抹了把额头,“原来是这样……是该防着点,是该防着点……”

“族长深谋远虑,我等佩服。”杨坚率先表态,他现在已经完全理解了杨九狼的意图。

“是啊,还属族长想得周全。”

“没有刀把子,这钱袋子确实捂不热。”

“可是,族长,”杨坚提出了新的问题:

“年轻人大多贪图安逸。作坊里干活虽然累,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更没性命之忧。采猎队风餐露宿,每日操练辛苦,还要上山跟野兽搏命,怕是……没多少人愿意主动来。”

“那就来硬的!”三叔公眼珠子一瞪,恶狠狠地说道,“他娘的,那些兔崽子谁敢不从?我打断他的狗腿!”

“三族老,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等浑话。”五族老摇头,“强扭的瓜不甜,逼急了,怕是要生出乱子。”

“是啊,用强,只会逼得人心不附,适得其反。”六族老也表示担忧。

杨九狼抬手,止住了众人的争论。

“此事,不需用强,全凭自愿。”他说道。

全凭自愿?众人又糊涂了。

“只是,有两条规定。”杨九狼继续,“其一,从明年起,村中所有作坊,不再招纳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本村男丁。”

“其二,凡加入采猎队的,每月工钱,是在作坊上工的两倍。”

此言一出,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便想到其中的关键。

“高!实在是高!”三叔公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不进作坊,就没活计干,没钱拿。采猎队又有双倍的工钱……嘿,这不就等于明着告诉那帮兔崽子,只有一条路能走吗?”

“族长此法,釜底抽薪,又能让村民心中不敢有怨言,妙啊。”杨坚抚掌赞叹。

他方才还在担忧如何推行,没想到杨九狼早已想好了对策,而且如此滴水不漏。

“如此,过了三十五岁,他们便可从采猎队退下,凭着一身力气和攒下的银钱,或进作坊,或自个做点小买卖,都使得。”六族老补充道:

“这二十年操练,足以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精壮汉子。”

“族长,”一直沉默的八族老杨剑封开口了,他管着钱袋子,想得最实际:

“采猎小队若扩充人数,每月双倍工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单靠山里采猎的产出,怕是……养不住这么多人吧?”

这确实是个问题,

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即使村子现有钱了,但总不能花双倍工钱空养着这些年轻人。

“八族老说的,正是我要讲的第二点。”杨九狼在地图上的道路上指了指,

“我们,要成立一支自己的运输队伍。”

“运输队伍?”众人再次不解。

“对。”杨九狼点头:

“这支队伍,就由采猎队轮值护卫。我们手里的白纸、水泥、木材、或者是未来的产品,不能只等着商贾上门来买。”

“我们要走出去!”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自己组建商队,把货卖到郡城,卖到州城,甚至更远的地方!我们要亲自去摸清市场,晓得客人的需求。

同时,这也是在培养我们杨家村的经商人才。如此,才能为作坊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这番话,

让众族老再次陷入安静。

他们之前想的,是如何守好杨家村这一亩三分地。

而杨九狼想的,却是如何将杨家村的触角,伸向整个天下。

格局,一下子便对比出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43817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