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让出水泥配方
一般情况下,人与人的交往,除了交情,就是利益。
王政兴是官,杨九狼是民,即便杨九狼有些本事,在王政兴眼里,也只是个有些用处的工具人。
很明显,杨九狼与王政兴之间、远未达到谈交情的份上。
王政兴看重的是杨九狼能带来的政绩和税收,杨九狼看重的是王政兴能提供的合法身份和便利。
大多时候,人不是理性的,往往会因为近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未来潜在的风险。
当初生产水泥,杨九狼当然有想过,一定会有被官府注意到的那么一天。
在001的数据库中,水泥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也不是不可以放出去。
水泥作为基础材料,如果能大规模地推广,不仅直接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如水利、建筑、交通。
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
这对杨九狼来说...并非坏事。
社会生产力整体的提高,就代表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他便可以从其他方面赚回更多的银子。
其实,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摆在面前:
随着各个作坊规模的扩大,杨九狼发现,他严重缺少各个方面的管理人员。
这是制约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想要把作坊再次扩大,走出杨家村,甚至更远的地方,几乎不可能。
单靠杨家村这几百号人,即便再精明能干,也无法支撑起一个覆盖全县、乃至全郡的大型产业体系。
像水泥这样堪比盐铁的产品,个人想牢牢掌控在手中...不太实际,也有些浪费。
如今,面对官府。
既然无法与之对抗,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尽快抛出水泥的配方,然后获取一笔丰厚的回报。
反正朝廷的那把大刀迟早会落下,不如提前脱手、赚一笔,还可以远离以后的纷争。
想到这里,杨九狼对王政兴说道,“大人,草民愿意让出水泥的配方。”
闻言,王政兴的身体猛地一顿。
“杨族长,”他缓缓转身,满眼的愕然,“你...此话当真?”
这水泥的价值,他比谁都清楚。
说是无价之宝,绝不为过。
杨九狼竟然如此轻易就要让出?
这不合常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他为官多年总结出的经验。
“当真,”杨九狼点头:
“此水泥之法,若能推行于边荒县,乃至整个天下,实乃万民之福。草民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唯有借助官府之力,方能物尽其用。”
这话听着大义凛然,滴水不漏。
可王政兴是什么人?
在官场沉浮多年,岂会轻易被这番场面话糊弄过去。
“杨族长高义,本官佩服。”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只是,这水泥配方...需要多少的银两?”
“大人误会了。”杨九狼闻言,却摇了摇头,“这水泥配方,草民不能直接收银子。”
不是他不爱银子,而是这水泥的配方早已经卖给了四大家族,
双方还签了文书:不能再转卖给第三方。
“哦?”王政兴眉头一挑,有些不解,“为何?”
“不瞒大人,是这样的...”杨九狼把与四大家族交易的事情,给王政兴简略地简述了一遍:
“所以,大人。你得给我一张关于水泥配方的征用文书,如此...草民才不算违背与四大家族的条约。”
“原来如此?”王政兴听罢,脸上露出一丝恍然。
难怪这杨九狼会这么轻易就把水泥的配方让出来,原来早已赚了一笔。
他顿了顿,毫不迟疑就答应,“关于征用文书之事,本官允了。”
对他来说,如果能拿到水泥的配方,不管是自己生产,还是献给朝廷,都能得到巨大的回报。
当然,他也不能忘了杨九狼的功劳,“杨族长,你让出水泥配方,既然不要银子,不知想要何赏赐?”
之所以要给赏赐,王政兴自然是在担心...杨九狼会对水泥配方有所保留,也担心从此断了下一次的合作。
闻言,杨九狼赞许地看了对方一眼,这王政兴果然很上道。
他不答反问,“大人,你觉得这水泥配方的价值如何?”
“无法估量。”王政兴诚恳地回道。
“既然如此...”杨九狼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目光扫过远处正在施工的沟渠,又看了看脚下坚实的土地,缓缓说道:
“草民斗胆,想向大人求购县城城内一些闲置的土地。”
水泥的推出,在不久的将来,不管是经济,还是房地产一定都会快速发展。
县城土地的价格也会跟着飙升。
提前拿下一片土地,保证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购置土地?”王政兴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杨九狼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正是。”杨九狼点头,“草民想着,将来村里的产业或许有机会做到县城去,先备下些地方,总是好的。”
他这个理由找得合情合理,既符合一个有野心的族长的想法,
又没有暴露他真正的意图——看好未来县城土地的升值潜力。
王政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心思电转。
边荒县地处偏僻,县城规模不大,空置的官地确实不少,大多是些位置偏僻或是无人问津的荒地。
这些地放在衙门手里,也生不出什么效益,每年还得派人象征性地管理。
若是能卖给杨九狼,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充盈县库,倒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且,杨九狼在县城有了产业和土地,也更容易被纳入官府的掌控之中。
想到这里,王政兴的态度更加的积极:“杨族长有此远见,甚好。不知杨族长看中了哪块地?想要多少?”
“草民打算购买三两百亩。”杨九狼想了想回道。
县城 中的土地,不同地段,价格从十几两到上百两银子一亩不等。
“多少?!”王政兴被小小震惊了一下:
“杨族长,你可知县城总共才多大地方?这三两百亩,几乎快赶上县城一成的面积了。”
杨九狼看着王政兴的反应,心中暗笑。
他当然知道三两百亩有多大,这正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要的不是县城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而是那些靠近城墙、甚至在规划中可能被纳入城区的边缘地带。
这些地方现在可能不值钱,但随着水泥的应用推广,边荒县的发展是必然的,城市扩张也是迟早的事。
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未来最大的收益。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49704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