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水利工程开始(三)
一月之后,杨家西村,农田。
一条崭新的主沟渠,如一条青灰长龙,横卧在田野之间。
渠身笔直,内壁光滑,与周遭那些因常年失修而塌陷、淤塞的土沟形成了鲜明对比。
县令王政兴,便服轻裘,在杨九狼的陪同下,正沿着这条沟渠缓缓行走。
他身后跟着几名随从,皆是面露讶色。
王政兴的脚步不快,仔细审视着沟渠的每一处细节,“杨族长,这便是...水泥沟渠?”
他虽早就听闻过水泥之名,也见过用其修建的房屋地基,
但亲眼见到如此规模宏大、工艺精良的水利设施,心中的震撼依旧难以言表。
作为边荒县的父母官,王政兴深知水利对农事的重要性。
边荒县地势复杂,河流虽有,却多桀骜不驯。
每逢雨季,低洼之地便是一片汪洋;
而到了旱时,龟裂的田地又让农人望天兴叹。
朝廷拨下的那点可怜的修缮款项,对于庞大的水利体系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年年修,年年塌,百姓苦不堪言,税赋也因此大受影响。
王政兴也曾想过彻底整治,奈何囊中羞涩,且无良策。
所以,一听到手下报告,说是杨家村正在大举修建水泥沟渠,他便马不停蹄地地赶了过来。
这一个过来,果然给他带来了大大的惊喜。
“正是,”杨九狼侧身,指着沟渠远处尽头回道:
“此乃主干渠的其中一段,待完全修成,全程长约三里,引上游溪水,可灌溉下游良田千百余亩。”
王政兴沿着沟渠缓缓行走,时不时蹲下身,用手指敲击坚硬的渠壁,发出‘叩叩’的闷响。
他又伸手触摸,那水泥表面虽不如玉石光滑,却也致密坚实,远非夯土可比。
“此物...当真不怕水浸?”王政兴问道,语气中带着审慎。
这关系到工程的根本,若只是看着坚固,一场大雨就泡烂了,那便是天大的笑话。
“大人尽可放心。”杨九狼微微一笑:
“此水泥遇水则愈坚,便是常年浸泡,亦不会酥松。非但如此,其内壁相对光滑,水流阻力小,不易淤积泥沙,较之传统土渠,不仅坚固耐用,更能减少渗漏,节约水源。”
“大人请看,”杨九狼指向渠中一段:
“此处我们预埋了分水闸口,待到支渠修好,便可控制水量,精准灌溉。不像以往大水漫灌,既费水,又易造成低洼处积水。”
王政兴点了点头,他看得出来,杨九狼所言非虚。
这条沟渠的规整与坚固,远非他见过的任何土石沟渠可比。
“此等工程,耗费几何?用工多少?”他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毕竟,再好的东西,若是耗费靡巨,也难以推广。
“回大人,”杨九狼想了想说道:
“修建此渠,主要耗费在于水泥、砂石以及人力。但具体的成本并未做过详细的统计。”
人工比较好统计,就是这水泥,杨九狼还不知道要给它定怎样的价格。
闻言,
王政兴沉吟不语,手指在渠壁上轻轻摩挲。
阳光下,水泥表面泛着坚硬的青灰色光泽。
他能想象,当清澈的水流在这沟渠中奔腾而过,滋润两岸田亩的景象。
那不仅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他王政兴的政绩。
“杨族长,”王政兴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杨九狼:
“你这水泥沟渠,本官看着甚好。若是能全面推广,定是利国利民之举。”
杨九狼心中一动,知道正戏要来了。
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微微躬身:“大人谬赞。此物若能略尽绵力,亦是边荒县百姓之福。”
王政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过谦。
“杨族长,本官今日前来,便是想与你商议此事。”
王政兴走到渠边一块大石旁,也不嫌脏,撩起衣袍便坐了下来,指了指旁边的空地,“坐下说。”
杨九狼依言坐下。
阳光正好,照在崭新的水泥沟渠上,泛着青灰色的光。
不远处,田里的稻禾随风摇曳,一片生机勃勃。
“本官欲在边荒县,大力推行此水泥之法,用以修筑沟渠、水库,乃至官道、城防。”王政兴开门见山。
杨九狼闻言,心中早有预料。
这水泥的作用,任何一个有眼光的当权者都不会忽视。
他沉吟片刻,说道:
“大人高瞻远瞩,此举若成,实乃边荒县百姓之幸。只是水泥的生产颇为繁琐,若要遍及全县,恐非一朝一夕之功。”
王政兴何等人物,自然听出杨九狼的言外之意。
他手指轻叩水泥地面,发出笃笃之声,心里在权衡。
“杨族长所言,本官自然知晓。”王政兴微微颔首,“你若是能扩大水泥的生产,本官定会鼎力支持。”
如果不是杨九狼这么能打,他都忍不住...想把水泥的生产收归官有。
反正关于水泥之事,已经上报朝廷。
至于如何处理,还是交给上面来定夺。
他没必要与杨九狼直接发生冲突,得罪一个拥有绝对武力值之人,非明智之举。
听到王政兴的话,杨九狼心中念头急转。
与官府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这始终...又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5222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