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勘查田地(二)
闻言,杨九狼在心底暗骂自己,‘当初接管族长之位,果然是捡了个烂摊子,进入了无底洞。
这破村子除了不缺张口吃饭的嘴,好像什么都缺,这羊毛还没薅到,就先把自己给赔了进去。’
“哎~”他先叹了一声,接着摇了摇头,对旁边的八族老杨剑封说道:
“八族老,你们资源堂先到县城的牲畜行购买十头耕牛。至于工具...”
“十头耕牛?”还没等杨九狼把话说完,就被八族老的惊呼给打断:
“族长,购买十头成年的耕牛,至少需要150两银子,族老会的公共账上哪来这么多银子?”
“这银子...我先垫着。”杨九狼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然后又补了一句:
“但族老会必须算给我两成的利钱。”
“啥?两成的利钱。”这下不止杨剑封,连旁边几位族老也愣住了。
三叔公的眼睛瞪得溜圆,“族长,你咋还要收利钱呢?”
在他们的认知里,族长为宗族出力,垫付些银钱那是常有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应尽的义务,显现的是族长的担当和对族人的关照。
但明码标价要利息,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咋滴?”杨九狼眉头一挑,那股子混混劲又上来了几分:
“我的银子就不是银子了,你们去外头那些印子钱的铺子打听打听,如今这世道,没个五成的利,谁肯把银子借给你们?”
他这话糙理不糙,直接把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众人面前。两成利,对比外面那些吸血的高利贷,似乎...还真不算过分?
“族长的这个要求很合理。”还是内务堂堂主杨坚出来打圆场。
他心思更缜密些,也更能理解杨九狼这种‘公私分明’的做法或许更有利于长远的发展。
“亲兄弟都要明算账,族长借银子给村子周转,是情分。但收取合理的利钱,也是规矩,这事就这么定了。”杨坚一锤定音。
其他族老虽心里还有点嘀咕,但见杨坚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反驳。
杨九狼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农经堂堂主杨剑南,“至于工具的事...”
“对、对对,族长。”杨剑南赶紧接话,把话题拉回正轨:
“买了耕牛是解了燃眉之急,可这地被水泡得又硬又黏,寻常的犁怕是豁不开深层,还容易坏。
而且光靠牛耕,这上千亩地要翻过来,得弄到猴年马月去。”
他指着脚下踩着的泥地,那泥巴能粘掉人半只鞋。
杨九狼‘嗯’了一声,表示明白,他低头看着脚下的泥泞,心里已经在跟001快速交流。
买牛只是增加了动力源,但工具跟不上,效率还是提不起来。
001提供了一种可人力驱动的杠杆式碎土器,针对板结土壤,先进行初步碎土再深耕,可有效降低耕作阻力,提高效率,并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提供了几种改良版的深耕重犁,犁壁加高加厚,犁铧采用夹钢工艺提升硬度和耐磨性,增加配重,确保能深翻土壤,打破犁底层。
“光有耕牛确实还不够,”杨九狼抬起头,扫过几位脸写愁容的族老:
“这地,得有好家伙才能伺候,我会让木老和铁老那边,联手打几款工具出来。”
他说着,也不嫌脏,直接蹲下身,随手在旁边折了根小树枝,拨开一小片区域的烂草,就在那半干的泥地上划拉起来。
下笔很快,线条却意外地清晰、稳定,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得益于001直接将图像投射在到地面,他只需要照着描就行,当然只有他能看到这种视野共享。
很快,几款形状古怪的农具草图就出现在泥地上。
有带着长长力臂、看着像个怪异跷跷板的碎土器;还有犁头特别巨大、犁壁高耸的重犁。
这些图形,活灵活现,结构的关键部位用了不同的划痕深度,异常逼真。
几位族老一开始还站得稍远,看着族长这番举动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随着图案渐渐成型,他们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伸长了脖子,仔细端详。
他们虽然没见过这些新式的工具,但常年跟土地打交道,农具好不好用,一眼便知。
“咦?这...这犁头恁大,是想往深了翻吧?”杨剑南作为农经堂堂主,看得最仔细。
他指着那重犁的图样,眼睛里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
“还有这个,是靠人压这边,就能把那头的地拱起来?”百工堂堂主杨剑北指着碎土器的杠杆结构,脸上写满了好奇。
“这些新奇的工具,看着是很怪,但仔细琢磨,似乎...真能解决眼下这地又硬又黏的大问题。”杨坚也补了一句。
“好了,大家各就其位,尽快把事情落到实处。”杨九狼站起身,扔掉手中的树枝,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这些工具我会让作坊那边尽快打造出来,不过价格也不菲,全都要记在族老会的公账上。”
这次,众族老们没啥意见。
种地是头等大事,如果这些工具真能解决耕地的问题,他们还愿意出双倍的价钱购买。
夕阳西下,把众人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
经过这次对作坊巡视和对田地勘查,大家对杨家村接下来的发展都有了一定的方向,这也是灾后重建最重要的第一步。
很快,众人就返回到杨家村的避难营地。
东西两村的村民虽然还混居在一起,但已经变成了两种现象。
由杨九狼领导的杨家西村,村民们上工的去上工,留在草棚的家人开始烧火做饭。
这些村民都能以低价从族老会购买到粮食和少量的肉。
而由杨锐带领的杨家东村,景象截然不同。
大部分村民,无论老少,都只是呆坐在自家草棚门口,眼神发直,一片死气沉沉,他们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有人在试图修补一张破得不能再破的渔网,更多人则茫然望着西边酡红的天空。
人群中时不时就传出几声压抑的咳嗽,和孩子们有气无力的哼唧声。
他们嗅着西村村民草棚中飘出的肉香,喉结不自觉地滚动,眼神里混杂着羡慕、嫉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恨。
看到这种情况,杨九狼扭头对着身后的杨坚说道:
“杨坚叔,必须让西村的村民尽快搬离这里,不能再和东村的村民住到一起了。”
在资源极度匮乏且分配不均的环境下,群体间的嫉妒和怨恨会快速积累。
当生存压力巨大时,道德底线会降低,极容易因为小事情触发大规模的冲突。
“知道了,族长。”杨坚马上回道,“我们西村已经在新住区赶工建造茅草屋,预计一个月后就能搬离这里。”
... ...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53973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