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勘查田地(一)
下午,杨家村,农田区域。
洪水退去已有段时日,但田埂间依旧泥泞不堪,低洼处甚至还积着浑浊的死水,散发着一股草木腐烂和淤泥混合的腥臊味
原本该是休养生息等待春耕的田地,此刻到处满目疮痍,裸露着灰黄色、被水浸泡得发白的土壤。
倒伏的枯草烂秆随处可见,其间或有几只瘦骨嶙峋的水鸟在泥水里徒劳地啄食。
整片区域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萧条与死寂。
从作坊出来。
杨九狼带着杨坚、杨剑南等几位族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湿软的泥土被靴子踩得‘噗嗤、噗嗤’作响。
农经堂堂主杨剑南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半干的泥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族长,这地算是废了一半了。”杨剑南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水泡得太久,土里的肥力都冲走了,还泛着碱,黏糊糊的不透气。就算现在翻了,不歇个一年半载,怕是种啥都长不好。”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洪灾过后,土地的恢复是头等大事,直接关系到未来一年的收成,甚至全村人的生死。
杨剑南的担忧,同样是全体村民的担忧。
“是啊,族长。”杨坚也点了点头:
“往年遭了水灾,至少得用大量草木灰和农家肥慢慢养地,还得深翻晾晒,没几个月功夫下不来。
眼看就快入冬了,离过年没多久,开春就要备耕,时间紧得很。”
杨九狼默默听着,脚下的泥泞触感和空气中的腥臊味,让他对情况的严重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在心里对智慧生命发出指令,“001,扫描分析一下这片区域的土壤情况,重点是恢复地力的方法和时间。”
【叮,当前区域土壤样本数据显示:平均pH值8.7,呈强碱性。有机质含量低于0.5%,氮磷钾等关键元素严重流失。
部分区域检测到厌氧菌群超标,易导致植物根系腐烂。
综合评价:土壤结构破坏严重,肥力低下,盐碱化明显,短期内不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
“族长?”杨剑南见杨九狼半天不语,只是盯着地面出神,忍不住又问了一句,“这地...咱们该咋整?”
“这地的问题,比我们想的还要严重一些。”杨九狼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
“不光是肥力没了,还‘太咸’、‘太硬’,里面还有些坏东西,会让庄稼烂根。”
他尽量用这些族老能听懂的词汇来转述001的分析结果。
“咸?硬?”杨剑南愣了一下,“族长,你是说这地盐碱化了?”
他虽然没听过什么酸碱度,但盐碱地他是知道的,那可是极难伺候的。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杨九狼点头,“而且,比一般的盐碱地还麻烦点。”
“那...那可如何是好?”几位族老都有些慌了神。
盐碱地改良,那可是大难题,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见效。
杨九狼的目光投向田埂边一种不起眼的野草,那草长得不高,叶子细长,一簇簇的,随处可见,牛羊都不爱吃。
它叫‘刺棱草’,禾本科植物。根据001提供的分析,此草植物根系发达,能耐受贫瘠和轻度盐碱环境。
关键在于,其燃烧后的草木灰富含钾离子和特定微量元素,对中和当前土壤的强碱性、补充流失养分有显著效果。
且能抑制部分有害菌群,效率远高于普通草木灰或农家肥。
杨九狼清了清嗓子,看向几位族老:
“我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快些。不知道几位族老听没听说过一种叫‘刺棱草’的野草?”
“刺棱草?”杨剑南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疑惑的表情:
“就是田埂边上长的那种,又硬又扎手,牛都不乐意碰的玩意?那草有啥用。”
“用处大了。”杨九狼语气笃定:
“我偶然得知,这种刺棱草烧成的灰,跟咱们寻常烧的草木灰不一样。
它里头有种东西,正好能克制这地里的碱气,还能补地力,比咱们用农家肥慢慢养,快得多。
说不定还能杀杀土里的病根。”
“烧这草?能行?”杨剑南第一个表示怀疑,他摇着头:
“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都是用好草好料沤肥,或者用灶膛里攒的好灰。
哪有用这种泼贱野草的道理?它自己都长不肥,烧的灰能有多大劲道。”
“试试不就知道了?”杨九狼语气果断:
“老法子是稳妥,但咱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这刺棱草遍地都是,又不费什么本钱,砍回来烧成灰撒下去,再叫人把地翻一遍。
成与不成,十天半月就能看出点苗头。
成了,咱们开春就能种粮;不成,损失的也就是些力气活,总比干等着强。
农经堂马上组织人手,大量收割这种‘刺棱草’,就在田边找空地烧灰。
内务堂负责调配人手和记录工分。”
他这话带着点不按常理出牌的‘混不吝’劲,却也点中了要害:时间不等人,尝试的成本又低。
杨坚沉吟片刻,觉得杨九狼说得有几分道理,如今这光景,死马也得当活马医。
“族长说的是,试试也无妨。只是这刺棱草虽然常见,但要弄够这几百亩地用的灰,怕不是个小工程,得不少人手去砍、去烧、去撒。”
“人手不成问题。”杨九狼站起来,双手互相拍了拍泥土:
“农忙时期,所有作坊的上工率减半,让村民回归田地。
五族老,这事就交给你们农经堂了,你最有经验,负责带人去辨认、砍伐、烧灰,还有指导怎么撒、怎么翻地。
需要多少人,跟杨坚叔报备,内务堂统一调配。”
五族老杨剑南看了看杨九狼,又看了看脚下这片让人绝望的土地。
虽然不是很相信这个法子有用,但族长已经拍板,而且说得也在理,只能应下:
“成,族长。我回去就安排人手。”
他又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可族长,这么多活计同时铺开,需要大面积地割草和翻地,我们村子的工具和畜力怕是远远不够呀。”
... ...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53974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