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1945年,天幕播五大善人未来 > 第296章 油管五常(一百三十七

第296章 油管五常(一百三十七


(五)立陶宛的少数民族:夹缝中的恐惧与挣扎

维尔纽斯的老城区里,波兰裔裁缝扬・科瓦奇正在给顾客缝制西装,收音机里播放着苏联的宣传口号,可顾客的话题全是天幕。“扬,你是波兰人,天幕说你们能对付苏联,是真的吗?”  顾客的问题让他手一抖,针线扎破了手指。他赶紧用手帕擦血,低声说:“别瞎说,我是苏联公民。”

可关上门后,他却对着妻子泪流满面。1939  年,他的家人被迁往北极圈,如今只剩下他和女儿相依为命。“苏联解体……  我们能回家吗?”  妻子抱着他,声音哽咽。扬想起  1947  年的土地改革,他们失去了祖辈留下的农场,如今只能靠裁缝铺勉强糊口。“波兰要对付苏联,可我们这些夹在中间的人,只会成为牺牲品。”  他看着墙上的波兰国旗(偷偷珍藏的旧物),既盼着苏联解体,又害怕战争爆发  ——  历史上,立陶宛总是大国博弈的棋盘,而他们就是棋盘上的棋子。

在维尔纽斯的教堂里,神父卡齐米日正在为信徒祈祷,祈祷词里多了一句  “愿和平永驻”。他知道,天幕的预言已经传遍大街小巷,年轻人在偷偷传唱波兰民歌,老年人在回忆战前的岁月。“无论是苏联还是波兰,普通民众只想活下去。”  他在布道时说,“仇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公平与尊重才能带来和平。”  可他心里清楚,在  “解体”  与  “威胁”  的阴影下,和平就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二、西欧各阶层:从嘲讽狂欢到警惕不安的战略觉醒

(一)鲁尔区的德国工人:工厂里的嘲讽与担忧

鲁尔区的克虏伯工厂里,钢铁工人汉斯・穆勒正操作着机床,车间里回荡着笑声。“波兰人要对付苏联和欧盟?他们连自己的煤矿都挖不明白!”  他的话引来工友们的哄堂大笑  ——1950  年的西德还在战后重建,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一半,而波兰的工业更是落后,他们生产的机床经常出故障。

“可天幕说苏联会解体”,年轻工人卡尔突然说,“如果苏联没了,波兰会不会变成新的威胁?我们夹在法国和波兰之间,又要遭殃了。”  笑声戛然而止,工人们的脸色凝重起来。汉斯想起  1945  年的轰炸,想起被苏联红军占领的东德,“苏联解体或许是好事,但波兰……”  他没说完,却让大家都明白了  ——  历史上,波兰曾多次被瓜分,也多次崛起,这个国家的韧性超出想象。

工会领袖埃里希・施密特正在组织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天幕的言论让他改变了策略:“同志们,苏联可能会解体,波兰可能会崛起,我们必须尽快恢复实力!”  他在集会上说,“只有西德强大了,才能在未来的格局中自保。”  工人们的热情被点燃,他们举着标语游行,既为了生计,也为了国家的未来。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天幕的预言让西德工人第一次意识到,他们的命运不仅与美国、苏联相关,也与身边的东欧国家紧密相连。

(二)巴黎的商人:咖啡馆里的算计与野心

巴黎蒙马特的咖啡馆里,商人皮埃尔・勒梅尔正和客户洽谈生意,桌上的报纸刊登着天幕的消息。“波兰人要‘手拿把掐’欧盟?这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他端着咖啡杯,哈哈大笑。作为进出口商,他曾与波兰人打过交道,那些人的效率低下、信誉糟糕,让他损失了不少钱。

“可如果苏联解体,欧盟真的成立,波兰的地理位置就太重要了。”  客户的话让皮埃尔陷入沉思。他打开地图,手指划过波兰的领土  ——  这里连接着西欧与东欧,是贸易的必经之路。“如果波兰能稳定下来,我们可以在华沙建立仓库,把货物销往苏联解体后的各个国家。”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掏出笔记本记录:“投资波兰的港口、修建铁路、培训工人……”  在商人的眼里,威胁永远伴随着机遇,天幕的预言让他看到了新的商业版图。

旁边一桌的小商贩们也在讨论天幕:“波兰的苹果很便宜,如果能进口到法国,肯定能赚钱”“可他们出尔反尔,会不会突然提高关税?”“如果欧盟成立,应该会有统一的贸易政策吧?”  他们的讨论更接地气,关注的是物价、关税和生计。一位卖花的老妇人说:“不管谁掌权,只要能让我们做生意、过日子就行”,这句话道出了小商贩们的心声。

(三)伦敦的知识分子:书店里的辩论与警醒

伦敦查令十字街的书店里,学者们围绕天幕的言论展开激烈辩论。“波兰的威胁本质上是苏联解体后的权力真空。”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1949  年北约成立,1950  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实施禁运,西方一直在遏制苏联,可我们从未想过苏联会解体。”  他的话引来一片赞同,有人补充道:“波兰在历史上一直是‘欧洲的擦脚布’,可一旦失去苏联的压制,它必然会寻求地区霸权。”

哲学家以赛亚・柏林坐在角落,手里拿着一本《波兰史》:“这不是波兰的问题,是整个欧洲的问题。”  他说,“西欧在战后依赖美国的保护,缺乏自主防务能力;东欧被苏联控制,充满怨恨。苏联解体后,这种平衡被打破,波兰的崛起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话让书店里安静下来,学者们意识到,天幕的预言不仅是对苏联的警告,也是对西欧的警醒  ——  如果不尽快实现联合,他们可能会再次陷入战乱。

年轻学生们则更关注  “欧盟”  这个概念:“欧盟是什么?能让我们不用护照就能去巴黎吗?”“如果波兰加入欧盟,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联合起来真的能对抗波兰和苏联的威胁吗?”  他们的提问充满理想主义,却也反映了西欧年轻人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一位学生说:“或许天幕是在提醒我们,欧洲的未来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句话让不少人点头称是。

(四)罗马的普通市民:街头巷尾的议论与恐慌

罗马的街头,市民们围在报摊前,争抢着刊登天幕消息的报纸。“波兰人要对付苏联和欧盟?他们是不是疯了?”  一位家庭主妇手里提着菜篮子,满脸不可思议。1950  年的意大利还在恢复战争创伤,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最关心的是面包和工作,而不是遥远的地缘政治。

“可苏联会解体……  这意味着战争可能又要来了。”  退休老兵朱塞佩拄着拐杖,眼神里满是恐惧。他参加过二战,亲眼见过集中营的惨状,“不管是苏联、波兰还是德国,只要打仗,受苦的都是我们老百姓。”  他的话引来共鸣,有人说:“应该让教会出面调停”,有人说:“赶紧囤点罐头和汽油”,还有人说:“希望美国能保护我们”。在冷战的阴影下,美国的军事存在是西欧民众最大的心理慰藉,可天幕的预言让这份慰藉也变得不确定。

街头艺人在广场上表演,台词里加入了天幕的梗:“波兰人说能搞定苏联,就像猫说能抓住大象!”  引来阵阵哄笑。可笑声背后,是深深的不安。一位年轻姑娘说:“我男朋友在北约军队服役,他说波兰的军队不堪一击,但苏联解体后就不好说了。”  她的担忧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  在动荡的时代,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308/433517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