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讨论


1.  市场反馈解读:数据爆发印证了产品的独特价值(口感、健康属性、品牌潜力)被高端消费者迅速接受。

美日优购渠道价值凸显,必须全力维系并深化合作。

当前核心矛盾:卓越的市场需求  VS  孱弱的供应链支撑。

2.  短期应对  -  扩产保供:

批准:立即启动现有米酒厂产能扩充计划。

目标:4周内,将醪糟周产能提升至  7,000罐,米酒周产能提升至  2,000瓶  (满足平台最低要求)。

措施:增加生产线(可租赁/购买二手线快速上马)、增开班次(三班倒)、优化工艺流程、临时扩招熟练工,但要坚决保证员工福利。

责任人:林薇、郑田。

3.  中期布局  -  品质提升与规模效应:

核心预判:  当前销售建立在产品初体验的新奇感和初步健康认知上。下一阶段的爆发性增长,将极度依赖产品力的深度夯实与口碑裂变!  苏总主导的品质优化(如口感醇厚度、功效稳定性、包装升级)是重中之重!

警示:  一旦品质显著提升(如苏总计划引入的药材增效),结合现有口碑基础,销售量级将有飞跃式增长(可能达到当前5-10倍或更高)!

现有及短期扩充产能将再次捉襟见肘,因为需提前做好战略规划。

4.  长期战略规划  -  产地布局与分散风险:

批准并启动:在全国核心水稻产区进行新生产基地的考察与选址!

首期重点区域:

川省:神农种植基地总部所在地,新型抗旱稻米研究发源地、消费市场成熟、劳动力充足。定位:核心基地,辐射西南、西北及全国。

广省(岭南):神农基地次一级根据地,海洋水稻研究发源地,  经济发达、消费力强、物流枢纽、毗邻港澳及东南亚市场。

定位:高端市场保障、出口桥头堡。

其他潜力区(如江浙、两湖):  同步调研,纳入二期规划。

目标:6-8个月内,在川省或广省落地第一个规模化、现代化新厂,形成双基地(或三基地)支撑,彻底解决产能瓶颈,并为品质提升后的海量需求做好准备。

责任人:卓佩(牵头)、林薇(提供选址标准-水质/原料/环境)、林峰(配合资源协调)。

读着卓佩条理分明的批示,苏砚秋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被点醒的清明。

“这份视野和执行力……佩姐真是……”

苏砚秋低声轻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桌面,

“定海神针。”

她想到林薇、陈婉茹和林峰的工作能力,她嘴角又泛起一丝笑意,

“都是商业翘楚!都跟着佩姐来我这儿了!真好!”

团队的力量,在这一刻让她感到安心,也倍感压力与动力。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下的回复框,她指尖轻敲,只留下一句简洁的回复:

>  遵照卓助理指示有序推进。

这是她对卓佩能力的最高认可,也是对整个执行团队的明确指令。

关掉这封邮件,邮箱里还有卓佩发来的其他数封邮件,静静地躺在列表中,等待着她的审阅,急事卓佩会打电话,但工作进程汇报会发邮件,因为图标会更清晰的展示相关情况。

苏砚秋一一点开。

其中一封标题为《神农一期14基地建设进度汇总及种植规划初稿》的邮件赫然在列,苏砚秋选择打开。

邮件首先以清晰的图文形式展示了分布在七个省份的14个基地现状。

大部分基地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前期建设阶段:大型机械在广袤的土地上进行着深度的土壤改良,挖掘机轰鸣着开掘或改造着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

每个基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当前主要建设内容如土壤检测报告摘要、水源保障工程进度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

邮件的核心附件,是一份由林峰牵头,各基地主理人深度参与制定的《一期种植规划表》。表格详细规划了核心作物与轮作体系:

即  根据不同基地的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精准匹配了主打的高附加值有机作物,并科学设计了两年或三年的轮作方案,以保护地力、减少病虫害。

技术路径:  明确标注了将采用的关键技术,如精准滴灌、生物防治、有机肥发酵堆肥技术、小型气象站监测等。

阶段性目标:  清晰划分了试种期、小规模量产期、稳定供应期的产量预估和时间节点。

主理人分工:  明确各基地主理人在品种落地、技术执行、日常管理中的具体职责。

林峰则负责整体技术标准的把控、资源协调和跨基地经验交流。

文件的最后标准各基地主理人将在3月集中到粤市基地学习参观。

林峰不是专业的农学人,但是在管理规划方面没得说,苏砚秋心中满是欣慰。

可却随着这份报告阅读完毕,苏砚秋想起一个问题便是她爸苏自强在神农种植基地上的定位。

之前是因为害怕去跑办理手续,苏砚秋推荐让他爸去注册,后面再遇到华宇后为了转移对方注意力,苏砚秋便让剩下的基地都注册他爸的名字,并交由他爸去外地一一接手打理。

卓佩来了以后发现管理上太多问题无人处理,便增设了林峰。

如今,基地建设步入正轨,专业的管理者林峰及其团队已然就位,深度介入到土地规划、种植管理等核心业务中。

那么,她爸苏自强接下来该做什么?他的经验优势在哪里?他与林峰在基地管理事务上,是否已经开始出现职能交叉甚至潜在的冲突点?

苏砚秋即便也不是很懂管理,也知道现在这种“双头管理”的局面,会不最终影响效率甚至决策的权威性,更或者让他爸和林峰生了嫌隙。

家族企业的传承与现代化治理,这个看似遥远实则紧迫的课题,第一次如此具体地摆在了苏砚秋面前。

可这不是简单的亲情问题,而是关乎“神农”能否高效运转、持续发展的核心治理结构问题。

她不能让父亲感到被边缘化,更不能让林峰这样的专业人才因掣肘而心生退意。

想到这里,苏砚秋干脆拿起手机拨通了卓佩的电话,自己解决不到的就问卓大管家。

“佩姐,睡了吗?”

她略带歉意地问,“这时候打扰你,感觉我快成压榨员工的资本家了。”

电话那头传来卓佩温和而清醒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还没。正好,你不给我打,我也要找你。我给你物色的小助理,明天上午十点会准时到你家报到。”

“小助理?”

苏砚秋一愣,想不通自己什么时候用得上小助理,“我现在…需要助理吗?”

“砚秋,你还有10天就要出国了呀!”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0/4830788/236357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