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覆灭
颜珩去新府找沈淮序,和他说了审讯后的结果。
“我带三哥去了汴京府衙提审裴尧臣的犯人,一开始他百般阻挠,后来在三哥的声声威胁下,他不得不做出让步,结果你猜,我问出谁人来着?”
“周世子。”
沈淮序拿着茶壶,正往珐花瓶上的海棠插花浇水,闻言回了话道。
颜珩原想在他面前卖关子,在他实在猜不出是何人时,再揭晓那个人是谁。
谁成想一开口,就被他猜中了谜底。
他心绪难平地说:
“你为何不猜是林侯爷,再不然也该是刑部侍郎才对?”
“我和簪娘子只在周家私园里公然出现过。”
沈淮序独独偏好这沾了水珠的海棠,他欣赏了半晌道:
“簪花宴上,周世子本就对我的到来心存怀疑,我又当着他的面单独叫了簪娘子,他稍微上点心,就能查出我和簪娘子的关系。”
颜珩从来没怀疑过这件事,他的心思缜密如斯,不得不令人叹服。
“那他的动机呢?”
颜珩一直不解的是:“你和周世子无冤无仇,他为何要散播你的谣言?”
“汴京的三大世家,林家以侯爷为首,郑家以刑部侍郎为主,周家以国公府为重,这三家维系着牢不可破的姻亲关系,仗着郑家出了个太后娘娘,妄想只手遮天。”
沈淮序冷冷地斥道:“周国公父子在长公主的压制下无所作为,为了摆脱长公主的钳制,他们便向林侯爷和刑部侍郎投诚。”
颜珩这下子全明白了。
沈淮序为了贡举之事,先是拖了林小侯爷游街,后将郑家的嫡长子押解进大牢,周世子为了向林郑两家投诚,自是要往沈淮序的身上踩上两脚。
“你打算将周家怎么办?”
“没有了长公主做靠山的周家,就是个软柿子。”
“那太后娘娘呢?”
“皇上自会替我善后。”
颜珩听了这些话,仍替他感到了忧心忡忡。
为了这次的贡举科考,他得罪的何止是以太后娘娘为首的三大世家。
七成寒门子弟上榜,那些被触动利益的汴京权贵,哪个不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岁聿,我劝你缓一缓,不要一下子得罪太多人。”
“总要有人出头去做这些事。”
沈淮序凛然地道,“就算我放过了他们,他们也不会放过我。”
颜珩无解,只能看着他在未卜的前程上,一条道走到底。
次日深夜,沈淮序率领禁军包围了国公府。
火把照亮了一方浓稠的夜色,暗影幢幢里,传来了一片惊哗声。
沈淮序从马背上一跃而下,箭步如飞地走进了国公府。
前院乌泱泱地跪了一地人,周国公和周世子被禁军押解上前,双双踢跪在了地上。
周国公愤恨地道:“沈淮序,你凭什么抄没国公府,谁给你的胆子?!”
沈淮序缓缓上前,走到他面前站定。
他从暗卫手中拿过一叠信函,俯身展示在周国公的面前:
“烦请国公爷认一认,这是不是你的亲笔信?”
周国公看到封面上“殷王亲启”这几个字,吓得整个人都软瘫了。
“你……从哪里……拿来的信函,这分明是诬陷,我和殷王没有半点关系,皇上早就查探清楚的事,由不得你在这里搬弄是非!”
“国公爷当年是不是被逼着和殷王苟且,我说了不算,信函说了不算,唯有长公主说了算。”
沈淮序遗憾地看着他,眼里没有半分同情。
“可惜你们父子俩愚蠢至极,扔了救命的浮木,还死抓着几根稻草不放,自作孽不可活。”
周国公死到临头了都还在嘴硬:
“不会的,太后娘娘不会不管国公府,沈淮序,你休想用几封信就将我置于死地。”、
“那就让你好好地赖活着。”
沈淮序声威地令道:
“周国公勾结殷王谋权篡位,证据确凿,来人,将周家父子押入大理寺深牢,其余人等一律关进狱所,听候发落。”
禁军统领上前领命道:“是,沈小将军。”
周国公被侍卫强行拖出去时,还在垂死挣扎:
“我要见太后娘娘,你不能私下定我的罪,我要见太后娘娘!”
长公主在宫里深居简出,还是从吴嬷嬷嘴里,听到了国公府一夜间覆灭的消息。
她盘坐在蒲团上,捻着手里的佛珠,只道一声:“阿弥陀佛。”
吴嬷嬷在一旁近身伺候,宽慰地道:
“长公主对国公爷已然仁至义尽,周家落得如此下场,全是他们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因果报应终有时,他的命数如此,谁也救不了他。”
长公主因着心中有愧,才会屡次三番地挽救国公府于危难中。
她当年嫁给周国公时已身怀六甲。
老国公爷得知此事后并未声张,而是忍辱地瞒了下来,可惜她的孩子最后还是夭折了。
后来薛姨娘从周国公口中得知了此事,以此为要挟,妄想坐上侧室的位置。
长公主一怒之下,一杯毒酒赐死了薛姨娘,就此和周国公生了嫌隙,彼此之间相看两生厌。
到底是亏欠在先,不管周国公做出何等逾矩的事情,长公主都会看在老国公爷的份上,力保国公府长盛不衰。
可惜这对父子丝毫不领情,还妄想救活薛姨娘种下的那株梅树,一而再地做尽有辱门楣的荒唐事,还试图巴结太后以此摆脱她的掌控。
长公主见国公府气数已尽,终是无力地放了手,和周国公和离后,回到宫里一心专研佛法,从此不问窗外事。
宫门外传来了一叠脚步声,一声声高呼由远及近地传来:
“皇上驾到——”
长公主在吴嬷嬷的搀扶下,从蒲团上起身,瞥见那一角明黄龙袍后,她恭身下拜道:
“参见皇上。”
“姑母请起。”
庆元帝快步向前,双手扶住了长公主,托她起身道:
“朕诸事繁忙抽不开身,许久没来拜见姑母,还请姑母见谅。”
长公主浅浅含笑道,“皇上日理万机,当以国事为重,本宫岂能因着一个孝字,就将皇上捆绑于身边?”
一句话珠玑必现,和太后娘娘想比,高下立判。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2/4832008/2549279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