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出主意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顾秋月见俩孩子都醒,已经被穿好衣服,坐在堂屋的席子上玩了,见她出来,纷纷跑过来喊  “妈妈”。

顾秋月收拾一下,带着一双儿女出门去给几家一直相处不错的军嫂送京城土产。

结果张秀梅嫂子和陈翠芬嫂子都不在家,顾秋月也不失望,牵着两个孩子往大院里嫂子们常去的那棵老榆树下去找人,果然,没有工作的嫂子们基本上都在这里。

“呀!秋月妹子来了啊,快过来坐。”张秀梅第一个看见他们娘仨,忙站起来把双双抱在怀里。

其他军嫂也一起站了起来,让出一条凳子给顾秋月坐,一个脸生的军嫂看着还像小姑娘一样的顾秋月,有点阴阳怪气地道:“啧啧,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回来就有好工作。”

正跟张秀梅几个聊家常的顾秋月停下来,看着这个开口的军嫂,也不说话,就这么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那军嫂被顾秋月看得有些不自在,却还是梗着脖子道:“我又没说错。”

“陈灵慧,你说话就说话,别那么阴阳怪气行不行,活像大家都欠了你一样。”张秀梅嫂子不客气地道:“谁不知道你那点心思,你自己又没有去镇一中试过,是人家老师和学生联名把你退回来的,再说了,你一个高中生,去教中学生合适吗?”

又转头对顾秋月说,“秋月妹子,别理她,我们还没恭喜你被镇一中先上当老师呢。”

顾秋月意外消息传得那么快,自己还没有确定呢,这大院里的人都知道了,看来还依旧是一点秘密也没有。

那陈灵慧见大家都一脸看好戏地看她,生气地跺了脚走了,但也没人拦她,倒是顾秋月问道:“她那是什么情况?”现在刚恢复高考各个学校师资力量很紧缺,怎么也不可能好好的把老师退回来。

不等张秀梅说话,一边的陈翠芬开口冷笑,“还能是怎么回事,当然是学历造假,自己都只是个高中生,还想教中学生,那不是耽误人学生嘛。”

后来从几位嫂子的你一言我一语里,顾秋月才拼凑出个大概,那陈灵慧说是大专毕业,后勤部安排工作的时候,一中正好有个老师的位置,就把她推荐过去了,哪成想她没有那个金钻还要去揽那个瓷器活,硬是要教毕业班,谁知道现在的初中毕业班比她那时的课程难多了。

很多学生就向校长反应了,校长向部队反应,部队再那么一查,陈灵慧倒是考上大专了,但只读了一年就学了,连毕业证都没拿到。

顾秋月听得一愣一愣的,“她这种情况政审时是怎么通过的?”

“谁知道呢!”张秀梅撇嘴,转移话题,“不说她了,反正自从被学校退回来后,就整天挂着个脸,跟谁都欠她几百块没还似的。”

话题很快又转到生活不易上,陈翠芬叹了口气,眉头习惯性地蹙着:“有工作是好,可咱没工作的咋办?孩子大了,吃穿用度、上学,哪样不花钱?光靠那点补贴,掰着指头都不够用。”

“可不是嘛,”另一个军嫂附和,“想找点零活贴补吧,咱这地方偏,进趟城都费劲,还顾不了家,难啊!”

愁绪像一层薄雾,笼罩在几位军嫂脸上。

顾秋月静静地听着,目光却被板凳旁那个草编包吸引,  那是一个用驻地后山特有的、带着淡淡清香的韧草编的挎包,那包样式简洁大方,还用彩色布条在提手处编了精巧的花样,她拿起来,手指摩挲着草叶天然的纹理和那抹亮眼的彩色布条,触感温润而独特。

“秀梅姐,你这包编得真好看,”顾秋月由衷地说,眼神亮了起来,“这配色也时髦。”

李秀梅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嗨,瞎琢磨呗,闲着也是闲着,这草后山多的是,不值钱。”

“谁说值钱的是草?”顾秋月拿起包,对着阳光看了看,一个想法在她脑中迅速成形,“值钱的是这好手艺、这巧心思,还有咱们这山里的特色!你们想啊,要是用这种草,你们想啊,要是用这种草,再搭配点山里别的材料,比如染色的麻线、好看的野花干、或者小粒的彩色石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位军嫂,清晰地描绘着脑海中的图景:“编点既实用又好看的物件,比如,夏天用的草编凉帽,帽檐可以编宽些挡太阳,上面点缀点干花或者彩色布条编的小花,又凉快又别致;编些结实又好看的菜篮子,提手弄舒服点,城里人买菜提着也体面;或者精巧的小筐小篓,放针头线脑、零嘴点心正合适;还有,给娃娃睡的小草摇篮,边边角角都磨圆润了,又轻巧又透气,上面编点小鸭子、小鱼的图案……”

顾秋月的声音带着一种感染人的热切:“再打上个‘军嫂手作’的烙印,让人知道这是咱驻地军属用心编的,带着山里的味道和咱们的心意。你们说,是不是有点意思?”

“哎哟!这主意好!”李秀梅眼睛“唰”地亮了,激动地一拍大腿,“凉帽!菜篮子!小摇篮!月月你这脑子就是活络!我怎么就光想着编筐装东西了呢!”  她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带着巧思的物件在她手里诞生。

“好是好,”陈嫂子撇了撇嘴,语气带着怀疑,“卖给谁去?城里人啥好东西没见过?咱这山里的东西,能入人家的眼?别费劲巴拉弄出来,最后堆在家里落灰,白费功夫。”

李秀梅脸上的兴奋瞬间被浇熄大半,不服气地瞪了张桂芬一眼:“翠芬你咋老泼冷水……”

“翠芬姐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顾秋月及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做生意嘛,肯定有风险,东西再好,也得找对路子,这事不急,咱们先琢磨琢磨,看看能做出啥新样子,怎么卖才好,等我到学校安顿下来,咱们再慢慢合计。”  她放下草编包,给了张秀梅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陈翠芬的质疑,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水面,荡开了创业路上的第一道涟漪。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2/4842783/1111105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