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天幕:老祖宗,这盛世如你所愿 > 第230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230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大唐·李世民,打赏主播《罪己诏》一份!】

苏铭看到这条弹幕,张了张嘴。

啊?

不是……

自己是不是看错啊,要下罪己诏也是他李隆基下吧,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弹幕也觉得是不是自己看花眼了,纷纷调侃。

【刚才说罪在二凤的那个站出来,你就说你是不是演员吧!】

【这位ID改错了吧,没及时换成李隆基啊!主播这钱不能打给他。】

【退钱!RNM退钱!】

眼花缭乱的弹幕很快被跳出的弹窗掩盖——

【请注意,是否将该《罪己诏》内容公示至各时空?】

【是/否】

又来?

苏铭眨巴眨巴眼,手指仿佛被某种引力吸引到了“是”上。

下一秒,所有时空的天幕,同时暗了下来。

深邃的黑暗中,一行行鎏金大字,携着雷霆万钧之势,缓缓浮现。

“朕,李世民,谨以社稷之重,昭告天下。”

“昔日朕起于隋末,扫平乱世,定鼎大唐,唯愿君臣相得、百姓安乐,传万世太平之基。岂料后世子孙李隆基,晚年惑于奸佞,溺于逸乐,罢忠贤、蔽言路、纵边将之祸,终致安史之乱骤起,烽火遍于中原,黎民流离失所,贤臣忠士或死或逐。此非李隆基一人之过,亦朕疏于垂戒、宗社失护之责!”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罪在李唐宗室!”

“朕李世民代大唐,向天下贤臣谢罪,尔等怀忠抱义,或犯颜直谏而不纳,或临危赴难而无援,皆朕之过,朕心愧疚难安!”

“朕李世民代大唐,向四海黎庶谢罪,尔等耕织为生,本望岁稔年丰,却遭兵戈之苦、离乱之痛,皆朕之失,朕当免冠自责!”

“然乱局可挽,过失可改。李氏子孙隆基,即刻诛杀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徒以谢天下,启用贤臣以辅朝政,革除苛政、整饬军备、安抚流民!凡有不从,即退位于太子,毋得再误社稷!”

“朕知既往之失难追,然大唐百年恩义在民,贤臣之心未泯。望天下贤臣共辅新治,四海黎庶与国同艰!”

……

大殿内,众人看着天幕上那份惊世骇俗的诏书,面色有种说不出的古怪。

嬴政端坐于上,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下方,将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扶苏。”

“你如何看待此事?”

嬴政淡漠的嗓音打破了沉寂。

“父皇。”扶苏沉吟片刻,整理好思绪,才恭敬地回答:“儿臣以为,李世民此举,于礼不合。”

“先祖代后世君王下罪己诏,有违君臣名分,乱了纲常伦理。”

“但……”扶苏深吸一口气,话锋一转:“儿臣又觉得,此举亦在情理之中,符合大义。”

“何为大义?”

“治世安民,为大义。”

“李唐天下,因李隆基之过而将倾,百姓流离,社稷动荡。李世民身为开创之君,其心所系,非一人之颜面,而是整个李唐江山,是天下万民。为保江山不倒,万民安生,君臣名分之礼,或可暂时退居其次。”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又转向了下方的萧何与曹参。

“你们觉得呢?”

萧何与曹参对视一眼,由萧何出列答道:“陛下,臣之所见,与公子大致相同。太宗之举,看似有损君威,实则乃是挽救宗庙社稷的雷霆手段,以祖宗之名,行废立之事,其魄力,非常人能及。”

曹参也附和道:“正是。此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他们的回答滴水不漏,嬴政听完无动于衷。

就在此时,一声轻笑打破了安静。

“嘿嘿……”

刘邦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咧嘴笑出了声。

嬴政饶有兴趣地开口:“刘邦,你笑什么呢?”

刘邦稍微收敛了几分:“陛下恕罪,我是想到了我家老头子,所以才忍不住笑出声的。”

这回答倒是引来了其他人的好奇,刘邦看到他们眼底的困惑后,挠了挠头解释道:

“不怕陛下和公子笑话,我刘邦在沛县,虽然担任亭长一职,可在家里也是个不省心的,总因为行事不拘小节,得罪一些人。”

“沛县那地方才多大啊?”刘邦摊了摊手,“前脚干了点啥,后脚人家就找上门来了。我家老爷子一听见那敲门声,就知道是我又闯祸了。”

“被人找上门来,老爷子只能又是作揖又是赔礼道歉,有时候闹得狠了,光道歉不管用,还得把家里那点不多的值钱家当,拿出去赔给人家。”

“老爷子出去道个歉,赔点东西,人家看他一把年纪,也就不为难了。”

扶苏听得暗自摇头,他还是头一次听一个男人,如此坦荡的说出自己的糗事,况且这个男人几乎和他父亲差不多年纪了。

本以为刘邦的脸皮已经够厚了,没想到他还能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底线,真是叹为观止。

如果萧何和曹参能听到扶苏的想法,估计会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刘邦口中的自己,绝对不是“不省心”三个字可以概括的。

他不喜欢从事农桑,也不帮家里做活,整日游荡在外,和狐朋狗友一起喝酒,调戏妇女,不受管教还常常伸手找他父亲要钱,钱到他手上没一会儿就会被花光……

总而言之,就是不干人事。

但尽管如此,沛县里真正讨厌他的人却很少,因为他确实乐于助人,不欺负弱小,信守承诺,活脱脱的游侠风范。

而且走到哪里,朋友就交到哪里。

这也是他能担任亭长的原因之一。

刘邦不清楚扶苏所想,只是憨憨一笑,继续自顾自的说着:

“我刚才笑出声,也就是因为看到这李世民发的罪己诏,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琢磨了一下才发觉,这李世民干的事,不就跟我家老爷子一样吗?”

“他那后代闯了大祸,把家底都快败光了,大唐遍地都有他后代的苦主。”

“这个时候,李世民这个当老祖宗的,不站出来道歉能行吗?他要是不站出来,他老李家的天下就没了!”

“所以啊,只要他还想这天下姓李,想让那些恨死他孙子的能臣猛将继续给老李家卖命,他就得厚着脸皮出来道歉!”

刘邦嘬了嘬牙花子,摇了摇头,脸上却带着一丝佩服。

“不过,这个李世民也真是不容易。”

“我家老爷子只不过是个乡下老头,不要脸也就不要脸了。”

“他可是皇帝啊!能拉下这张老脸干这种事,比天下九成九的人都厉害了。”

“也难怪这后世之人那么推崇大唐,我猜啊,这喜欢大唐的,十个里有八个都是喜欢他李世民的。”刘邦摆摆手,“喜欢他那个叫李隆基的,怕是没几个!”

扶苏眉头一皱,听着刘邦的解释,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明明李世民下罪己诏的行为,是心怀社稷,行事坦荡,拨乱反正的英明之举。

怎么到了这刘邦的嘴里,就变了个味呢?

扶苏思忖片刻,问出了心中疑惑,没想到刘邦“嗐”了一声。

“公子,我就是个小民,不懂这些大道理,只能拿身边的人和事打个比方,比喻不当,让公子见笑了,嘿嘿……”

“该罚,该罚!实在该罚!”

说着,他狡黠一笑,拿起案几上的酒爵,一饮而尽。

扶苏看着刘邦这副模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这个刘邦……

到底为什么能当上皇帝的啊?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860/433990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