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舅父诸葛亮 > 第八十九章 噩耗连连

第八十九章 噩耗连连


却说孙权自江夏撤兵后,诸葛亮便如约放回了吕蒙、孙皎、李异三员大将。

城楼上,诸葛亮羽扇轻摇,目送装载着吴国俘虏的船只渐行渐远,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些许笑容。

参军马谡轻声问道:“孙权此去必图徐州,我等放还三将,若孙权果真占据徐州全境,有此三人相助,岂不是如虎添翼?吴国太过强盛,对于我方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啊。”

诸葛亮指尖轻叩城垛:“吕蒙身染重疾,孙皎勇而无谋,李异刚愎自用。与两国联盟大计相比,放此三人归去,又能翻起多大风浪?”

“且孙权能否全据徐州,最终还是要看主公与云长能够挡住魏军多久。我这就作书,命人送往主公与云长处,让二人便宜行事!”

孙权之所以能够毫无顾忌地攻取徐州,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曹魏主力被蜀国拖住,否则凭借东吴攻坚能力,想要攻下整个徐州简直痴人说梦,甚至被魏国打败也未必不可能。

马谡面露恍然之色,而后忍不住赞道:“蒯使君果然腹有韬略,居然能够想出这条计策,让东吴再也无暇顾及荆州。”

诸葛亮闻言,脸上笑容更甚,既有蜀汉隐患被解决的欣喜,亦有后继有人的欣慰。

蒯焕这招祸水东引的计策乃是阳谋,由于饵料实在太过诱人,纵然孙权以及东吴文武知晓了蒯焕心中所想,也必然不会放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

莫说是孙权以及东吴众臣,就算是诸葛亮身处那种境地,也必然不会错过此等良机。

此前,诸葛亮还担心外甥蒯焕只会阴谋诡计,这样的人固然可以成为出色的谋士,可是想要掌控一个国家的未来,却仍旧有所欠缺。

现如今,蒯焕阳谋一出,让诸葛亮心中的担忧一扫而空。

能够使用阳谋之人,才是最无解的存在,哪怕把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直接告诉对方,别人也只能照着自己所写的剧本走下去。

“潘治中,汝先代领南郡太守之职,坐镇江陵督后方粮道,吾亲自率领江陵之兵前往江夏。”

“云长那边或许会有一场苦战,吾岂能坐视不理?”

潘濬闻言,急忙上前领命。

就这样,诸葛亮交割了江陵防务以后,就带着马谡以及大半江陵兵马奔赴江夏。

话分两头,却说孙权返回建业调兵之际,吕蒙、孙皎、李异等人已经被送回了东吴。

此时吕蒙已然卧于病榻,孙权并未责怪对方兵败南郡之事,反而亲自前来探望,紧紧握住对方之手,情真意切地说道:“如今江东老将病死、战死者不计其数,孤手中可用之人已经寥寥无几,子明要多多保重身体啊!”

东吴现在的情况的确不太好,南郡之战韩当、甘宁战死,太史慈,程普、黄盖、凌统、贺齐也都已经病故,吕蒙又病重不能理事,孙权手中可用之人的确太少。

这也是为什么,双方谈判的时候,孙权执意要让诸葛亮放回吕蒙、孙皎、陆逊、李异等将领了。

“咳咳咳!”

吕蒙剧烈咳嗽几声,已经有鲜血被咳了出来,又被其活生生被咽了下去。

吕蒙身体本就不好,哪怕按照原本历史进度,吕蒙白衣渡江攻下江陵以后,也已经时日无多,根本无法理事,后续的南郡之战几乎都是孙权亲力亲为。

所以很多人把关羽被杀这口锅安在吕蒙头上,多少有些不地道。

特别是此前江陵之战,吕蒙落水受凉,而且兵败被俘心中郁积,几乎已经没有多少时日可活。

若非吕蒙憋着一口气想见孙权,恐怕早就死在江陵了。

如今终于见到孙权,对方不仅没有怪罪自己兵败被俘,反而如此关切,吕蒙心中愈加羞愧。

他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进言道:“蜀汉愿意相助至尊攻取淮南以及徐州,此欲将曹魏注意力转至江淮之地罢了。”

孙权叹道:“孤又何尝不知?然江淮之地实在太过重要,孤若不取,未来就会成为悬在江东头顶的利刃。”

吕蒙点了点头,道:“此乃阳谋,无解矣。不过若至尊果真能够攻下整个淮泗之地,未来就有了北上中原之根基。”

“只是徐州乃曹魏东方重镇,在此经营多年,纵然兵力空虚亦不可大意。况且刘备、关羽能够挡住曹魏主力多久未可知也,一旦二者撤兵,曹魏必然举全国之力前来争夺徐州。”

“仅仅凭借东吴之力,尚且难以正面与曹魏抗衡。”

“至尊当先取广陵、下邳两郡位于淮河以南的城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为上策。如此就算曹操引兵前来争夺徐州,只要至尊能够以水军扼守住淮河,曹操纵有百万雄兵亦无可奈何。”

“至于江北之地,得之难守,空耗国力,还请至尊三思。”

吕蒙的肺腑之言,宛若一盆冷水浇在了孙权头上,让本来雄心万丈,想要攻下整个徐州的孙权,也瞬间冷静了下来。

他紧紧握住吕蒙双手,道:“卿之所言,孤记住了。孤北征徐州之际,卿且在建业好生调养身体。未来的东吴重任,还需卿挑起来。”

“多谢至尊关怀。愿至尊武运昌隆,此番北征徐州高奏凯歌!”

辞别吕蒙以后,孙权当即点齐兵马,直接越过长江,刚刚行军两日就已经抵达徐州边境。

东吴都城建业位于长江以南,渡江以后北上百余里,便是徐州的广陵郡与下邳郡交界之处,此二郡若掌握在曹魏手中,孙权可谓是寝食难安。

这也是为什么,孙权乃至东吴文武都知晓这是诸葛亮与蒯焕设下的阳谋,却仍旧以举国之力想要吞下这个诱饵了。

实在是因为这个诱饵对于东吴而言,实在太过诱人,根本没有办法拒绝。

只要能够拿下徐州的这两个郡,不仅能够完全占据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也能给予建业更为广阔的战略缓冲地带,对于整个东吴的防备大有裨益。

孙权立于帅帐之中,手中马鞭指向舆图,“如今曹操主力困于关中,张辽被阻于汝南,夏侯惇在阳泉不得寸进,徐州兵力空虚,正是天赐良机!”

“孤以倾国之力攻徐州,谁愿为先锋?”

孙皎早就按捺不住,高声请战:“末将愿为先锋,直取下邳!”

李异亦上前一步:“末将愿助孙将军一臂之力,生擒守将!”

虞翻见状,拱手劝谏:“主公,孙、李二将军勇冠三军,可分兵两路:孙将军攻广陵郡,李将军袭下邳郡,主公自率中军接应。如此三路齐发,徐州可破。”

孙权颔首应允,当即下令分兵。

次日黎明,吴军已然大举杀入广陵郡,孙皎三日之内连下数城,广陵郡果真如同蒯焕所言那般,根本没有多少守军,全都不战而降。

仅仅三日,孙皎已然率军围困广陵郡治淮阴。

广陵郡都尉得知吴军杀至,急忙下令关闭城门,孙皎命人猛攻,守将急令放箭,箭矢如飞蝗般袭来,孙皎却毫无惧色,舞动长枪拨开箭雨,身后吴军士卒紧随其后,架起云梯猛攻城头。

广陵郡都尉亲自上城督战,挥刀斩杀数名吴兵,却见城门处忽然火光冲天,原来早有内应混入城中,纵火焚烧城门。

郡都尉大惊,正欲分兵救援,孙皎已然一箭射出,正中郡都尉面门。

“淮阴守将已死,降者不杀!”

淮阴城内一片混乱,孙皎高声呼喊,身后士卒亦是齐声呐喊,本就兵少粮寡的淮阴守军方寸大乱,再加上城门已然大开,这些守军只能无奈投降。

孙权得知淮阴被攻下,不由大喜过望。

淮阴不仅是广陵郡郡治,还是位于淮河以南的一座军事要塞,只要能够占据此城,就可以再在此屯驻重兵,继而控制淮河下游,抵御曹军。

孙权引兵进驻淮阴,张榜安民,而后设宴犒赏诸将。

席间孙皎举杯说道:“主公,如今淮阴已破,广陵郡其余县城传檄可定,徐州指日可待。不如乘胜追击,跨过淮河北上,直取徐州州治!”

孙权此时也意气风发,再加上李异那边也是捷报连连,已然占据了淮河以南的下邳各地,所以早就将临行前吕蒙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准备明日便率兵跨过淮河直取徐州州治。

虞翻急忙劝道:“将军不可轻敌。曹操用兵如神,若闻徐州危急,必亲率大军来援。纵有刘备牵制,彼岂会用尽全力?若我所料不差,汉中王撤兵就在这几日。”

“以我之见,等当速修工事,稳扎稳打,以防曹军反扑为主,不可大意。”

眼看双方争执不休,孙权也感觉有些头大,让众人暂且饮酒,等到明日酒醒以后再议国事。

未曾想,就在当天晚上,忽然有人跌跌撞撞闯入孙权行宫,泣道:“征虏将军昨夜酒后咳血,药石无效已然去世!”

“轰!”

这个消息宛若晴空霹雳般,直接让孙权脸色苍白。

他顾不得穿好衣服,直接胡乱披了一件外套,就急忙朝着孙皎的住处而去。

“叔朗!”

“叔朗!”

“叔朗!”

孙权看着躺在床榻上,已然失去生气的孙皎,踉踉跄跄上前将其抱在怀中,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东吴现在将星凋零,孙权不得已只能重用才能稍逊的宗室将领,孙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来想要将其培养成未来的东吴大都督。

未曾想,孙皎刚刚攻下广陵郡,立下大功就溘然长逝,如何不让孙权心痛。

孙皎的忽然病逝,不仅让孙权丧失了一名至亲,还极大打击了此番北伐的士气,毕竟一位位高权重并且立下赫赫战功的宗室将领,突然在前线病逝,本就代表着不祥征兆,将士们难免不会多想。

孙权悲痛不已,正想着是否要隐瞒孙皎暴毙的消息,继续北上攻取徐州的时候,却见斥候跌撞闯入帐中,神色慌张:“至尊,汉中王兵败陈仓,马超独木难支从凉州撤兵,曹操已自关中撤退,星夜驰援徐州!”

孙权闻言,脸色大变,继而怒道:“好你个刘大耳,孤刚刚拿下徐州的淮泗之地,正准备北征拿下整个徐州,他居然就兵败陈仓,莫非故意为之?”

孙权正恼怒间,又有信使身穿白衣急匆匆前来,道:“启禀至尊,吕蒙将军病逝,这是临终前写给至尊的书信。”

得知吕蒙病逝,孙权好似听到了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响。

他踉踉跄跄后退几步,若非虞翻扶着,险些晕倒在地。

孙权哆嗦着接过了信使传来的书信,打开信封却看到上面已经布满了斑驳的血迹,显然是吕蒙一边咳血一边写信。

他看完了书信里面的内容,而后眼含热泪,道:“先巩固淮河防线,将长江水师速速调往淮河,修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战曹魏大军!”

吕蒙书信中已经直白地指出,曹操必然不会坐视徐州丢失而不顾,定会尽起大军前来争夺。

若东吴强占淮河以北之地,双方在此爆发大战,东吴没办法发挥水军优势,必败无疑。

就算最终能够依仗城池坚固勉强守住,也必然会伤亡惨重,得不偿失。

反观曹操,只要一日不收回徐州,便一日不会撤兵,以东吴现有国力,根本消耗不起。

为今之际,退守淮河一线,修筑防御工事,依仗淮河天险阻挡魏军,保住现有的胜利果实才是上策。

当孙权将吕蒙的书信展示给众人以后,东吴众臣无不面露凄然之色。

虞翻率先说道:“征虏将军忽然病逝,已然是上天示警,乃不祥征兆。如今吕将军又病逝,临终前还泣血写下如此书信,还请至尊莫要辜负了吕将军的拳拳报国之心。”

此时,没有了孙皎这个坚定的主战派,再加上吕蒙的泣血书信,其余东吴诸将也不敢多言。

孙权见状,忍不住在心中暗叹:“看来天意不绝曹魏,如此天赐良机就此丧失,以后再想图谋徐州,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心中虽然愁苦,孙权却没有表现出来,环顾诸将说道:“既如此,那便依仲翔所言行事吧,传令三军,莫要跨过淮河,沿淮河一线构筑防线!”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326/438418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