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撩拨
夜色降临,夏口已经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临时行宫偏殿内的烛火却彻夜未熄。
殿内锦帐低垂,榻上孙权目光灼灼的看向蒯焕,已然吐露心声。
蒯焕闻言,对着孙权微微一拜:“吴侯好志向,焕敬佩不已!”
孙权愕然,问道:“汉中王麾下莫不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君难道不觉孤今日之言有些僭越?”
蒯焕微微一笑,道:“昔秦施暴政,天下苦之,高祖斩白蛇起义,终得天下;王莽篡汉,光武皇帝起于南阳,昆阳一战破百万之师,重建汉室。此二者皆因天命流转,旧朝难扶之故。今大汉已历四百载,桓灵二帝昏庸,黄巾乱起,董卓擅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洛阳宫阙早就化为废墟,所谓大汉,也不过是名存实亡罢了!”
蒯焕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虽然大汉名存实亡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却没有人胆敢如此直白的讲出来,而且还是汉中王刘备麾下臣子,说这番话可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孙权深深看了蒯焕一眼,叹道:“蒯君愿以诚相待,孤心甚慰。卿言天命,孤亦认同。然汉中王常以‘匡扶汉室’为号,卿难道就不怕此番言论传出,受到猜忌?”
蒯焕反问道:“今日此地只有你我二人,吴侯会将今日之言传出去吗?”
孙权先是愕然,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要说僭越,也是孙权僭越在先,蒯焕不过是随后应和而已。哪怕孙权现在乃是东吴之主,那番言论也不适合传出去。
二人既然都已经私下触犯了禁忌,最好的结果却是把今日之言都烂在肚子里。
笑过以后,蒯焕正色道:“汉中王虽号曰扶汉,然当今之势,早在董卓、李傕、郭汜乱政期间,汉室威严已经扫地。及至诸侯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早已名存实亡。”
“汉中王所谓匡扶汉室,绝无可能,最多只能像光武帝那般将一切推倒重来,三造大汉。”
“昔光武起兵时,亦奉更始帝之名,待势力已成,方登基称帝。今三国鼎立,曹魏强横,汉中王自保尚且困难,如何妄言匡扶汉室?”
“外臣有一肺腑之言,今曹魏能统一天下者,胜率至少在七成以上。若吴蜀联盟,齐心协力伐魏,尚且只有三成胜算。假如二者再生芥蒂,互相争斗,纵然依仗地利之势,能够苟且一时,早晚也必被曹魏所灭。”
听到这里,孙权只觉背后冷汗淋漓。
他对着蒯焕郑重一拜,诚恳道:“还请蒯君教我!”
蒯焕道:“吴蜀联盟乃大势所趋,二者之间不可再生嫌隙,若双方能够守望相助,共进共退,曹魏想要南下攻灭吴蜀也难如登天,此其一也。”
孙权闻言,眼中忧色稍减。
“吴侯且看,吴蜀联盟,曹魏今已陷入四面受敌之境。夏侯惇奉曹操之命,被被陆伯言阻于阳泉。陆逊虽资历尚浅,却深谙兵法,于阳泉筑垒坚守,隔绝水路通道,纵然夏侯惇麾下兵马众多,亦不能前进一步。”
“再观汝南一线。”
蒯焕手指西移,点向汝南南部:“张辽奉命驰援庐江郡,却被前将军阻于途中,难得存进。”
蒯焕手指继续西移动,最终指向了长安所在位置,道:“汉中王亲率大军攻陈仓,前将军马孟起率精锐骑兵袭扰雍凉,应者众多。曹操自顾不暇,只得亲自领兵救援。如今局势,曹操进不能胜,退不敢撤,深陷关中泥潭,如何能顾及东部战线?”
说到此处,蒯焕话锋一转:“襄樊一役,曹魏徐州刺史浩周率领徐州兵马,随于禁驰援樊城,最终被前将军水淹七军,浩周也被生擒,徐州兵马全军覆没。”
“如今徐州兵马尽没,徐州新任刺史尚未任命,可谓极度空虚。此前有庐江、九江二郡作为屏障,徐州自然无恙。今此二郡已被东吴所得,徐州岂非吴侯囊中之物?”
孙权闻言,脸色忽然变得涨红起来,显然已经激动到了极点。
说到底,孙权终究还是有些小家子气,攻下庐江与九江全境已然觉得自己占了天大便宜,根本没想着去攻打徐州。
现在被蒯焕这么一撩拨,野心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孙权目光紧紧盯着舆图上的徐州,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徐州乃曹魏东方重镇,若真如君所言那般,岂不是天赐良机?”
“徐州是否空虚,吴侯派兵试探一番即可!”
“且徐州刺史浩周尚在襄阳,若军侯不信,蒯焕可遣人将其取来,任凭吴侯询问。”
孙权摆了摆手,眼中已经彻底燃起了熊熊烈火,不过却也保留了些许理智,道:“蒯君之言,孤自然相信。只是徐州大部分区域地处淮北,若孤举兵取之,曹魏必然以倾国之力前来争夺,如何确保能够守住?”
蒯焕闻言,心中嗤笑,暗道:“孙权果然上不得排面,如此良机居然还瞻前顾后。”
心中虽然不耻,蒯焕却不能表现出来,反而说道:“吴侯先祖孙武有云: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江东之所以能与曹魏抗衡,全赖长江天险,可吴侯是否想过,若只守长江,便是孤线难防?”
“庐江、九江虽在江东手中,却只是淮河以南部分地域,徐州下邳、广陵二郡仍在曹魏手中。淮河如一条长蛇,庐江、九江是蛇身,下邳、广陵却是蛇头——若蛇头在他人手中,即便蛇身再长,也终会被人腰斩。”
“纵然东吴如今依然占据庐江与九江全境,待曹魏回过神来,自徐州下邳、广陵二郡再攻淮南,东吴又何以抵挡?”
孙权闻言,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占据庐江与九江全境,并不代表东吴就能完全控制淮河流域,因为徐州境内的下邳以及广陵二郡,也有很多区域位于淮河以南。
只要这些地域被曹魏控制住,曹魏大军就能从徐州绕过淮河防线,避免与东吴水军在淮河交战,继而攻打九江以及庐江。
那样的话,东吴就会丧失水军这个优势。
孙权急忙对蒯焕拜道:“还望蒯君教我!”
蒯焕扶起孙权,而后重新指向舆图,沿淮河画出一条长线:“固东南需争江汉,窥中原必夺淮泗。缺淮泗则国弱,失江汉国危。偏安则重江汉,北伐则两地皆争。今吴蜀联盟,江汉已被我方占据,江东上游无危矣。”
“吾此前询问吴侯之志,正是为此。”
“若吴侯只想偏安一隅,占据长江足矣。若欲北伐以窥中原,必争淮泗之地!”
“今下邳、广陵扼守淮河下游,若曹魏在此屯兵,可顺淮水南下,直逼庐江、九江;江东占据此地,退可据淮河以求自保,进可北上中原以成霸业!”
孙权听到此处,在殿内踱步,良久才停下:“君之言如晨钟暮鼓,孤此前只念徐州难取,却未思及淮防之重。若真如公所说,孤若不取徐州,九江、庐江难守,江东迟早必危。”
“正是!”
蒯焕语气坚定:“今徐州空虚,下邳、广陵兵少粮缺,此乃天赐之机。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若吴侯错此良机,待曹操遣兵填补徐州之虚,再想取之,难如登天。”
孙权目光灼灼地看着蒯焕,道:“君既已点明利害,孤愿举全国之力攻徐州!”
蒯焕拜道:“吴侯英明,只是兵贵神速,还请速速调兵遣将。曹操虽被汉中王牵制于关中,然益州缺粮,恐难与曹军久持,一旦汉中王引兵撤退,曹操必然提兵驰援徐州。”
孙权重重点了点头,又是一番高官厚禄的许诺,想要蒯焕转投东吴,最终都被委婉拒绝。
孙权虽感到遗憾,却也没办法强求。
次日一早,孙权便向蒯焕交割了夏口防务以及江夏东部各县,又派遣使臣分别前往江陵与成都,与蜀汉重修盟好,重新划分疆域。
孙权却尽起东吴八万之兵,率领蒋钦、周泰、虞翻等人北上攻打徐州,让张昭、顾雍总揽政务,负责后勤辎重粮草。
不得不说,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不是开玩笑,江东之地本就富庶,三世积累更是底蕴深厚,哪怕孙权如此穷兵黩武,国内仍旧没有生出什么乱子,而且粮草、军械仍旧充足。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蒯焕在南郡占据天大优势的情况下,仍旧选择与东吴和谈结盟,而没想过一举覆灭东吴了。
仅凭孙权此番征调的八万大军,以及诸葛瑾率领的五万大军,兵力都已经超过蜀汉。
凭借计谋可以取得一时之胜,真正想要奠定万世之基,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终比拼的乃是国家综合国力。
孙权撤出江夏没多久,庞德就已经领兵接管了整个江夏的防务。
蒯焕既然知晓东吴有背刺的前科,又怎会不做丝毫防备?早在关羽领兵北上以前,蒯焕就秘密征调庞德前来江夏。
此番他虽然孤身入夏口,庞德却早就在整军备战。
一旦孙权食言而肥,不愿让出夏口以及江夏东部,双方必然再次大打出手。
万幸蒯焕给孙权画了一个足够大的饼,让对方心急火燎的前去攻取徐州,反而没在割让夏口以及江夏东部的事情上扯皮。
“恭喜使君担任江夏太守之职!”
接管了江夏防务的庞德,也彻底放下心来,满脸笑容的对着蒯焕说道。
原来,早在蜀汉与东吴准备和谈的时候,诸葛亮已经上表给刘备,请封蒯焕为江夏太守。
诸葛亮此举,不仅因为蒯焕在襄樊之战与南郡之战立下的盖世奇功,还吸取了吕蒙白衣渡江的前车之鉴,决定以后要慎重对待与东吴之间的联盟。
既要联盟,也要防备。
防备东吴的话,江夏就成了重中之重,至于镇守江夏的人选,诸葛亮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蒯焕与庞德互相配合最好。
庞德本就是一员骁将,而且在公安之战立下大功,却碍于降将身份,短期内想要独自镇守一方还有些困难。
而且庞德曾经和关羽约定,只要曹操尚在,就绝不与曹魏为敌,那么以后也用其只能防备东吴了。
蒯焕虽然聪慧,终究阅历太浅,出谋划策把握大方向尚可,真要独自领兵镇守一方,仍旧有些欠缺。
如此以来,蒯焕与庞德二人之间就能形成互补。
最重要的是,庞德因为蒯焕之前的举荐,对于蒯焕心中感激,让二人相互配合,必然非常融洽。
只要江夏不失,就能保证荆州东部安然无恙,蜀汉未来无论是据险而守发展自身势力,还是率军北伐都没有了后顾之忧。
“以后我与将军共守江夏,还要多多仰仗将军!”
蒯焕笑着说道。
庞德摇头:“使君有经天纬地之才,纵然没有我相助,江夏也必然固若金汤。”
两人互相吹捧一阵以后,庞德面上露出了些许迟疑之色。
蒯焕见其面露异色,道:“将军可是有什么心事?”
庞德道:“我闻使君先是促成了东吴夺取庐江与九江之事,如今又撺掇孙权攻取徐州。今徐州空虚,若果真为其所趁,东吴必然实力大涨,我们又能捞到什么好处?”
庞德的疑问,也是许多人心中所想。
他们想不明白,蒯焕费尽心机帮助东吴开疆拓土,究竟是为了什么。
蒯焕闻言,不由微微一叹。
他这么做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转移东吴的战略重心,否则以东吴文武的尿性,未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想图谋荆州。
现在帮助孙权占据淮南之地,曹魏必然会感受到极大威胁,彼时就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徐州。
那个时候,蜀汉就能休养生息,暗中积蓄力量了。
与原本历史不同,如今蜀汉多了整个荆州以及东三郡,实力几乎翻了一倍,完全有能力先苟着发育,等待时机成熟再北伐。
只不过,你想苟着发育,别人未必会同意。
这个时候,蒯焕故意在徐州挑起孙权与曹操之间的争端,就能坐山观虎斗。
以蒯焕对孙权的了解,东吴肯定没办法占据整个徐州,了不起拿下徐州位于淮河以南的区域。
这样的东吴,既有天然屏障抵御曹魏,也不至于实力膨胀太过。
至于诸葛亮此前给予孙权的书信之中,约定青、徐、兖、豫四州归东吴,也只是画的一张饼罢了。
真要等到曹魏覆灭的时候,所谓的盟约连一张纸都不如。
只不过,蒯焕也不算完全坑了孙权。
他的分析的确没错,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如果东吴不能拿下广陵郡与下邳郡位于淮河以南的区域,所谓的淮河防线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
蒯焕这个时候劝孙权攻取徐州,虽然有利用对方的想法,对于东吴也有天大好处,否则单纯的忽悠,又怎能让孙权心动?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326/438418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