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恶有恶报,引来满园蛇
她不着痕迹地缓下步伐,与沈月疏并肩而行,语带惋惜道:
“月疏,母亲前些日子才听闻桂嬷嬷的噩耗。她曾在府中多年,行事最是稳妥不过,那么好的人,去得这般突然,实在令人痛心。如今……可曾查明缘由?是否是为奸人所害,受了无妄之灾?”
沈月疏眼波未动,唇边笑意得体:
“母亲慈心,桂嬷嬷若在天有灵,知晓母亲这般挂怀,定会感念万分,日夜为母亲祈福的。”
她话语微顿,侧首看向沈月明,目光清亮,语气依旧温婉,字句却如绵里藏针:
“至于那害她含冤而去之人……母亲不必过于忧心。因果轮回,报应不爽。桂嬷嬷生前恩怨分明,那双眼睛,想必正看着呢。作恶之人,自有毒蛇缠身、业火焚心的一日,怕是求个善终都难,又何谈超生呢。”
不过几步路的工夫,花房便在眼前。
甫一推开厚重的棉帘,一股湿热芬芳的暖气便扑面而来,与屋外的凛冽朔天恍若两个世界。
明亮的玻璃顶下,各色反季名卉在巨大的钧窑花盆中竞相吐艳,山茶肥腴,水仙清冷,那层层叠叠的娇嫩花瓣上,还缀着工匠精心喷洒的细密水珠,恍若晨露。
花房内暖意氤氲,青平提着水壶的身影在其间忙碌。
见主子们到来,她赶忙放下物什,侧身福礼。
在无人留意的刹那,她的目光穿过朦胧水汽,与沈月疏悄然交汇,那瞬间的视线接触,短暂如蝶翅轻触,却已交换了唯有彼此才懂的信息。
暖香氤氲的花房里,众人移步换景,穿行于姹紫嫣红之间,少不了对满室芳菲一番品题夸赞。
沈月疏的目光似是不经意地落在沈月明身上,指尖轻轻拂过她那袭缕金百蝶穿花裙的袖缘,语气温婉:
“月明妹妹这身衣裳当真雅致,这料子与纹样,想必是程公子特意为妹妹挑选的心意吧?”
沈月明闻言,眼底顿时漾开一抹得色,下巴微扬,语气也轻快了几分:
“姐姐好眼力。这不仅是乐阳城眼下最时新的‘天水碧’与苏样裁法,更是前儿才从‘凤晤阁’取回来的,紧赶着才在今日穿上呢。”
这料子的来历,她自然不便明说。
自嫁入程家以来,莫说是这般贵重的衣料,便是寻常的针头线脑,程怀谦也未曾为她费心置办过。
幸得小姑怀悦垂怜,前些日子不仅赠了这匹上好的料子,还捎来一盒香气殊异、价值不菲的香粉,略慰她平日之寂寥。
一缕淡淡的讥诮自沈月疏眼底隐现,转瞬即逝,唯余温婉笑意挂在唇边。
一旁的沈月娇正俯身嗅一株绿萼梅,闻言回过头来,眼波在沈月疏与沈月明之间一转,慢条斯理地道:
“时新自然是极时新的,衬得妹妹如同这花房里最鲜亮的一朵。不过嘛——”
她话锋微转,目光钦羡地投向沈月疏那身看似素雅、却在光影流转间隐现繁复暗纹的衣裳。
“若论起底蕴华贵,到底还是月疏妹妹身上这匹御赐的云锦更见真章。这般‘雨过天青’的底色,配上这‘落花流水’的暗纹,有些东西,是外边有钱也难寻的。今日倒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沈月明脸上那点刚浮起的喜色瞬间凝住,她悻悻地扭过头,装作专心赏花,指尖却暗暗掐紧了一片无辜的兰草叶。
花房中由远及近传来一阵细微的“窸窣”声,似有若无,淹没在女眷们的笑语与脚步声里,无人察觉。
突然,沈月疏脚步一顿,目光骤然凝在沈月明脚下,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惶:
“月明!你脚下……怎会有蛇!”
沈月明下意识低头,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四五条色彩斑斓、长约一尺有余的长蛇,正从花架下的阴影处游弋而出,径直朝她脚边聚拢!
“啊——!”
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暖房的静谧。
众人闻声望去,皆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向后避退。
诡异的是,那几条蛇对旁人视若无睹,仿佛认准了沈月明一般,扭动着身躯,执着地朝她所在的方向蜿蜒前行。
沈月明早已吓得腿软,“扑通”一声跌坐在冰冷的青砖地上。
她想爬开,四肢却如同灌了铅,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中最为粗壮的一条顺着她华美的裙裾,冰凉滑腻的鳞片擦过肌肤,缓缓缠绕而上……
它昂起三角状的蛇头,幽冷的竖瞳正对上她惊恐万状的眼睛。
暖房内顿时乱作一团,尖叫与哭喊声四起,方才的雅致闲情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骇人的兵荒马乱……
~~
疏月园二楼的卧房里,一脉清冷月华斜斜探入,在昏朦中划开分明界线,半室雪亮如昼,半室幽深似墨。
卓鹤卿依旧蜷在拔步床的外沿。
自那日软榻损毁,他便特意嘱咐从流,务必寻一件工序最繁、工期最久的来替换。
从流果然未负所托,真觅来一件需足足两月方能完工的精细活计。
如此安排,正中他下怀。
往后两月,他自可名正言顺地栖在这张榻上。
待新榻制成,以他之能,自有千百种法子教月疏永不再提迁回旧榻之事。
沈月疏静卧于里侧,罗裳微动。
今夜她本已决意要将他遣往楼下客房,然而转念一想,他今日在沈家处处回护、步步周全,若此刻再执意相驱,未免显得太过不近人情。
日后若还想借他之力,恐怕也难以开口了。
更有一缕难言的心绪萦绕不去——她竟贪恋这般被人珍视捧护的滋味。
旁人真情假意尚可辨析,唯独心底这片实实在在的熨帖,做不得假。
“月疏。”
卓鹤卿不着痕迹地向里侧挪了挪,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其中的笃定:
“致使桂嬷嬷心脉骤停的元凶,我心中已有眉目了。”
他曾亲赴乐阳府衙调阅案卷。现场除却几枚模糊足印外,几乎无迹可寻。
可那脚印的尺寸、深浅与纹路,他只消一眼便已镌刻于心。
乐阳人海茫茫,寻此一人无异于沧海觅粟。
偏偏在此沈府宴上,惊鸿一瞥,那人身影便已落在他眼中。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542/4310928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