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登上舞台
讲堂散后,大殿内人声嘈杂,皆在议论今日之事。
简廷谦被几位重臣簇拥着低声交谈,身影巍然,神色沉稳,不显喜怒。
沈蕙笙立在不远处,偶有几道探寻的目光落来,她只是低垂眼睫,不作回应。
她在等,等和简廷谦道一句歉、道一句谢。
因她是讲律院的弟子,也是简知衡的……朋友。
她知自己今日在讲席上的锋芒与直言,虽是出于公理,却已然将讲律院与简廷谦一并推至风口浪尖,为他招惹了不知多少麻烦。
此案原由内廷简办,她却当众驳斥,等同于揭其失误,令内廷颜面无光。
此婢为玥贵妃旁侧之人,她为其鸣冤,等同于在百官面前,将矛头指向了二皇子一脉。
此事需刑部复勘,又为刑部徒增了多少事情,足以令许多人因此多生怨怼。
念及于此,沈蕙笙心底暗暗生出几分复杂。
她并不悔今日所言所为,可她也明白,自己锋芒过盛,必然招来诸多明刀暗枪,简廷谦方才挺身而出,并非为她开脱,而是以堂堂讲律院之名,替她共担。
这一份分量,她岂会不知?
等到几位重臣拱手告辞,简廷谦负手立于殿柱下,神色如常,似乎并未因方才的风波而起半分波澜。
沈蕙笙见他未走,心头一紧,终是鼓足勇气上前两步,深深一揖。
“简总裁,今日讲案,弟子言语锋锐,恐连累讲律院与您,沈蕙笙心中有愧。”
简廷谦闻言眸色澹然,并未立刻开口,只是静静看着她,仿佛要将她从头至脚、从表至里看透一遍。
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线沉稳:“你求的是理,理既在此,何来连累?况且此案非你,旁人未必敢言。今日你虽是见习,却以理自立,讲律院岂会因你受损?”
他说到此处,语气微顿,像是无意,却又带着几分意味不明:“倒是你自己,锋芒虽可贵,却更要学会护住锋芒,不可折于无谓。”
沈蕙笙心底那股压抑的愧意,竟在这一刻被生生驱散。
她本以为会听到斥责,甚至是冷言,却没想到迎来的,却是这样一句沉稳有力的话。
她抬眼望去,只见简廷谦神色依旧淡然,不见褒奖,也无纵容,仿佛只是陈述一个极其寻常的道理。
可偏偏正是这种平静,让她心头一热,像是忽然被人替自己撑住了背脊。
她低声应道:“弟子谨记。”
语落,她收敛神色,重新俯身一揖。
那一刻,她才明白,所谓讲律院的基石,不仅是律书卷宗与条条规章,还有像简廷谦这样的人——不动声色,却能在惊涛骇浪间,为人撑起一寸天地。
殿堂的回声尚在耳畔回荡,沈蕙笙出了殿门,脚下石阶层层叠叠,仿佛比来时更长。
天色已沉,云色低垂,风里带着暮冬的凉意。
她一路行回屋舍,路上又多了许多注视的目光,不同于初时的不真不切,那些目光中,分明都明晃晃地写满了揣度与打量。
她一概未曾回望,只将眼睫压低,步伐不紧不慢,像是生怕一丝情绪外泄,便会被人窥出破绽。
推开房门时,屋中寂静如初,桌案上的几卷讲理依旧摊开着,仿佛在等她续笔。
然而沈蕙笙却未去触碰,而是走到柜前,轻轻推开。
一柄油纸伞静静搁置其间,素雅的伞面未展,伞骨修直沉稳。
那是她离开之日,简知衡于风雪中递给她的。
她伸手,将伞握在掌心,木柄温润,似仍带着那人手心的余温。
这一刻,她胸口压抑的气息,终于缓缓散开。
她盯着伞看了很久,才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一直撑下去,并非真的无所畏惧,而是因为在她孤军作战的时候,总会有人递来一把伞,让她不至于被淋透。
她低下眼,轻轻抚过伞面,仿佛能抚平白日里所有冰冷的目光。
世人皆见她锋芒毕露,只有这一柄伞,默默见证她的孤独与脆弱。
她是人,她当然会害怕,当然会彷徨。
她怕——重讲有失,前途尽毁;
她怕——树敌太多,遭人暗算;
她怕——触怒权贵,命轻如蚁。
唯有在这一柄伞下,她才允自己卸下片刻的铠甲。
她握伞的手微微颤抖,像是泄露出心底最深的惧意。
良久,她才将伞重新置入柜中,缓缓合上柜门,动作小心得像在收起一份无声的承诺。
黑夜已深,窗外的风声呼啸,她却终于能安然坐下,提笔续案。
烛火摇曳,她的眉眼重新凝定,仿佛又披上一层无形的铠甲。
她知道,伞能庇护她一时,却庇护不了一世,真正能为自己撑起天地的,唯有手中的律书与笔锋。
可她想要的,远不止于此。
她想成为那把伞,为天下无声者,撑开一片庇护。
阿棠一案,虽已交由刑部处理,可她并未打算放手,因她深知——凡事只有靠自己,才最稳妥。
所以她在讲律院观案听讲之余,仍暗自追索阿棠案的蛛丝马迹。
也就是在此时,宫中一道旨令骤然传下——
“准见习讲事沈蕙笙,入讲席试讲重案。”
旨令送至她手中那一刻,沈蕙笙凝视着上头的字迹,指尖轻颤。
一个见习,试讲重案?
试讲重案,至少需是首席讲席以上,而今竟落在一个讲事,且是见习讲事身上?
莫说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就连她——亦难以置信。
消息传开的刹那,不止讲律院,连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亦纷纷侧目。
见习讲事沈蕙笙之名,迅速传开,骤然跃入众人眼中。
沈蕙笙一瞬间,从籍籍无名的弟子走上讲席高台,又马上走入了朝堂舞台,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而能与这般骤起的锋芒并肩的,历朝以来,唯有那断案如剑的——陆辰川。
正如现在的她一样,名虽仍为见习,却可试讲重案,已是步入权势之局;而他如今虽仅为刑部员外郎,却因圣旨在身,专责督理京畿积案,更是直触政治核心。
两人所处的位置,皆是锋芒毕露、危机四伏。
沈蕙笙忽然觉得好笑,命运仿佛有意而为,势要将她与他的名字拿来相提并论,势要将两人的轨迹,捆绑在一起,就连被推到这座城最锋锐的刀口,也偏要把他们并列而置。
她本不信命,却因AI算命重回前世,又亲眼见证了命运的轮回,她才不得不承认,有些名字,有些相逢,似是早在冥冥之中写定。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19/1111108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