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六零:从废品站走出的军工大佬 > 第一百三十章 风向标转了个圈

第一百三十章 风向标转了个圈


西北的风卷着电报纸角,刮得小孙的手电筒光直晃。

我盯着“冷却系统爆炸”“新型导弹壳体热处理线”那两行字,后槽牙下意识咬得发紧——这热处理线是东风项目的关键,要是废了,下半年的试验弹生产至少得拖三个月。

“林总,苏科长已经在联系西南厂调人了。”小孙吸了吸冻红的鼻子,“她说您十年前写的《应急供电备忘录》还在技术科铁皮柜里,用蓝布包着的。”

我摸了摸裤兜里的旧扳手,柄上的凹痕硌得指腹生疼。

十年前在红星厂废料堆修第一台机床时,就是这把扳手,当时锈得连螺丝都拧不动,我蹲在雪地里磨了半宿,磨得掌心全是血泡。

后来用它修好了307车间的老铣床,厂长拍着我肩膀说:“小同志,技术这东西,攥在手里是死的,传出去才是活的。”

床头的老座钟“当”地敲了两下。

我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军大衣,领口还留着晚晴上次来北京时带的茉莉香。

她总说我这衣服有股机油混着铁锈的味儿,可每次来都要抱着它坐会儿,说“闻着踏实”。

电话铃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响起。

“林工,我是晚晴。”她的声音带着金属电流声,应该是在车间总机打的,“厂部今晚送来匿名信,说再擅自输出非标流程就取消年度评优。”

我捏着话筒的手紧了紧:“你打算怎么办?”

“刚才小川把新印的《设备维护常识手册》塞进工具箱夹层了。”她轻笑一声,背景里传来铁皮柜关门的闷响,“封皮是我让文书科老王特意换的,他还嘀咕‘好好的技术手册装什么孙子’——对了,老罗把您当年教的接触电阻粗判法抄在烟盒背面,塞给朱卫东了。”

我望着窗台上那盆晚晴去年送的绿萝,叶子边缘有点发黄。

她总说这植物皮实,可每次出差都要打电话叮嘱我“少浇点水”。

“注意安全。”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发哑,“西北的风大,别像上次在云南似的,把围巾吹跑了。”

“知道啦。”她应得轻快,可话筒里突然传来纸张翻动声,“对了,小孙刚才送来您十年前的笔记本,我翻到1965年那页,您写‘技术没有野路子,只有会不会用的人’——我抄在任务本第一页了。”

挂了电话,我对着墙根的旧木箱发了会儿呆。

那里面装着从红星厂带出来的所有东西:修机床时用的断锯条、第一次独立设计的卡具草图、晚晴送的第一封情书(用车间便签纸写的,字歪得像被风吹过的电线)。

最底下压着张照片,是1968年劳动竞赛后,我们废料处理组的人挤在车间门口拍的,老罗的帽子戴反了,晚晴的辫子上沾着铁屑,我蹲在最前面,怀里抱着那台修好的老铣床的摇把。

三天后收到晚晴的电报:“抵达703,对方技术主任王建国,态度冷淡。”我盯着“冷淡”两个字,想起六年前在四川支援时,也遇到过这种“正规军看不上土办法”的主儿。

当时我们修好了被雷劈坏的发电机,那主任还梗着脖子说“侥幸”,结果月底车间停电,他半夜敲开我宿舍门,手里攥着我画的电路图,耳朵尖红得像炉子里的铁水。

第五天中午,小孙抱着一摞电报冲进来,额头上全是汗:“林总!703那边三次重启失败,炉温不稳!苏科长让传西南1969年电压波动案例集——”他翻到最后一页,声音突然低了,“还有,王主任把他们的维修日志拍过来了,小川在后面标了红,说每次故障都在电压波动后第三分钟……”

我接过日志复印件,手指划过那些歪歪扭扭的记录。

第三分钟,第三分钟……这数字像根针,猛地扎进记忆里——1970年西南暴雨,变压器被淹,我们守着炉子三天三夜,发现感应线圈的谐振延迟正好是2分58秒。

当时晚晴举着秒表,手冻得直抖,说“林工,这数儿得记死了,下回说不定能救命”。

第七天凌晨,床头的电话突然炸响。

“成功了!”晚晴的声音里带着我从未听过的雀跃,“炉温稳定在850度,王主任刚才握着老罗的手,说‘老师傅,您这游标卡尺量的不是螺丝,是咱们的命’!”

我摸着下巴笑,想起老罗那把跟了他二十年的游标卡尺。

有回晚晴开玩笑说“罗师傅,您这卡尺比您老伴儿还金贵”,他红着脸反驳“我老伴儿可不会帮我量出接触电阻”,结果下工就往家跑,说是要给老伴儿买块花布赔罪。

返程那天的电报是小川发的:“老电工追着火车跑了半里地,塞给我个笔记本,说要补第四条要点。我给了他那张移动电源图,右下角写了‘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傅’——您猜怎么着?他看了直抹眼泪,说‘像,太像我师父当年教我的了’。”

我把电报贴在胸口,突然想起十年前在废料堆,有个老钳工偷偷塞给我半块烤红薯,说“小子,技术这东西,要像红薯,埋得深才能甜”。

后来我才知道,他因为成分问题被下放到废料组,半年后就去世了,临终前把工具箱托付给我,里面有本磨破边的《机械原理》,扉页写着“传给肯学的人”。

北京的秋夜来得早。

我站在东风项目新实验室门口,墙上刚挂上《DFHT动态调控法操作指南》,其中一段参数曲线旁的标注让我眯起眼——“参考南方多厂区实践数据集V3.2”。

字体是晚晴的,她总爱把“参考”写成“参攷”,说这样有旧书的味道。

走廊的声控灯突然亮起,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我转身往实验室里走,白大褂下摆扫过地面,发出沙沙的响声。

路过资料室时,张工抱着一摞档案出来,冲我点头:“林总,西南厂说下个月翻修实训楼旧档案室,让咱们派个人去验收。”

“好。”我应着,脚步顿了顿,“让小孙去,他眼尖。”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23/111110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