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六零:从废品站走出的军工大佬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刮到哪儿算哪儿

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刮到哪儿算哪儿


.  这次是西南厂的林小川,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的雀跃:“师父!校准台装好了,误差0.04毫米!我们在旁边挂了块木牌,写着‘原设计者未知’——您说过,有些东西比名字长久。”

我望着窗外的蓝天笑了:“小川,记得把操作步骤写成口诀,贴在墙上。”

“知道啦!对了,北方厂派来学习的王师傅今天要走,他蹲在校准台旁边记了半本笔记,说回去要给他们厂也搭一套。”

我握着电话的手顿了顿。

王师傅,北方厂的老钳工,我去年去交流时见过,手掌纹路里全是机油渍,问起问题来像刨根的树。

“让他把笔记给我看看。”我随口说了句,心里却有根弦轻轻颤动——等他返岗后的汇报会,说不定会带来什么意外之喜。

挂了电话,我重新翻开西南的报告。

那张改进后的杠杆机构图在阳光下泛着浅黄,像朵开在旧纸页上的花。

风从窗缝钻进来,掀起纸角,露出背面模糊的字迹——是我当年写的“试试看,不行就扔”,如今被红笔圈了起来,旁边写着:“我们试了,行。”

我蹲在实验室的观察窗前,盯着炉内那团暗红的合金坯料,后槽牙咬得发酸。

这是东风项目第37次热处理试验,温控仪上的曲线又开始打摆子——前半小时还好好的,湿度刚爬升两个百分点,晶相结构就乱成了一锅粥。

"林总,要不今天先停?"小孙把搪瓷缸往我手边推了推,杯壁上凝着层薄汗,像极了西南车间梅雨季的机床。

我盯着缸里浮着的茉莉花瓣,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红星厂废料堆里捡的旧湿度计——那会儿苏晚晴总说我盯着墙角的水银柱发呆像个老学究,现在倒成了救命稻草。

"去调南方厂区近三年的手工焊接记录。"我突然直起腰,手套攥得指节发白,"特别是雨天作业的温控数据。"

小孙愣住:"南方?

可咱们这是特种合金,和普通焊接......"

"照做。"我打断他,喉咙发紧。

眼前闪过西南车间的雨幕——老周头裹着油布守在淬火池边,每回下雨都要往炉口多探半寸,用手背试风温,嘴里念叨着"湿重一分,火慢三秒"。

那会儿我还笑他迷信,现在才明白,几千炉次烧出来的经验,比任何公式都金贵。

数据调来的那天,实验室的白炽灯亮到后半夜。

我盯着屏幕上的散点图,心跳快得像打桩机——那些被老工人们称为"手感"的调整参数,竟完美覆盖了当前合金的相变窗口。

当第七次试验的晶相照片洗出来时,张工的老花镜"啪"地掉在桌上:"这......这简直是量身定做!"

"不是定做。"我把打印好的曲线压在镇纸下,"是工人们用扳手和温度计,在车间里刻出来的。"

会议室的争论持续到凌晨。

有专家非要给这套方法安个发明人,我盯着墙上的保密钟,想起西南夜校黑板上那些被擦了又写的公式。"叫DFHT动态调控法吧。"我翻着笔记本,故意跳过所有标着"钧式"的页脚,"数据来自多厂区实践,没有单一发明人。"

电话铃在这当口突然炸响。是苏晚晴。她的声音裹着电流的杂音,却比平时更清亮几分:“老林,北方的事你听说了?”我当然听说了。那个来西南学技术的小王,回厂汇报  “七步保炉法”  时,被批  “缺乏理论支撑”,现在正被追着盘问资料来源。我捏着话筒,指腹无意识蹭过桌角那道凹痕  ——  十年前在废料堆修机床时,一锤子砸出来的旧伤。“你打算怎么办?”“不否认,也不承认。”  她的声音里带着点笑意。我能想象她站在技术科那张老木桌前的模样,马尾辫随着说话的节奏轻轻晃动。“我让人把《应急联动预案汇编》加印了三十本,塞进下一批影子工程师的行李里。手册里所有‘林工指出’,全改成了‘某次实践发现’,连你的手稿,都用印刷体重新誊抄了一遍。”“小川那孩子急得直搓手,说这是抹你的功劳。”  她忽然压低声音,背景里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我跟他说,功劳哪在纸上?在人心里。上回厂里停电,小王没听领导的,偷偷用了咱们的法子  ——  炉子保住了,现在全车间都在跟着学。”我望向窗外。北京的月亮,该和西南的一样圆吧。小孙抱着一摞文件经过,袖口沾着星星点点的炉灰,像极了当年在废料堆里翻找零件的自己。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小王发来的照片,附了行字:“领导让停用,可上回停电……  它救了命。”  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扳手,倒比任何签名都烫人。西南的消息,总是来得更快些。

实训楼顶的风向标换了新的,是用报废冲床零件焊的箭头,风一吹就指向北方。

技术科的老周头拍来照片,《技术互助周报》的标题红得刺眼:"本周,第四个外地单位自发复制"断电七步法"。"

深夜整理资料时,抽屉最底层的油布包硌着指尖。

我打开,里面是当年在废料堆捡的第一把扳手,柄上的凹痕里还嵌着锈。

包底压着张旧报纸,头版是"工业学大庆"的标语,边角被我当年翻得卷了毛。

电报是后半夜到的。

小孙敲开宿舍门时,我正对着扳手发呆。

他举着泛黄的纸页,手电筒的光在上面跳:"西北703厂,冷却系统爆炸,新型导弹壳体热处理线......"

后面的字被风卷走了。

我套上工装,扳手"当啷"掉进裤兜。

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像极了十年前离开红星厂那天。

风往西北吹,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旧扳手,柄上的凹痕正好卡住指节——这种感觉,和当年在废料堆修第一台机床时,一模一样。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923/111110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