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抉择的十字路口
七月底的天,热得邪乎。省城像个密不透风的大蒸笼,柏油路面晒得滋滋冒油光,脚踩上去都发软。校园里乱哄哄的,宿舍楼门口堆满了打包的行李,空气里混着汗味、灰尘味和离别的伤感味儿。笑声、喊声、哭声搅成一团,砸得人脑仁疼。
凌霜一个人坐在窗边,盯着桌上两张纸发呆。电扇在她背后有气无力地转着,吹过来的风都是滚烫的。一张是系里刚发的“优秀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省农科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位置好,待遇高,多少人挤破头想去。另一张,是她自己从报纸上小心剪下来的、皱巴巴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招聘启事,地点就在老家那个小县城。
这两张纸,轻飘飘的,却像两块千斤重的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一只手抓着推荐表,指尖捏得发白。农科院,留在省城,搞研究,环境好,前途一眼能看到头,是条安稳的“阳关道”。另一只手摩挲着那张剪报,县农技站,回去,面对的是黄土、是乡亲、是数不清的实际难题,是条看不见尽头的“独木桥”。
“凌霜!你还磨蹭啥呢!” 室友孙梅顶着一头汗冲进来,哗啦一下把行李袋拉链拉上,脸颊红扑扑的,带着兴奋的光,“我签了!就那外贸公司!明天就去报到!你呢?定没定?农科院那表赶紧填啊,晚了名额就没了!”
凌霜扯出一个笑,把推荐表往书本底下塞了塞:“还没……再想想。”
“还想啥呀!”孙梅快人快语,嗓门亮,“这有啥可想的!农科院啊!多好的单位!留在省城多好!你成绩这么好,去了肯定有发展!回那个小县城有啥出息?一辈子就跟土坷垃打交道了?”
孙梅的话像针,扎得凌霜心里一抽一抽的。她低下头,没吭声。孙梅看她这样,叹口气,拎起行李:“行吧,你自己琢磨透!我走了啊,以后常联系!” 门哐当一声关上,宿舍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电扇单调的嗡嗡声。
安静反而让人更心慌。她烦躁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宿舍里踱了两步。目光扫过空了一半的床铺,心里也空落落的。她下意识拉开抽屉,里面最上面,是徐瀚飞上次的来信。信纸边缘有点毛糙,好像还沾着点干泥印子。她拿出来,展开。信不长,还是那样,话少,就说试验田的玉米抽穗了,长得不错,邻村有人来问是啥种。最后一句写着:“暑热,心静自凉。前路且长,缓行慎择。”
“缓行慎择……” 她喃喃念着这几个字,嘴角泛起点苦涩。缓?毕业在即,四面八方都是催她做决定的声音,怎么缓?
她想起刚结束的支教。那一个月的山区生活,像用刻刀凿进了她脑子里。破旧的教室,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老乡们谈起收成时的无奈和期盼……那些画面,和眼前省城的车水马龙叠在一起,割裂得让她心头发慌。她学的那些知识,在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是数据,是论文;但在那片需要它的土地上,可能就是肥料,是种子,是实实在在的希望。
她又想起徐瀚飞。想起他在煤油灯下擦汗看书的样子,想起他谈起怎么引水、怎么堆肥时眼里一闪而过的光,想起他肩上那副看不见的、沉甸甸的担子。他像山崖缝里的一棵树,根须死死抓着那点贫瘠的泥土,顽强地向着一点点缝隙里的阳光长。自己呢?难道学了这么多年,就为了找个舒服的温室待着吗?
两种力量在她心里拔河,撕扯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留下,意味着远离泥土,也意味着……可能离他那个沉重而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回去,意味着放弃唾手可得的安逸,意味着要面对她熟悉的贫困、落后,还有……和他之间那说不清道不明、却实实在在牵着她心肺的关联。
她鬼使神差地拿起那张县农技站的剪报。纸张粗糙,印刷模糊。她仿佛能闻到那股熟悉的、混合着干草和泥土的气息。回去,能做什么?她不知道。也许就是下乡跑田埂,给老乡讲讲病虫害防治,推广点新种子。琐碎,辛苦,可能还看不到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那是脚踩实地的感觉。
她又瞥了一眼那张印刷精美的推荐表。农科院,白大褂,仪器,论文。体面,安稳。可她眼前浮现的,却是徐瀚飞那双因为长期劳作而骨节粗大、布满茧子的手。那双手,才是在真正地摸着土地过日子。
心里那架摇摆不定的天平,猛地向一边沉了下去。一股混杂着冲动、义无反顾甚至有点悲壮的情绪涌上来。她抓起笔,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就在那张剪报的背面空白处,飞快地写下一行字:
“我决定回去。”
字写得歪歪扭扭,却带着一股豁出去的劲儿。写完这几个字,她像虚脱了一样,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心跳得像打鼓。但奇怪的是,之前那种焦躁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反而慢慢平息了。一种近乎麻木的、却又异常清晰的平静,笼罩了她。
她知道,这个选择,在很多人眼里,包括孙梅,就是傻,就是没出息。她仿佛已经听到了那些议论和不解。但她顾不上了。就像渴极了的人,只想喝一口最近的水,不管那水是清是浊。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的轮廓。凌霜却觉得那光亮有些刺眼。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越过层层叠叠的楼房,望向黑暗的、远山的方向。那里没有灯火通明,只有沉沉的夜色。但她的心,却像找到了落点的归鸟,不再悬空扑腾。
她回到书桌前,小心翼翼地把那张农科院的推荐表折好,塞进了抽屉最底层。然后,她摊开信纸,她要给徐瀚飞写信。这一次,她不再迷茫,不再犹豫。笔尖落在纸上,沙沙作响,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瀚飞同志:展信佳。很久没给你写信,心里积了很多话……我毕业了。面前有两条路,我选了那条可能比较难走的……我打算回县里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
她写得很慢,一字一句,清晰地告诉他自己的决定。没有抱怨,没有渲染艰难,只是平静地陈述。她甚至带着点自嘲的口气写道:“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犯傻,放着省城的好单位不去,偏要往回跑。但我想试试看,学到的这点东西,能不能在咱们那片土地上,发出点芽来。”
信的末尾,她顿了顿,笔尖悬在空中片刻,终于落下:
“前路肯定不好走,但我心里好像反而踏实了。希望你一切都好。等安顿下来,再给你写信。”
封好信,贴上邮票。凌霜拿着信走出宿舍楼。夜风带着点凉意,吹散了些许暑气。她把信投进邮筒,听到那声轻微的“咔哒”落箱声,心里最后那点彷徨也消失了。
抉择的十字路口,车来车往,人声鼎沸。她站在原地,看了好久,最终转过身,朝着那条灯火黯淡、却通往故土的小路,迈出了脚步。这一步踏出去,就不能回头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7/4847589/502165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