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刘备封为关中侯,纳妾貂蝉(求追订
刘协再次诧异的看向刘备。
将沿用几百年的封地食邑世袭制全盘否定,这样的改革,刘协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准许了。
“皇叔以为,应当如何?”刘协不敢擅决,只能将这个决断权又抛给刘备。
若直接准许了钟繇的奏请,刘协都怕下朝后被狂喷。
凭什么就得从世袭的封地食邑改成不能世袭的虚名侯爵?
你果然是矫诏而立!
百官也是看向刘备。
尤其是王允和杨彪,这二人才被刘备教训过。
此刻也想看看刘备是否真的要实施无封地食邑又不能世袭的侯爵。
“臣以为,钟尚书所言,极有道理。”刘备肯定了钟繇的上表,又道:“本朝就有关内侯,无封地无食邑亦不能世袭,而是朝廷按月发放俸谷。”
“故而臣以为钟尚书所提,可以施行,臣亦愿为表率。”
军功封侯是一定要改的。
封地食邑太多,造成大量的国中之国,周而复始,刘备此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若非刘协现在是皇帝,刘备还会效仿云台阁再建一座凌烟阁。
今后有军功封侯者,皆可为其画像、列传存入凌烟阁。
待其死后,可再将印绶一并存入凌烟阁,以供后人瞻仰。
不过这些更高级别的策略,得等刘备真正登基称帝后才能实施,否则就成了前帝旧制了。
改革军功封侯,则是为了趁着天下势力相争逐步将新旧制度的冲突矛盾也一并解决,借此减少今后改革的阻力。
毕竟。
对于普通将士而言,是否有封地食邑是否世袭其实没什么差别,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难说。
真正会阻挠军功改革的,反而是官吏士族豪强大户。
毕竟这些人看重的是如何尽可能的兼并田宅置办家业。
况且,刘备的凌烟军走的也不是军功封侯的路线。
至于别的兵马如何,刘备并不在乎,只要凌烟军能碾压群雄就够了。
正好趁此机会开个头,连大将军都没有世袭的封地食邑,其余人凭什么应该有?
见刘备直接认可钟繇所提侯爵改革,还愿为表率,不论是刘协还是王允杨彪等人,都变得沉默。
朝廷但凡大改,就必然会生出事端。
大将军你的步伐就不能慢一点吗?
如有可能,刘备也想慢。
然而乱世不等人,若等治下有功将士都按旧制军功封侯,今后再去改就有卸磨杀驴的嫌疑了。
最重要的是:旧制跟凌烟军一直以来倡导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本质冲突的。
你都世袭封地食邑,那已经是直接伸手明抢了。
刘备可以拿钱财犒军来过渡凌烟军的思想觉悟,不能直接抛弃根基让凌烟军变成一个又一个的新豪强。
见众人不语,刘备又给钟繇使了个眼神。
钟繇会意,再次表奏道:“陛下,大将军功劳卓著,臣以为可封大将军为关中侯,赐金印紫绶。”
尚书仆射贾诩亦出列附和:“臣,附议。可封大将军为关中侯,赐金印紫绶。”
紧接着又有十余人出列附和,剩下诸官左顾右盼后,也纷纷出列附和。
看着众臣一致都附和刘备为关中侯,刘协心头更不是滋味。
然而此刻百官皆附和且刘备也愿为表率,刘协也不敢反对,只能准道:“既如此,就封大将军为关内侯,赐金印紫绶,以彰其功。”
论功之后。
就要论罚。
刘备又命人将陶谦、袁逸二人带上大殿,交由刘协处置。
方才军功之事,刘协插不上嘴,此刻处置陶谦、袁逸,刘备主动让给了刘协。
“陶谦、袁逸,你二人可知罪?”刘协厉声喝问,权力的快感让刘协感到一阵兴奋。
陶谦早就与刘备谈妥了条件,此刻也是认命请死:“罪臣误信了叛贼袁绍谎言,又轻信了叛贼刘虞封拜,如今想来,悔不当初。”
“然而国有国法,不容私情。臣犯下重罪,论罪当斩,臣只愿陛下怜我旧日之功,能免我家眷宗亲死罪。”
刘协顿时错愕。
什么情况?
朕刚问你就知罪了?
百官亦是惊讶的看向陶谦:你都举兵叛乱了,你现在说你是听信了袁绍谎言轻信了刘虞封拜?你以为你是二三十岁刚入宦途的?你都五六十了你会看不明白谁是矫诏?
挨着陶谦的袁逸更是惊骇大呼:“陶谦,你好歹也是一方豪雄,怎能如此没有气节?你为了保你家眷宗亲性命,连是非都不分了吗?你对得起袁车骑和大司马的信任吗?”
陶谦给了袁逸鄙夷的眼神,道:“袁逸,你们兖州那群人,一个个都在觊觎徐州,你跟我谈信任?”
“那是污蔑!若要觊觎徐州,我早就打下小沛了!”袁逸哼声辩解。
“不重要了。”陶谦无意跟袁逸争执,转向刘协,再拜道:“罪臣认罪,请陛下责罚。”
刘协下意识的看向刘备。
虽然刘备将处置权让给了刘协,但刘协还是第一次遇上陶谦这般认罪果断又提及旧功的。
刘备出列禀道:“陶谦虽有叛乱之举,但在得知被袁绍刘虞蒙骗后,便积极助臣稳定徐州,有戴罪立功之举。”
“天下纷乱,受袁绍刘虞蒙骗者不知凡几,倘若陛下从重论处,这些人为了自保就只能助袁绍刘虞。”
“故而我以为,可只诛陶谦一人,免其家眷、宗亲及旧部死罪。”
“如此,既可儆示天下叛贼,又可让受袁绍刘虞蒙骗者有戴罪立功的机会。”
“请陛下恩准!”
说完,刘备的眼神又扫向官复原职的一众官员。
这些人能被免罪,都是刘备开恩不追究,一个个心领神会,纷纷出列附和。
这一幕幕,看得袁逸目瞪口呆:什么情况?陶谦在朝中竟有如此多亲朋故旧?
刘协顿生挫败感。
明明是问罪陶谦,结果众臣都在附和刘备。
按下内心的焦躁,刘协宣判道:“既然大将军和众人都为你求情,朕就如你所愿,只诛你一人。”
陶谦叩首拜道:“罪臣,谢陛下隆恩!”
示意将陶谦押下去,刘协又看向袁逸:“袁逸,你可知罪?”
袁逸低头琢磨了片刻,佯装哀嚎:“陛下,臣糊涂啊!是臣误信了谣言,这才犯下大错。请陛下许臣戴罪立功!”
刘协顿时脸色一黑。
彼其娘也!
有病吧?
朕还怎么处置?
“大将军,嗯?”刘协刚想问刘备要不要杀袁逸,却见刘备竟然在大殿上闭目睡觉。
刘协瞬间懂了:此人大将军不干涉!
“大胆袁逸!谋反叛乱还敢巧言令色,陶谦都自求一死了,你竟然还想妄求活命!”刘协大喝:“将袁逸押下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袁逸顿时傻眼了。
什么情况?
怎么没人替我说话?
朝殿上的袁氏门生故吏呢?
“陛下,臣能戴罪立功!臣真的能戴罪立功!”袁逸还想试图争取。
然而此时刘协压根就不想理会袁逸,喝令殿前猛卒将袁逸拖下去。
刘协一直都想杀个人立威,朝殿上的不敢碰,袁逸这个刚擒的叛将正适合!
“陛下威武!”刘备高呼而赞。
一时之间,大殿上都响起了“陛下威武”的赞美,听得刘协心头也如抹了蜜一般,方才对刘备的复杂情绪竟也少了几分。
散朝后。
殿外。
王允面色复杂的看着刘备:“恭喜大将军,今后这朝殿之上,不会再有人敢招惹大将军了。”
“都是大汉的忠义之士,自当以和为贵。”刘备笑容温润如旧:“我丈人也在东观校书,今后你们可以一同探讨传道受业解惑之事。这朝殿之上,就不要多问了。”
“也请管好宗族子弟,遵守法度,莫要生出事来。我用人,一向唯贤,不避亲仇。只要他们有贤才,肯为大汉效力,我也不会在意过去的恩怨。”
“你侄儿王凌,文武俱赡,又有气节,我很欣赏。他若愿意,可入凌烟军关羽营历练。”
王允心中一怔,旋即长叹。
将心比心,王允自问若有刘备的功绩和权势,绝对没有刘备这样的胸襟器量。
“大将军器量如海,下官佩服。稍后我便去询问侄儿意愿。”王允拱手长拜。
若一开始只是受迫于刘备的权威,那么现在王允是真服了刘备。
王允很清楚,刘备让王凌去关羽营,绝非是打压或是让王凌当人质。
王凌如今才十八岁,是王允兄长王宏的次子。
若是要打压或者让子侄当人质,也应该是王允的长子王盖和王宏的长子王晨,而不是才十八岁的王凌。
况且,关羽是刘备的结义二弟,不是谁都有资格入关羽营的。
一同被刘备安排去关羽营的,还有杨彪的儿子杨修。
虽然杨修只有十五岁,但天赋卓绝,能言善辩。
若论辩才,目前刘备的四个门生没一个能比得上杨修。
毕竟最善辩的诸葛亮太小,曹昂法正又不精于此道,马超三句话没讲完就要开始讲拳头。
杨修有奇才,刘备很喜欢。
然而杨修过于自恃其才,这次又以十五岁之龄判断出王允杨彪的谋划必败,更是瞒着杨彪去寻贾诩自请去袁术处行反间计。
若无杨修,袁术不会分兵虎牢关,而没有袁术分兵,这次也无法干净利落的将官吏豪强一网打尽。
可以说,杨修让贾诩的计划,锦上添花了。
十五岁就立这么大的功劳,兼之又喜欢擅自做主的性格,若不找人压制,今后尾巴都不知道会翘多高。
而要压制杨修,刘备麾下文武中就只有关羽最适合。
关羽是刘备众兄弟及部将中成长最全面的一个,也是最高傲的一个。
杨修的高傲在关羽面前都只能是班门弄斧。
将杨修安排到关羽营,刘备亦有调和关羽高傲的用意。
杨修年少气盛不服关羽,会努力去找关羽的弱点;关羽怕被看出弱点,就会更谨慎更努力的完善自身。
【二弟啊,大哥我这都是为你好。】
刘备一脸笑意的返回大将军府。
蔡琰董白都在长安,如今大将军府内室暂由甘梅主持家事。
虽然甘梅出身贫寒之家,但做事却是颇有分寸,也懂得亲和府中下人。
只有刘备和甘梅二人,这大将军府也太空旷缺少人气。
刘备又将诸葛亮及其家眷一并接到了大将军府。
马超、法正、曹昂有各自的职务,则是就近寻住处,闲了则会来大将军府蹭吃蹭喝。
倒不是马超三人没钱去洛阳名楼吃美味,而是大将军府的美味,尤其是单独为刘备和诸葛亮开的小灶,让三人每每都意犹未尽。
总是会打着关心诸葛亮的理由来蹭一顿解解馋。
简雍又派人将蔡琰、董白二人自长安送到洛阳。
如今刘备在洛阳立了足,自然不能再让蔡琰、董白二人待在长安了。
家事国事都得齐头并进。
尤其是刘备的子嗣,更得重点考虑。
期间。
升了司徒的黄琬和升为太尉的卢植,又劝刘备多纳妾。
毕竟董白尚未及笄,刘备现在也只有一妻一妾,想要多子多福,不纳妾是不行的。
这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王允耳中了。
原本王允就养了个美人想要玩美人计,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成了校书郎。
王允又自王凌口中得知,关羽虽然很傲慢,但行事公正,并没有因为王凌是王允侄儿就刻意针对。
于是王允索性直接认其为义女,送入大将军府。
又称其祖上为春秋时期齐国大臣貂勃,其母梦蝉而孕,故而姓貂名蝉。
而事后貂蝉则向刘备坦言,称自幼就被送人,既无姓亦无名,后来被送入宫中,因十常侍之乱而逃出宫中,才入了王允府中。
王允绞尽脑汁想了大半夜,才想到貂蝉这个姓名。
对刘备而言,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貂蝉的确是罕见美人,歌舞俱通。
而貂蝉这个姓名,也让刘备有亲切感,至于虚构还是真实,都不过是个代号罢了。
而在幽州。
跋涉多日的徐庶、石韬八人也终于抵达了渔阳郡境内。
由于刘虞联手袁绍、韩馥、丘力居攻打公孙瓒,让公孙瓒在幽州的凄惨程度仅次于曹操。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7/4847979/111109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