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智启山河:十万大山种田录 > 第272章 借银子(一)

第272章 借银子(一)


“四大家族?”王政兴手指在桌面轻轻一点,“他们...会吗?”

这四个家族在边荒县根深蒂固,平日里连官府的面子都未必肯给足,

让他们掏钱出来做这等利钱微薄,甚至可能血本无归的买卖,难。

“大人,”杨九狼也不绕弯子:

“这世上的事,无非‘利’与‘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候不如诱之以利,胁之以势。”

他看了看王政兴,继续说道,“其他富商不好说,但县城那四大家族,草民有九成把握,让他们不仅肯借,还得抢着借。”

九成?还抢着借?

王政兴看着杨九狼,这年轻人总能给他带来意外。

他深知,要让那四只老狐狸出血,绝非易事。

“哦?杨族长有何高见?”

“此事,还需大人配合。”杨九狼微微一笑:“毕竟,官府出面,名正言顺。”

能不能让四大家族借出银子,这点当然要官府充当关键的角色。

与王政兴在杨坚家的石桌旁,就着夕阳余晖,将其中关节细细剖析,反复推敲,直至夜幕降临,才各自散去。

翌日,午后,边荒县县城。

凤翔酒楼,顶层雅间。

依旧是那张紫檀木圆桌,只是今日的气氛,比之上次杨九狼卖水泥方子时,又多了几分微妙。

钱万金、孙茂才、李长胜、王文渊四位家主早已安坐,神色各异。

钱万金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只是眼底深处,比上次多了几分审视。

他最近的日子还是不好过,那水泥烧出来是烧出来了,堆在库房里,跟小山似的,却鲜少有人问津。

孙茂才鼻孔里哼着气,显然是耐性不佳。

四大家族的水泥窑火光冲天烧了几月有余,银子流水般花出去,

结果水泥块子在他家后院垒得比墙还高,愣是没卖出几块。

这一点都不奇怪。

水泥作为新事物,虽然功效惊人,但市场也得有一段很长的适应时间。

李长胜慢条斯理地转着扳指,目光在窗外掠过,似乎对街景比对桌上的人更感兴趣。

王文渊则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

‘吱呀’一声轻响,包厢门被推开。

王政兴在前,一身寻常便服,却自有一股官威。

杨九狼跟在后头,依旧是那身青布衣,神色淡然。

“王大人,杨族长。”钱万金率先起身,脸上堆着笑,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稀客,稀客啊!”

孙茂才等人也象征性地拱了拱手。

王政兴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与杨九狼一同在主位两侧落座。

小厮奉上茶水,退了出去。

包厢内一时有些沉默,只有瓷杯与桌面碰撞的轻微声响。

王政兴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扫过四人,缓缓开口:“今日冒昧打扰,是有一事,想与诸位家主商议。”

“王大人言重了,”钱万金笑道:“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心中却在打鼓,这县太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把杨九狼这小子给带来了。

王政兴看向杨九狼,示意他开口。

杨九狼微微颔首,目光在四位家主脸上一一扫过,不疾不徐地说道:

“诸位家主,近来生意如何?杨某听说,贵府上的水泥窑火,日夜不息,想必是产出颇丰,订单如雪片一般吧?”

他这话问得客气,语气里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调侃。

四位家主闻言,脸色皆是微微一变。

“杨族长消息倒是灵通。”孙茂才第一个沉不住气,‘哼’了一声:

“托你的福,水泥是产了不少,只是这买家嘛...”

他话没说完,但那意思谁都明白。

“杨族长,明人不说暗话。”李长胜轻咳一声,接过话头:

“我等四家按照你的方子,费尽心力烧制出水泥,品质也算上乘。

只是这水泥虽好,毕竟是新物,寻常百姓知之甚少,用处也未曾普及。

如今各家库房之中,确实积压了不少存货。”

这话算是承认了困境。

当初他们花大价钱从杨九狼手里买方子,指望着独占鳌头,大赚一笔,谁曾想市场接受度如此之慢。

“杨族长,”钱万金叹了口气,苦笑道,“你今日与王大人同来,莫不是...有何良策,能解我等燃眉之急?”

他这话问得巧妙,既不失面子,又把皮球踢给了杨九狼。

“良策谈不上,”杨九狼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吹着热气:

“我杨家村用水泥修建沟渠之事,相信在座的诸位家主应该有所听闻。若是其他村子也能效仿,何愁水泥没有销路?只是...”

话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只是什么?”王文渊挑了挑眉,

他平日里看似风流不羁,实则心思敏锐。

“只是寻常百姓之家,大多不甚宽裕。修建沟渠,非一两银子可成。

他们即便知晓水泥的好处,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杨九狼放下茶杯,看向四人,“所以,杨某斗胆,想请诸位家主帮他们一把。”

“帮他们?”孙茂才瞪大了眼睛:

“杨族长,你莫不是在说笑?我等是商人,不是开善堂的。拿银子给那些泥腿子修沟渠?他们拿什么还?”

“孙家主莫急。”杨九狼摆了摆手:

“杨某的意思是,诸位家主可以将银子...借给各村百姓。

让他们用这笔借款,向诸位购买水泥,修建沟渠。

如此一来,诸位的水泥不就有了销路?

而百姓得了水利之便,粮食增产,日后慢慢偿还借款,岂非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包厢内再次陷入沉默。

钱万金、李长胜、王文渊三人皆是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或转动着饰物。

这法子听起来似乎可行,既解决了水泥滞销的问题,又能做件好事博个名声。

但风险也显而易见。

“杨族长,”李长胜沉吟道:

“你这法子,看似巧妙。但那些村民,若是借了银子,日后无力偿还,又当如何?

我等总不能挨家挨户去催债,更不能为此与全县百姓为敌吧?”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借钱的是大爷,这道理古今通用。

就在此时,一直未曾多言的王政兴开口了。

“诸位家主的顾虑,本官明白。”他声音平稳,却透着威严:

“此事,若无官府出面,确有风险。但若是...由官府出面为各村担保呢?”

“官府担保?”四位家主齐齐一震,看向王政兴。

这分量可就不同了。

有官府背书,这借贷的风险便大大降低。

毕竟,欠商人的钱或许可以赖,欠官府的钱,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592730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