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866章 檄文如刀笔墨诛心

第866章 檄文如刀笔墨诛心


待到众人都离开之后,刘淮方才在案几上胡乱写写画画起来。

    刚刚那封情报乃是从临安传来的。

    其中内容简单明了。

    临安的市井流言之中,已经将中原有汉王这事给捅出来了。

    这其实也是在刘淮的意料之中。

    因为在整个北地都将他称为汉王的情况下,想要保密无异于天方夜谭。

    尤其现在河南平定,双方商贾往来密切,北方商贾但凡说一句感念汉王恩德,江南就得知道北地出了个汉王。

    这根本就是明牌的。

    可关键就在于后半段了。

    宋国的太学生在听说这个消息后,还以为是刘淮擅自称王了。

    太学生自古以来都是最有活力的政治团体,对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如何能忍,在九月份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互相联络,准备伏阙了。

    明摆着是要将这事捅到朝堂来正经讨论,将宋国与汉军的这层窗户纸捅破。

    然而刘淮明白,任何政治风波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必然是有人串联。

    尤其是大规模的伏阙。

    虽然陈东被杖杀之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赵宋官家对太学生动手的惯例却是保存了下来。

    太学生有政治活力不假,却也不是傻子,只有风险没收益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干。

    再说了,如今也不是靖康之变后神州陆沉国将不国,所有人都需要拼却性命的时代了,刘淮又不是称帝,不至于闹出这么大的声势。

    因此刘淮很简单就做出了判断。

    很有可能是有人趁着虞允文外镇,无法压制朝野的机会,想要趁机搞事。

    至于想要搞事的究竟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内部的倾轧,又或者是有赵构那个老阉人作梗,对于刘淮来说都是一样的。

    所谓鞭长莫及,对于江南小朝廷所发生的事情,他管不了也没法管。

    刘淮能做的就是果断行动起来,替虞允文完成他想做的事情,从而帮助他完成对宋国朝堂的压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今汉军主力都在应对河北与晋地,中原空虚,想要两面开战实在是太危险了。

    虞允文虽然老辣,时不时搞得汉军很难受,但毕竟是个成熟政治家,以宋国利益为重,行为模式是可以判断的。

    若是让虞允文罢相,莫说升上来一名主和派,就算再来个张浚那般的人物,敌一动我乱动,那刘淮反而会更加头疼。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剩下的事情反而好说了。

    刘淮下令飞虎军、天雄军、东平军的常备兵马开始集结。

    他同时下令给李通,让他在河南准备兵马,不需要陈州军来当主攻手,只要能牵制住金军就算是大功一件。

    另外在外交上,刘淮也没闲着,他向身处南阳的虞允文发出了公私两部文书。

    公文自然是是冠冕堂皇的片汤话,什么讨敌未效知己未酬,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之类的豪言壮语批发似的往外说,并在最后保证,一定会出兵与金贼决死。

    在虞相公的指挥之下,对付西金这伙子丧家之犬,必然能一举而破。

    这封公文让成闵、吴拱等人看得心中大定,让陈敏、赵撙等人看得热血沸腾。

    得益于刘淮一直以来良好的政治信誉,没人怀疑他会在大张旗鼓以公文形式昭告天下后,还会食言而肥。

    至于刘淮传给虞允文的私信就没有好话了。

    刘淮质问虞允文是不是没有办法掌控朝堂了,宋国是不是立即就要进攻山东,汉人之间是不是要先打一场内战,方才能决定谁去覆灭金国?

    虞允文随后在公文中高度赞扬了刘淮的勇猛无畏,高风亮节,说汉军各个是英豪云云,还吟诵了一首酸诗赠与刘淮。

    但是传回来的私信之中同样是毫不客气,几乎是破口大骂,质问刘淮有没有常识,政治人物远离政治核心本来就很容易丧失政治权力,他一个宰相有何能例外?

    扶苏是怎么死的你不知道吗?

    再说了,这破事本来就是你闹出来的,若是你能谨守臣节,何至于会有被攻讦的把柄?

    至于汴梁,你爱来不来。

    大宋攻下之后虽然会有天大的麻烦,不过到时候倒要看看李通如何在汴梁、襄樊、淮南的三面夹击之下,保住陈州等地。

    双方虽然互相对骂了一通,却还是十分默契的展开了对汴梁的军事行动。

    凑合过吧,还能离咋的?

    而刘淮对于汴梁的政治攻势就不止于此了,他干脆是破天荒的写了一封完整的檄文,昭告天下此战的正义性。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这段不要念了,说点实际的。”

    “哦哦哦……蠢兹逆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

    衣冠遗黎,虐视均于草芥;骨肉同姓,吞噬剧于豺狼。兼别境之侵陵,重连年之水旱,流移罔恤,盗贼恣行。”

    “滚!”

    仆散忠义听到那名文吏将骂金国的话全都老老实实念了一遍,只觉得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将其斥退之后夺过檄文,仔细看了起来。

    在一旁的完颜元宜给仆散忠义倒了一杯茶水,随后摇头叹气,将檄文的后半部分背了出来:“齐君复仇,上通九世,唐宗刷耻,卒报百王。

    矧乎家国之仇,接乎月日之近,夙宵是悼,涕泗无从。

    将勉辑于大勋,必允资于众力。言乎远,言乎迩,孰无中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愤。

    益砺执干之勇,式对在天之灵,庶几中黎旧业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纲之犹在。

    布告中外,明体至怀。”

    “果真是好文采,刘贼麾下还真是有些能臣的,这封檄文八成会与《讨武曌檄》一般名垂青史。”

    仆散忠义将檄文扔到一边,有些烦躁的问道:“移特辇,你这番回来难道只是为了气死我吗?”

    完颜元宜缓缓摇头,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封黄卷:“陛下的圣旨,事态紧迫,我就不多礼了,都元帅还是自己看吧。”

    仆散忠义接过圣旨,高举过头顶以示恭敬,随后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方才叹道:“陛下果真还是那个英明天子。”

    “陛下自然是英明的。”

    完颜元宜附和罢了之后,终于有时间四面看这处房舍,却突然意识到,这里竟然那是以前纥石烈良弼办公的场所,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却是突兀想起来,两人也是在这处公舍内见的最后一面。

    当日完颜亮亲自杀掉仆散太后,以展示自己南征宋国的决心之后,完颜元宜自然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与纥石烈良弼交接了军务时,最后一次讨论了那伙子在山东闹得极为欢腾的贼寇。

    随后完颜元宜跟随完颜亮南下,而纥石烈良弼则是北上辽阳,镇守关外。

    如今想来,当日乃是金国鼎盛时期,仿佛未来无限光明。

    但是从现在往回看去,完颜元宜却也知道,许多事情从彼时开始,就彻底无法挽回了。

    见到完颜元宜有些失神,仆散忠义只当他思索对策,倒也没有催促,等待片刻之后方才说道:“移特辇,陛下同意迁都,并且将诸事全都托付于我,可还有其余交代?”

    完颜元宜稳了稳心神,点头说道:“有的,陛下说了,让太子继续坐镇洛阳一年,然后就要将其带到关西见识大战,还望都元帅能在一年之内稳固洛阳。”

    仆散忠义有些愕然,然而在片刻之后还是摇头苦笑:“如今太子上阵又有什么用?要我说,还不如调动全部兵马,在关西打一场大战,将吴璘撵回到蜀地。

    只有全据汉中,随后北上覆灭西夏,才能让大金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

    仅仅依靠洛阳加关中还是有些太危险了。”

    完颜元宜点头,随后敷衍说道:“我会与都元帅联名上书,以求得陛下支持,不过如今终究还是要先看眼前。”

    “如今宋国与刘贼要四面来攻,都元帅能否顺利迁都呢?”

    仆散忠义知道完颜元宜口中的顺利可不只是说将军队挪过去,而是要迁移许多人丁户口财货粮食。同时还要保证洛阳的稳定。

    而且这一切还得是在宋军与汉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完成,想一想就令人头皮发麻。

    不过仆散忠义还是重重点头说道:“能的,还望完颜相公能去洛阳替我坐镇一二。”

    完颜元宜立即起身,再次环顾这处官舍之后躬身行礼:“遵都元帅军令,既然如此,那就让咱们这些大金重臣去拼死一搏吧!”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76/111102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