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被天道退货后,我在现代种灵植 > 第317章 抗旱水稻抽穗

第317章 抗旱水稻抽穗


何教授、季教授起初还有些拘谨只吃清汤,架不住那香味的持续轰炸和苏砚秋的热情布菜,几口鲜香热辣的兔肉下肚,也彻底放开了,吃得额头冒汗,连连点头。

这顿饭吃得酣畅淋漓,直到最后一片青菜叶子消失在翻滚的汤底,众人才摸着滚圆的肚子,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

杯盘狼藉间弥漫着浓郁的麻辣鲜香和温暖的烟火气,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而饱足。

苏砚秋惬意地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毛孔都透着舒坦。

这时,何教授借着喝茶的动作,朝她递了个微不可察的眼色。苏

砚秋会意,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哎哟,吃得太撑了,得走动走动消消食。何教授,季教授,要不咱们去您那边实验室转转?正好当散步了。”

她转头看向正摸着肚皮一脸幸福的巫福星,“星姐,一起?”

巫福星正满足地眯着眼回味,一听“实验室”三个字,就知道他们要去干嘛,跟着也起了身,“……行吧行吧,走走就走走,反正也撑得慌。”

冬日月色如霜,静静流淌在静谧的乡间小路上,将四人的身影拉得细长。

清冷的山中寒风冲淡了身上沾染的火锅麻辣味。

何教授和苏砚秋走在前面,低声交谈着无关紧要的天气和收成,巫福星和季教授落在后面几步。

巫福星百无聊赖地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季教授则一如既往地沉默,步伐平稳,目光习惯性地扫过道路两旁田地的轮廓,像是在进行某种无声的测绘。

绕过几栋熟悉的村舍,终于到了一栋外墙普通的三层楼跟前。

与苏家那边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不同,这里显得格外幽静,只有门廊下一盏昏黄的门灯亮着,在夜色里晕开一小圈温暖的光晕。这便是何教授和季教授低调的研究据点。

何教授到门禁跟前扫脸,“吱呀”一声玻璃门便弹开了。

一股混合着消毒水、湿润土壤、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类似新鲜谷物碾磨后清香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室内的光线是冷白色的,来自镶嵌在天花板上的LED灯管,将一切都照得清晰而冷静。

与外表的陈旧截然不同,实验室内部的空间被打通、改造得极为现代化。

靠近门口的区域相对“空旷”,摆放着几组不锈钢操作台,上面是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常用仪器,闪烁着待机的微光。

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放置的几个大型人工气候箱,透过双层加厚的玻璃门,可以看到里面模拟着不同光照和温湿度的环境,种植着一些形态各异的植物幼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而实验室最深处,则被一排顶天立地的透明玻璃隔断单独划分开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无菌的展示柜。

玻璃房内,柔和而明亮的植物生长灯均匀地照射着下方整齐排列的种植槽。

槽内并非普通的土壤,而是填充着一种质地均匀、颜色偏深的特殊基质。

此刻,种植槽里最显眼的,是一排排正处于关键生长期的禾本科植物——何教授视若珍宝的抗旱水稻实验体,他们的跟前都还长者不同的其他作物!

“小苏,你看!”

何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快步走到玻璃隔断前,手指隔着冰凉的玻璃,指向那些在精心调控的环境里茁壮生长的稻株。

冷白的光线下,眼前的景象清晰地映入苏砚秋的眼帘。

这一批与特殊伴生植物共同培育的实验稻,整体形态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矮壮”感。

它们的株高普遍比常规水稻矮了将近三分之一,茎秆却异常粗壮敦实,呈现出一种充满力量的深绿色泽,仿佛将所有的能量都压缩凝聚在了有限的空间里,稳稳地扎根在基质中,透着一股磐石般的坚韧。

然而,与这略显“低调”的植株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它们顶端抽出的稻穗!

那些稻穗的长度远超寻常,沉甸甸地向下弯曲着优美的弧度。

虽然尚未完全灌浆成熟,但密密麻麻挤在穗轴上的颖壳,已经能看出异常饱满的轮廓,颗粒显得格外圆润、紧实,在生长灯的光线下泛着一种健康温润的浅绿色光泽。

长穗与矮株,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视觉冲击,仿佛矮小的身躯里爆发出了惊人的生殖力量。

巫福星也好奇地凑了过来,隔着玻璃瞪大了眼睛:“哇……真的哎!好奇怪,个子这么矮,穗子却这么长!像……像个大力士扛着根超级长的扁担!”

她这朴素的比喻让紧绷的气氛松快了些许。

季教授默不作声地走到旁边的一台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了几下。

旁边一块大尺寸显示屏亮了起来,上面清晰地展示出几组对比数据图表和放大后的显微照片。

“株高均值:62.3厘米,对照组(常规种植)为91.8厘米,降低32.1%。”  季教授的声音毫无波澜,像在播报天气预报,却字字清晰。

“穗长均值:28.7厘米,对照组为19.5厘米,增加47.2%。”

“初步颖壳测量显示,单粒体积预估增加约18%,干物质积累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根系扫描成像,”他切换了一张布满复杂白色根须网络的图片,“须根数量增加40%,深层根系(>30cm)比例提高25%,根系活力指标提升显著。”

冰冷的数字和直观的图像,无比确凿地印证着肉眼观察到的奇迹。这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而是从内到外、从结构到功能的全面优化!

苏砚秋的目光缓缓扫过玻璃房内那些沉默而倔强的绿色生命,又仔细地看过屏幕上每一个精确的数据点。

她的眼神从最初的欣赏,渐渐沉淀为一种洞悉本质的了然。她伸出手指,指尖轻轻点在显示根系扫描图的屏幕上。

“这就是伴生种植很成功的表现呀。”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清晰回荡,

“何教授,您选择的那些伴生植物很成功,它们分泌的特定次生代谢物,根系释放的信号分子,甚至它们自身为了适应极端环境而‘被迫’进化出的某些微小基因片段……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也影响着与它们朝夕相处的邻居。”

何教授和感叹:“我也没想到影响会这样大,我们之前甚至都没有往这个方向研究过。”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0/4830788/2408929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