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唱反调
那晚篱笆院的动静太大,流萤多少也听到了外面的风声。
她拿起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道:
“桂州的山匪猖獗,连驿道上的官员都敢抢,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不怪夫君一来就气愤,觉得桂州的官员不作为。”
“夫人所言甚是,可是匪患肆虐,地方官也有口难言。”
“剿匪不是一个人的事,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流萤话锋一转地道:“夫君昨夜还说,剿匪要倚仗的是岭南三郡的势力,缺一不可,是以郑大人不必过多忧虑,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切不可自乱了阵脚。”
姜氏闻言喜笑颜开,点头附和道:
“有夫人这话我就放心了,郑郎谨小慎微惯了,昨日大人让他带兵剿匪,他琢磨了一夜都没想出什么良策来,怕大人怪罪下来,他整日心神不宁,我都怕他会忧思成疾。”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流萤意有所指地道:
“桂州的山寨屡屡攻不下来,究其根源,还是匪徒占据着易守难攻的地势,官兵来了他们就逃,官兵走了他们就卷土重来。”
“夫君说过,剿匪的关键是守而不是攻,只要打上山寨,占领了匪徒们有力的地势,坚持守下来,绝了他们的后路,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姜氏听了这番话后豁然开朗,由衷地钦佩道:“大人高见,经夫人这么一说,我恍然明白了过来。”
流萤续了一盏茶水,不紧不慢地又说:
“放眼整个桂州县郡,只有郑大人有这个能力守得住这几个山寨,是以夫君才会派郑大人亲自去剿匪。”
“夫人放心,回去我就和郑郎说这个事。”
姜氏经她这么一点拨,全然明白了这背后的深意,“让他放下包袱,听候大人差遣,竭尽全力地为百姓去剿匪。”
流萤在马车上看到了那张勾画的地形图,就猜到了沈淮序的打算。
不怪郑钧如此畏惧沈淮序。
她深刻领教过那张嘴的话有多刻薄,句句淬毒地直往人心窝里捅,怎能不叫人心生胆寒。
其实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只是上位者摆高了姿态,逼得底下的人不得不从而已。
她这般在背后和他“唱反调”,给他留下了一抹温情的余地。
郑钧虽说能力不行,可品性端正,剿匪也算得上勤勉,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他既然有意“栽培”于人家,就不该和人家生了嫌隙,理应让人家念着这份“恩情”才对。
流萤如是想着,绞拧帕子的手松了松。
以后这事要是败露了,想来沈淮序也不会怪罪她才是。
姜氏回到府邸,就给深夜归来的郑钧吹起了耳边风。
“夫人所说句句属实?”
郑钧一把将姜氏扯到了身前,使劲地摇晃着她的胳膊。
他没了白日里被数落的颓然丧气,死寂的眼里一下迸发出了神采。
“知州大人对我委以重任,真的是在有意栽培我?”
“沈夫人亲口对我说的,这话还能有假。”
姜氏被他晃得一阵头晕,讨饶地说,“郑郎松手,你快把我的胳膊捏碎了。”
郑钧松手放开了她,一拍大腿,猛然醒悟了过来。
“我就说知州大人整日里对我冷嘲热讽,将我贬得一无是处,怎么还会如此抬举我,去南郡大军调拨了一千人马过来协助剿匪,这不是自相违和吗?”
他激动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声音昂扬地道:
“原来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我这榆木疙瘩的脑袋,真是错怪知州大人了!”
姜氏从没见他如此失态过,不经掩嘴吃吃在笑。
“郑郎夜里还会辗转反侧地睡不着么?”
“不会不会。”
郑钧从红木书案里抽出一封信函,拿到青釉灯下再次细细地看阅。
“之前我给汴京的同窗去了一封信,问了一些知州大人的情况,他在回信里就提到,知州大人的夫人是丫鬟出身,为了娶她进门,知州大人不惜与兄长决裂,可见其万分宠爱这位新婚夫人。”
“郑郎的意思,是让妾身去攀附沈夫人?”
“正是此意。”
郑钧牢牢地握着她的手道:“知州大人是虎落平阳,他日功成后定会高升回京,我只要在他手底下好好地干,得到他的青睐,将来平步青云便指日可待。”
姜氏亦跟着他一起激动了起来。
“郑郎放心,妾身定会讨好沈夫人,让郑郎没有后顾之忧。”
“夜色尚早,知州大人让我想想剿匪的排兵布阵,我得熟读几本兵书去。”
郑钧拿出落了灰的兵书,就着一盏青釉灯,坐在书案后便开始熬夜苦读。
沈淮序之所以能一举歼灭黄龙寨,时运占了一部分原因。
要不是葛三虎倾巢出动,带领匪徒下山打家劫舍,被他沿途一路追杀到了老巢,逮着防守薄弱的空子灭了整个贼窝,他怕是也要调集人手,花个三五日才能将匪徒全部歼灭。
如今三大寨得知了他在剿匪,一个个闻风丧胆,死守在山寨里闭门不出。
如今再次剿匪,当务之急是训练好手底下的差役和民壮,这些山头不仅要攻上去,还要能守得住才行。
沈淮序站在林荫下,看着校场上的官兵们耍枪弄棒,一个个挥汗如雨,目光落在了晒得跟黑炭似的郑钧的身上,听着他在场上振奋地喊出口号:
“剿匪杀敌,一刀制胜,杀杀杀——!”
这口号委实刻意了一些。
他唤了凌宇道:“把郑知县叫过来。”
凌宇当即领命而去,将站在烈日下的郑钧叫了过来。
“下官参见知州大人。”
“郑知县练兵辛苦了,府里送了几个毛桃过来,正好给郑知县拿去解渴。”
沈淮序隐晦地暗示道:“操练不是靠嗓子喊出来的,要实打实地练出来。”
郑钧扯着沙哑的嗓子应声道:
“下官定当严格操练差役,让他们练出一身本事来,谢知州大人赏赐。”
沈淮序挥了挥手,就将他撵走了。
整个校场,就桂州的差役和民壮练出了一身黝黑的肌肉,其他两个郡县的民兵都练得差强人意。
他继续往前走,又听到了郑钧那声嘶力竭的叫喊声,狐疑地定住了目光。
“我刚才是不是让他别喊了?”
“四少爷是这个意思,可郑大人理解的又是另外一层意思。”
沈淮序记得在篱笆院里,郑钧对他心生畏惧,经不住浑身打抖,怎么到了县衙,任凭他如何谩骂,他都一副越挫越勇的架势?
“少夫人近来在做什么?”
“听随娘子说,少夫人正在和郑夫人学做胭脂。”
“备马——”
沈淮序回身吩咐了凌宇道:“回别院。”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2/4832008/254927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