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侯门主母从丫鬟做起 > 第一百零九章 大彻大悟

第一百零九章 大彻大悟


沈家军如决堤的洪流,冲破汴京城门的防守,将禁军冲击得四离五散。

喊杀声撼天动地,一路从承德门蔓延到了乾元门。

一辆辆冲车轮番地撞向宫门,万箭齐发,箭矢如雨地浇灌在宫墙内外,云梯凌空搭上墙头,将士们前仆后继地冲上梯子,齐声高喊着:

“杀——杀——杀——!”

将士们士气大振,将禁军打得节节败退。

沈家军在攻破城门两个时辰后,一举再破宫门,全军冲进皇宫里,血洗了残余的禁军。

太子踏着水洗过后的宫道,领着身后的一众武将,缓缓步上了垂拱殿。

殷帝黄袍加身地坐于龙椅之上,看到太子进门,他轻抬一眼过去,无尽嘲讽着:

“我还指着禁军能挡个七八日,等到西夏的援军一到,就能杀皇兄个腹背受敌。”

他一想到这事就来气,狠狠地唾骂道:“可这些禁军全是一群废物,连区区沈家军都阻挡不了,死了亦不足惜。”

“就算禁军撑上十天半个月,你的西夏援军也踏不进我朝的一寸疆土。”

太子早在沈家军挥师北上时,就防着西夏趁乱偷国,为此特地留了一手,让沈家三子率领二十万北郡大军驻守在边境线上,共抗外敌。

是以沈家军北上讨伐城防守卫军时,粮草紧缺,兵力匮乏,在梁州鏖战了两月余后方才险胜攻破了城门。

好在速速拿下了临安,从运河走船,将粮草和士兵运抵到了北方,给足了沈家军回血,这才挺过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殷王谋权篡位,结党叛乱,勾结外敌意欲颠覆我朝百年基业,来人,将殷王关进地牢里,永世不得见天日。”

“成王败寇,输了我认。”

殷王拔出手中的长剑,侍卫立即围拢向前,众将士亦纷纷挡在了太子面前。

“左右不过就是一死!皇兄将我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假仁假义地充当什么明君?”

他对着太子,下了最狠毒的咒语:

“皇兄要想坐稳这个位子,就要心狠手辣,众叛亲离,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我在黄泉路上等着皇兄。”

殷王提剑自刎,死在了龙椅上。

太子偏开目光,望着这玉楼金阁,不眨一眼地道:“将殷王抬下去,扔到乱葬岗。

侍卫跪地领旨道:“属下遵命。”

沈渊待大军整肃完毕,宫门守卫安置妥当后,领着总管太监严公公,在太子亲卫的护送下回到了府邸。

沈府曾经的气派威严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断壁残垣,满院荒废。

沈渊踏进前院,就见府里有十来个下人在洒扫庭除,一时百感交集。

管家领着身后的下人跪在地上,潸然泪下地道:

“老爷……您终于回来了……奴才自作主张,将分散在城里的下人召了回来,将府邸收拾打扫了一下。”

“你们有心了。”

“老爷夜里在哪里歇息,要不要奴才伺候?”

“收拾出两间干净的屋子,我和岁聿晚上回府歇息。”

管家激动地领了差事,立马带着下人们忙活去了。

沈渊站在石阶上,看着这满庭萧瑟,不知在想些什么,迟迟没有往前迈开一步脚。

严公公收起手里的拂尘,含笑地道:

“统帅是不是在想遗诏藏在哪儿?”

“不是。”

“那统帅有何顾虑?”

沈渊一想到崔梨棠宁死也不肯离开将军府,他就心痛得无法自已,那种绵绵无绝的苦楚,令他一度恍然地站在了原地。

“想起一位故人罢了。”

他领着严公公和一众亲卫去到了后院的老槐树下。

从槐树僻静的一角,透过院墙上的一排洞窗,可以窥见杂院门前的一方空地。

他就是站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地透过那扇狭窄的洞窗,看着崔梨棠间或坐在长条凳上晒日光,间或细细地尝着后厨的点心,间或拿着针线在绣荷包……

而她始终不曾抬眼朝他看过来。

严公公还等着回宫里交差,见沈渊站在树下又不动了,经不住问道:

“统帅,该往哪里下铲子?”

沈渊让出了所站的位置,示意严公公从这里往下深挖。

他和崔梨棠之间从来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听到她将遗诏藏到了一个只有他才能知道的地方,冥冥中似有天意,他笃定这遗诏就埋在了他久站看她的地方。

亲卫几个铁铲下去,“当啷——”一声响,触到了一个硬盒。

严公公跪在地上,刨开泥土,小心翼翼地拿出那个铁盒,双手呈给了沈渊过目。

沈渊紧了紧手指,不让亲卫看出他指尖的颤动。

他打开铁盒,从里面拿出了那卷明黄色的诏书,徐徐展开,再徐徐合上,将遗诏放进铁盒里,合了盖道:

“是先帝传位给太子的遗诏。”

严公公领着众侍卫跪地磕头,双手接过铁盒,辞别沈渊后,快马加鞭地往宫里赶去。

沈渊独自站在这棵老槐树下,从日落西沉站到了夜色尽黑。

当年崔梨棠调到他院里当贴身丫鬟,俩人从相识相知,走到了最后的相见恨晚。

他们之间隔着一个尤氏和已故的左前卫,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在一起。

崔梨棠是左前卫的遗孀,她不能接受左前卫为沈渊而死,最后她又和沈渊走在了一起,这样左前卫的死又算什么?

而那时沈尤两家联姻,沈渊不得不挑起家族的重任,娶了尤氏为继室,给不了崔梨棠名分,就放任她在杂院里随性而活。

沈渊一直以为崔梨棠的心里没有他。

俩人隔了生死,有了这一次的心意相通,原来她始终知道他在这里脉脉地看着她。

他一番大彻大悟后,什么都放下了。

谁也没料到一月之后,堂堂沈家军的统帅会选择出家,寄居在广慈寺里,独守着青灯古佛了断残生。

后来尤氏听闻了这个消息,心里翻不起一丝波澜,她不争也不恨了,既然他如此看得开,那她理应放得下才是。

长公主和朝廷老臣核实了遗诏,确认是先帝的亲笔诏书后,四月十五,太子正式登基为帝,定年号为启元,庙号“庆元”。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2/4832008/2549284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